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职高数学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ongfengyue5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在当前职高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再只关注学生对基础数学知识的认知效果,同时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生成情况,因此,在实际开展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借助微课技术、问题情境,以及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职高数学;学习能力;微课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也对学生的未来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让学生更加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而随着二十一世纪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中,教师也应当在优化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借助现代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进行自主学习的工具,变革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从而满足教育改革的要求。
  一、借助微课技术,提供自学工具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路径,在当前职高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也开始积极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促进数学知识讲解形式的优化,從而逐步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而微课具有操作简便、形式多样、短小精悍等多个特点,在开展职高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技术,为学生提供进行自主学习的资源,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价值,通过对微课视频的观看,来完成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提高学习的效果。
  例如,在“集合的运算”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技术,为学生提供进行自主学习的工具。“交集、补集的概念”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基于上述内容,教师进行微课视频的制作,并按照当前职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注意力维持时间,将微课视频的时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随后,教师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发送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微课的自主观看,从而让学生在自主理解中,提高对“交集、补集的概念”等知识的学习效果,为本节课的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显而易见,在开展职高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微课技术,为学生提供进行自主学习的工具,从而让学生在发展学习能力中,提高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效果。
  二、构建问题情境,实现自主探究
  应用问题进行教学在职高数学课程中已经屡见不鲜了,教师能够利用生活问题的提出,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效果;能够利用探究问题的提出,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而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彰显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分析数学问题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深化认知,教师也应当以探究问题为媒介,构建课堂教学情境,使学生在逐步探索中,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实现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例如,在《函数的奇偶性》这节课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探究性问题的提出,促进学生的进行自主学习。从教材中的内容安排来看,让学生掌握奇偶性的概念,对函数的奇偶性进行判断是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基于上述内容,在课堂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针对y=x2以及y=|x|这两个函数而言,具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学习函数的奇偶性对解答数学问题中具有什么积极作用呢?”等具有探究性质的问题,带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对上述问题的探索中,逐步完成对函数奇偶性的认知,实现对《函数的奇偶性》这节课知识的自主探究。
  不难看出,在对学生进行职高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能够以问题为媒介,促进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自主分析,从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开展合作学习,强化学生本位
  与以往的数学课程教学活动相比,合作学习活动更加强调的是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因此,能够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性。所以,在开展职高数学课程的教学中,为了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也应当发挥合作学习活动的优势,彰显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本位价值。
  例如,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应用合作活动,展开有效教学。在课堂中,教师先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将学生按照数学知识学习能力、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效果不同,对学生进行组员的合理安排,使得每个小组当中的学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别。随后,教师向学生设计“三角函数只有三个吗?”的合作任务,让学生在差异化的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并让小组中数学综合素养较强的学生,对组内的其他学生进行指导和辅助,使学生在突出自身价值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实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这节课中数学知识的有效分析。
  总而言之,教师借助微课技术,应用问题教学,以及开展合作活动等,都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的质量,但是,真正地发挥数学课程的教学价值,促进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究,却不是在一次活动的开展中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因此,在之后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应当继续应用多元教学策略,彰显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性,不断积累教学的经验,从而在构建完整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满足教学的要求,落实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陆嵘.如何利用职高数学教学开展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51):168-169.
  [2]万小春.关于职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5):62.
其他文献
摘 要:毋庸置疑,培养学生写话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而丰富和有效的写话作业对于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将谈一谈应该怎样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设计写话作业。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写作作业;作业设计  从本质上来讲,小学阶段的语文就是一门基础性的语言学科,所以语文学习是以语言学习为主的。而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写话是低年级阶段学生语言表达的重要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英语教师不仅要摒弃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遵从“以学为本”教学理念,还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其学生主体地位。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就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一些意见。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英语;教学  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广大初中英语教师开始探究一些新颖的教学模式,致力于彻底改变传统“填鸭式”或者“满堂灌”教学理
期刊
摘 要:课堂导入是一节课中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铺垫学习内容。但是数学作为一门难度系数较高的学科,学生很难对此产生兴趣。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对导入形式加以创新和优化。争取为课堂注入新鲜血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数学;导入;创新;高效课堂  从课下到课上需要有一个过渡的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调整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进一步落实的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各科教学的风向标,而小学数学阶段是学生数学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全面渗透核心素养已然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良好的数学素养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数学思维的形成,而且对个人成长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问题情境  核心素养反映了数学本质和价值,在教学中关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
期刊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与数学素养的关键所在。只有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数学学科的教育功能,让学生真正的学好小学数学。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上,从而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久而久之便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也得不到优化和提升。对此,本文将从构建恰当问题情境、整合现代技术手
期刊
摘 要:隨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如何打造一个高效普适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体系的更新变革已经成为了首当其冲的事情。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的问题导致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上天然有着难度。因此,教师更加应该借着新课改的东风,对新出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分析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对学生学习特点的研究,探索出适合小学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方法,从而增强小学学生的学习效率,打造出小学数学的高效教学课
期刊
摘 要: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历史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时空观念、价值观念和综合素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与影响。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初中历史教师都将教学中心和重点放在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上,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质量差。情境教学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发挥出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为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助力。对此,本文将从创设问题情境、创设直观情境与创设角色情境
期刊
摘 要: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已普遍运用在了小学数学课堂当中,但有效地开展仍需更加深入地探索。本文基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对不同知识领域的探究式教学策略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农村;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的引入对于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状况有着积极地改善作用,对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及动手实践、思维创新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数与代数中的探究式教学  在数与代
期刊
摘 要:作业既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和获得信息反馈的方式,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不同角度简述了现行农村初中英语作业中的一些弊端,并提出了优化设计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英语作业;存在弊端 ; 优化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必须关注人文的内涵,
期刊
摘 要:隨着新课改的推进,我国教育体制不断完善,为了提高教师教学的效果,教育部门给各学科教师都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其要求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加强生物实验教学,在重视定性实验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定量试验,从而让学生在量的变化中体悟事物的本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能尽可能多的创造让学生参与实验的机会,提升学生的实验意识与数据处理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学研究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其知识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