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了解我国部分艾滋病高发地区艾滋病母婴传播水甲变化趋势.方法 自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国艾滋病相对高发的15个县(区)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产妇分娩所生婴幼儿进行追踪随访至产后18个月,收集的儿童死亡及确定HIV感染等相关资料.结果 调查研究期间,研究地区HIV感染孕产妇所生满18月龄儿童共644名.其中,随访至满18
【机 构】
:
100013,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100013,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100013,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我国部分艾滋病高发地区艾滋病母婴传播水甲变化趋势.方法 自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国艾滋病相对高发的15个县(区)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产妇分娩所生婴幼儿进行追踪随访至产后18个月,收集的儿童死亡及确定HIV感染等相关资料.结果 调查研究期间,研究地区HIV感染孕产妇所生满18月龄儿童共644名.其中,随访至满18月龄及以上的婴幼儿550名,44名儿童失访,50例死亡.550名满18月龄及以上的婴幼儿中确定HIV感染53例.2005-2007年母婴传播水半分别为13.19%(24/182)、8.90%(17/191)和6.78%(12/177),呈逐年下降趋势(X2=4.23,P<0.05).根据判定死于艾滋病儿童的数据对随访满18月龄的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HIV感染水平进行校正,2005-2007年的母婴传播率分别校正为16.74%、12.98%、9.52%,亦逐年降低(X2=4.69,P<0.05).结论 长期、有效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可使艾滋病母婴传播水平逐年降低;采用死亡儿童数据对母婴传播率进行校正,才能正确评价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的效果。
其他文献
陆士新是我国著名的肿瘤病理生理学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他于大连医学院毕业后被国家选送到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医学院内分泌研究所学习,1961年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
性伴告知(partner notification,PN)又称接触追踪(contact tracing),是指向性传播疾病(sexua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s)的感染者[又称指示病例(index patients)]的现有和过去的固定和非固定性伴及注射器具共用人员告知有关暴露危险,并提供咨询、检测、治疗等服务的公共卫生行为 [1]。
2009年4月墨西哥出现一种新的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暴发,并在短短的2个月内传播到全球.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把流感大流行警戒级别提升为最高的6级,表明世界正处在2009年流感大流行的开端[1]。
为了解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简称阿坝州)藏族暗娼的高危行为状况及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为科学干预提供信息和依据而展开了本次调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目的 建立一种适合基层检验部门及小型实验室使用的快速鉴定检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O157:H7的方法.方法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针对EHEC O157:H7的0157抗原编码rfbE、志贺样毒素stx2、H7鞭毛抗原编码fli
2009年9月25—28日,由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公共卫生信息专业委员会、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委会、昆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在昆明云安会都酒店共同举办了2009年中国公共卫生信息技术高级论坛。会议由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副会长兼公共卫生信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金水高主持。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副会长、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原副部长傅征同志及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副社长袁桂清专程到会表示祝贺并致词。傅征副
笔者对石家庄市某小学发生的一起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暴发进行了调查,汇报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2008年1月11-22日该小学出现流感暴发,专业人员对所有缺勤学生进行逐个排查、核实,并对114例发病学生进行电话调查和(或)集中到校医务室调查。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己烯雌酚(DES)致大鼠腹腔内隐睾及其对睾丸胰岛素样因子3(INSL3)、引带同源盒基因-A10(HOXA10)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D孕鼠按体重分层随机化的方法分为5组,每组10只,在孕期第13.5天(E13.5)分别皮下注射二甲基亚砜(A组)和DES 2.5、5.0、10.0、20.0 mg/kg(分别为B、C、D、E组),在第19.5天(E19.5)取出胚胎雄鼠,体视
2009年5月10日,1例从美国乘飞机经东京、北京抵达成都的中国留学生包某某被诊断为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疑似患者.5月11日,经卫生部专家判定为确诊患者,这是中国内陆首例被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该患者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工作,从5月10日追踪开始,到5月17日全市统一解除隔离为止。
近年来,传染病的"新现"(emergency)与"再燃"(re-emergency)已经逐渐凸显为最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亚洲,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间或性地感染人群、造成病例死亡,并出现人间传播病例,不仅重创了当地的禽类养殖业和旅游业,更引发社会普遍的恐慌;在东部非洲,由于雨季时间延长,使得裂谷热病毒疫情再次上升,更重要的是病毒通过当地的伊斯兰教朝觐者逐渐向中东地区传播,沙特阿拉伯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