找准训练点 着力言语运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论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习作板块的要求,探寻总结小学三年级下册的教材选文在写作方面的方法和技巧,创设机会对学生进行小练笔,且细化练笔的切入点和训练点,以此降低学生习作的难度,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最终习得习作方法。
  【关键词】借助文本;挖掘训练点;习得文法;运用文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85-01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挑选了典型规范的作品作为教材主体供学生学习,教师借助一篇篇从人类文化宝库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文章作为“范文”,挖掘选文写作方面的方法和技巧,慢慢训练学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借助课文内容,挖掘习作素材
  指导学生习作,首先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要使刚刚开始习作的学生能慢慢对习作产生兴趣,教师就得借助课文,帮助学生去挖掘每一次习作的素材,使学生每一次习作有话可写。
  例如,《金色的草地》是一篇特别有童真的课文,在教学我和弟弟吹蒲公英绒毛的这一部分后,孩子们都感觉有趣快乐。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你跟伙伴们在草地上会怎么玩耍,在小河里怎么嬉戏,在树林里怎么疯狂……这一话题一抛出,学生炸开了锅:“我们在草地上打滚,从这边滚到那边,从那边滚到这边,……”;“我们在小河里打水仗,你泼水给我,我泼水给你,有时趁人不注意,把小伙伴一下摁到水里……”;“我们在树林里玩捉人,有时蒙住眼睛的人抱住大树,逗得我们想笑又不敢笑……”。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将这些事情写下来就是一篇非常好的习作,习作题目就是《快乐的童年》、《我们真会玩》……
  又如,《秋天的雨》告诉了我们很多秋天的特征,先让学生找出文中写到的秋景,再引导学生交流秋天的植物、秋天的动物、秋天的果园、秋天的花……这样引导交流之后,学生写出了《美丽的秋天》、《秋天的果园》、《走进秋天》等真实有趣的习作。
  结合《赵州桥》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桥并指导习作《家乡的桥》,结合《美丽的小兴安岭》观察我们校园的四季完成习作《美丽的校园》……
  二、借助课文表达,训练写作技巧
  1.巧用修辞增文采。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小学语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等。三年级很多课文都用到了这些修辞手法,教学时,虽不用点明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却可以反复读中体会好处,并要求在习作中运用这种写法。
  《我们的民族小学》里写到上课时孩子们读书声音好听,紧接着通过写树枝、小鸟、蝴蝶、猴子等表现窗外的安静,衬托出孩子们读书认真、声音好听。那你考了100分,心里很高興,可以写什么来突出呢?你要表现六一儿童节我们班的女生跳的舞蹈很优美,你同样可以想象哪些事物来衬托呢?
  《花钟》第一自然段写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了,却用不同的词语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且大量拟人手法的运用让花开这一现象变得生动形象,读起来也妙趣横生。学生体会语言之美后,教师出示一个“植物园”,里面有高大的松树,有嫩绿的小草,有色彩艳丽的野花……学生看到美丽的风景,迫不及待地运用与众不同的语言去形容它们:“松树撑开大伞,继续为人们遮阴”;“小草钻出地面来了,穿上了嫩绿色的外衣,东看看西瞧瞧,寻找去年的好朋友”;“小草睡醒了,伸出头来了,可是又害羞了,低下了头,还是想回到大地妈妈的怀抱里”……学生本就想象丰富,你借助课文让学生感受到拟人语句的有趣后,及时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这种语言去描写身边的事物,既有趣,又有效。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就以《植物园》为题写一段话,习作有话可说,又有法可循,既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又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
  2.妙写对话析心声。
  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我的发现”要求学生掌握引用语言的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仅凭一次训练根本不能运用这些语言形式,得借助文本,早揭示,多运用。
  第一单元还没有要求掌握人物语言的形式,但《爬天都峰》第8、9、10自然段就是老爷爷、小女孩和爸爸三人的对话,运用了两种形式,一是说话人在前,二是没有说话人,但能清楚地明白是谁的语言。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课堂上,除分角色朗读感受语言的内容和情感外,揭示出语言描写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找到这里人物语言的形式。然后,老师与两名学生表演,老师出示开头:“下课了,小军和小红快步到讲台上……”。学生很轻松地学会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写好人物对话了。在后面的《灰雀》、《小摄影师》教学中,再次寻找课文中对话的不同形式,并创设情境仿写对话。这样,三年级的学生便能牢固掌握人物语言的不同形式。
  3.精模动作展精神。
  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
  《槐乡的孩子》第三自然段写槐乡孩子收槐米,“爬、削、弯腰、捡、塞”等动作把欢快、轻松、活泼的劳动场面写出来了,真有身临其境之感。为此,强调细致的动作描写非常重要。然后把句子“男孩爬上了树”跟“男孩站在树下,抬头望了望大树,分开双腿,两手使劲搓了搓,双手抱紧树干,双腿一收,紧紧缠着树干,双腿一蹬,身子往上一拱,手挪到了高处,一下,两下,三下……转眼间,男孩爬到树顶望着大家笑”比较,学生会被形象生动的动作描写逗乐。然后,老师表演,从推门进教室到走上讲台的开始上课,让学生以《老师笑了》写一段话,学生观察细致,写得具体逼真。在教学《蜜蜂》一文时,第二自然段又有很多动作词,有条理地写出了法布尔放蜜蜂的过程,再次创设一个实验的过程作为情境,让学生有序说出动作词,强调抓动作写清事情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性。
  总之,虽然现在的习作提倡有感而发,顺应自然,但语文课文是我们手头上现成的珍贵而丰富的材料,高效使用语文课本,挖掘精心选择出来的优秀范例的点滴写法,细化每一次练笔的切入点,会让刚刚涉及习作的三年级学生爱习作,会习作。
  参考文献
  [1]高海燕.小学作文教学“拔苗助长”现象及对策[J].中小学教材教法,2006(8).
  [2]王微微.如何让小学生快乐写作[J].新课程教学,2014(03).
  [3]郝清琴.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研究[J].学周刊.2015(24).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中引用无纸化考试方式成为大势所趋。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创建了无纸化考试系统,在多次的实践操作中不断改进和总结,以期为各同行院校提供借鉴。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纸化考试;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24-0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
期刊
【摘 要】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程中无法绕开的话题,也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在日新月异、高度发展的现代科技社会,师生关系也同样被关注,且随之发展。以下将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立足点,就目前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的问题,从“以人文本”师生关系模式的互喻性、理解性两大特点进行阐发,力求探索出最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师生关系;以人为本;教育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班集体是孩子们生命走向成熟的摇篮。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作为班级教育团队的成员,肩负着挖掘孩子潜能,引领孩子发展重要使命,只有很好的合作才能形成合力,班级才能形成沃态团队。  【关键词】利益共担;大计共商;赞美欣赏;信息互通;理念先进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45-01  班集体是学校机体的细胞,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学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50-01  教育决定着人才培养的品质,决定着社会的未来,实施绿色教育不仅是生态环境教育,更是一种民主、人文、和谐的现代教育观,是顺应新时代绿色发展的步伐和绿色发展的需要。  一、绿色教育的形成背景  绿色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策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的学习在人一生的发展过程中都具有奠基性的作用,为此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来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的教学中得到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56-01  引言  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突出一个“活”
期刊
【摘 要】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挖掘和创新温州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温州红色文化资源的优势,对于在新时代条件下我院的立德树人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温州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立德树人;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67-01  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是在
期刊
【摘 要】尊重学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没有尊重,就没有师生间的信任。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受新的教育理念的启示,班主任需要不断地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基于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如何渗透德育进行了探究,以期给各位读者带来一些思考。  【关键词】德育;班主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64-
期刊
【摘 要】当前,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加快,受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念影响,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多重困境。笔者认为要带领农村中学生走出道德困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尽其能、各负其责,携手共同为中学生构筑思想道德之花园。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花园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69-02  笔者自毕业至今从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策略与实践研究”为目的,引导学生以情境体验法为途径,代入角色,深入理解人物的心理与情感变化,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实现个体生命的成长。  【关键词】情境体验;模拟对话;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66-01  《卖油翁》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文言笔记小说,解读资料对人物的评价见
期刊
【摘 要】九年级是学生在初中与高中分界岭的一年,标志着学生要成长为一名高中生。故此,在九年级课堂中,班主任的教育责任很重。而德育教育又是教育工作中最难的一个环节,也是颇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更是很多学校以及老师忽略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九年级;教育责任;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82-01  引言  爱默生曾经说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