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044
胃十二指肠溃疡属于中医“胃脘疼”“痞满症”的范畴,近年来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治疗,治俞率都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十二指肠溃疡仍存有1年内复发的难题。2004年5月~2011年8月对55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与对照组29例用单纯西医药物治疗进行了对比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但显示很好的近期疗效,缩短病程,而且取得了较好的远期效果,其溃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资料与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胃镜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并在发现后立即实施治疗。治疗组84例,男52例、女32例;年龄22~65岁;溃疡面直径0.4~1.6cm,平均0.76cm;胃痛程度3级45例;2级39例;HP(幽门螺杆菌)阳性68例(80.9%)。对照组29例,男19例、女10例;年龄18~61岁;溃疡面积直径0.4~1.5cm,平均0.69cm;胃痛程度3级20例,2级19例;HP阳性24例(82.7%)。两组年龄、性别、溃疡面大小、胃痛程度、HP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疗法:奥美拉唑胶囊20mg,早晚各空服1次,连用6周,同时服用阿莫西林胶囊0.5g,4次/日,克拉霉素0.25g,2次/日,连服15天。中医疗法以温中散寒、健脾理气,行气活血为立法,自拟方:黄芪30g,土白术10g,肉桂10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5g,陈皮15g,厚朴10g,枳壳12g,郁金10g,丹参15g,甘草10g,1次加水500ml煎取汁200ml,3次/日,连服2个月。对照组采用上述西医疗法。
观察方法:①近期疗效:服药1个月后复查胃镜(内镜EG271-C);检查快速尿素酶(尿素酶试剂),HP清除率、根除率、症状的治愈率、好转率。②远期疗效:对复查胃镜溃疡愈合患者进行两年随访,若出现胃痛症状,疑有溃疡病复以,即行胃镜检查,记录有关情况。
结果
疗效判断标准:评定标准参照卫生部消化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①症状:主要观察胃脘痛,分0、1、2、3级,无疼痛症状为0级;有疼痛症状、不影响工作或不需要服药者为1级;有疼痛症状,部分影响工作或常服药都江堰市为2级;有疼痛症状,必须全休,服药或进食无效者为3级。症状明显改善>2级为显效;症状明显改善>1级为有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②胃镜:治愈为溃疡及周围炎症全部消失,或溃疡消失,仍有炎症;好转为溃疡缩小>50%;无效为溃疡缩小<50%。③HP清除率为疗程结束时复查HP为阴性,HP根除率为疗程结束至少1个月后复查HP阴性。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HP情况比较,见表1。
两组胃镜疗效比较,见表2。
讨论
近代医学认为,溃疡病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侵袭球部黏膜,前者攻击力超过后者防御力所致。现代溃疡治疗的策略已着眼于胃酸分泌提高黏膜抵御侵袭能力,根除幽门螺杆菌为主要方法。但是在治疗效果及远期情况来看,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从事长期临床的工作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不但近期效果好而且有较好的抗溃疡复发的作用。从中医角度来看十二指肠溃疡多属于“胃脘痛”及“痞证”的范畴,常因饮食伤胃,七情内伤,体质虚弱,导致脾胃受损,运化无力,脾胃功能紊乱,气机升降失调,气血运行瘀积不通所致。所以根据其成因及病症特点组成具有温中散寒健脾理气,行气活血之方。方中黄芪、土白术以健脾益气为主,肉桂以暖脾阳,当归、丹参、川芎、白芍、郁金行气活血祛瘀缓急止痛,陈皮、厚朴、枳壳理气开胃。从现代医学理念认识,本方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可改善胃黏膜循环,增强胃黏膜抑酸,抗HP的能力,保护胃肠黏膜的修复能力使之不受损伤。所以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治疗溃疡性疾病,减少复发率具有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冯丽英,姚希贤.消化性溃疡复发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发展.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7,5(4):250-251.
2 全国高等医学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2002.
3 过一敏,等.奥美拉唑与胶体次枸橼酸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近期疗效比较.新药与临床,1993,12(4):217.
4 陈忠和.奥美拉唑与庆大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十二指肠溃疡84例.新药与临床,1994,13(1):29.
胃十二指肠溃疡属于中医“胃脘疼”“痞满症”的范畴,近年来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治疗,治俞率都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十二指肠溃疡仍存有1年内复发的难题。2004年5月~2011年8月对55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与对照组29例用单纯西医药物治疗进行了对比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但显示很好的近期疗效,缩短病程,而且取得了较好的远期效果,其溃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资料与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胃镜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并在发现后立即实施治疗。治疗组84例,男52例、女32例;年龄22~65岁;溃疡面直径0.4~1.6cm,平均0.76cm;胃痛程度3级45例;2级39例;HP(幽门螺杆菌)阳性68例(80.9%)。对照组29例,男19例、女10例;年龄18~61岁;溃疡面积直径0.4~1.5cm,平均0.69cm;胃痛程度3级20例,2级19例;HP阳性24例(82.7%)。两组年龄、性别、溃疡面大小、胃痛程度、HP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疗法:奥美拉唑胶囊20mg,早晚各空服1次,连用6周,同时服用阿莫西林胶囊0.5g,4次/日,克拉霉素0.25g,2次/日,连服15天。中医疗法以温中散寒、健脾理气,行气活血为立法,自拟方:黄芪30g,土白术10g,肉桂10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5g,陈皮15g,厚朴10g,枳壳12g,郁金10g,丹参15g,甘草10g,1次加水500ml煎取汁200ml,3次/日,连服2个月。对照组采用上述西医疗法。
观察方法:①近期疗效:服药1个月后复查胃镜(内镜EG271-C);检查快速尿素酶(尿素酶试剂),HP清除率、根除率、症状的治愈率、好转率。②远期疗效:对复查胃镜溃疡愈合患者进行两年随访,若出现胃痛症状,疑有溃疡病复以,即行胃镜检查,记录有关情况。
结果
疗效判断标准:评定标准参照卫生部消化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①症状:主要观察胃脘痛,分0、1、2、3级,无疼痛症状为0级;有疼痛症状、不影响工作或不需要服药者为1级;有疼痛症状,部分影响工作或常服药都江堰市为2级;有疼痛症状,必须全休,服药或进食无效者为3级。症状明显改善>2级为显效;症状明显改善>1级为有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②胃镜:治愈为溃疡及周围炎症全部消失,或溃疡消失,仍有炎症;好转为溃疡缩小>50%;无效为溃疡缩小<50%。③HP清除率为疗程结束时复查HP为阴性,HP根除率为疗程结束至少1个月后复查HP阴性。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HP情况比较,见表1。
两组胃镜疗效比较,见表2。
讨论
近代医学认为,溃疡病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侵袭球部黏膜,前者攻击力超过后者防御力所致。现代溃疡治疗的策略已着眼于胃酸分泌提高黏膜抵御侵袭能力,根除幽门螺杆菌为主要方法。但是在治疗效果及远期情况来看,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从事长期临床的工作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不但近期效果好而且有较好的抗溃疡复发的作用。从中医角度来看十二指肠溃疡多属于“胃脘痛”及“痞证”的范畴,常因饮食伤胃,七情内伤,体质虚弱,导致脾胃受损,运化无力,脾胃功能紊乱,气机升降失调,气血运行瘀积不通所致。所以根据其成因及病症特点组成具有温中散寒健脾理气,行气活血之方。方中黄芪、土白术以健脾益气为主,肉桂以暖脾阳,当归、丹参、川芎、白芍、郁金行气活血祛瘀缓急止痛,陈皮、厚朴、枳壳理气开胃。从现代医学理念认识,本方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可改善胃黏膜循环,增强胃黏膜抑酸,抗HP的能力,保护胃肠黏膜的修复能力使之不受损伤。所以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治疗溃疡性疾病,减少复发率具有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冯丽英,姚希贤.消化性溃疡复发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发展.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7,5(4):250-251.
2 全国高等医学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2002.
3 过一敏,等.奥美拉唑与胶体次枸橼酸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近期疗效比较.新药与临床,1993,12(4):217.
4 陈忠和.奥美拉唑与庆大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十二指肠溃疡84例.新药与临床,1994,1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