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危重患者转运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uoc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危重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将2019年1—9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50例手术室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10月—2020年6月50例手术室危重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转运管理,观察组给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转运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转运时间以及接收科室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手术患者的引流管滑脱、输液管滑脱、气管插管滑脱、突发病情变化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3/50),低于对照组的22%(11/50)(χ2=6.673,P<0.05);观察组患者的转运时间为(26.57±3.83)min,短于对照组的(41.52±4.04)min(t=12.672,P<0.05);观察组接收科室在提前告知病情、提前告知准备急救设备、交接时告知生命体征、交接时告知病情与用药情况和交接协助安置等的转运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将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应用于手术室危重患者转运中,可以减少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转运时间,提高转运目标科室的满意度,降低转运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4种加温干预方法在重症医学科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性纳入2018年11月至2020年8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危重症患者共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予以Prismaflex机器自带加温装置)、改良方案A组(加用螺旋缠绕式加温装置)、改良方案B组(加用3M Bair Hugger温毯机)和改良方案C
目的分析无创通气支持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对NT-proBNP(N末端B型利钠肽原)及CRP(C反应蛋白)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双水平正压(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4h后临床疗效、心率(HR)、呼吸频率(RR)、SaO2、平均动脉压(MAP)、血气指标(SP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