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yuantu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开展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技术,提高CT对疾病的诊断技术及诊断能力。方法 多层螺旋CT,高压注射器,图像后处理软件及工作站。从肘静脉向血管内快速团注非离子型造影剂,选择恰当的延迟扫描时间螺旋扫描,层厚5 mm,层间隔5 mm,将图像薄层重建,重建层厚1.25 mm,重建层间隔0.625 mm,在工作站内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后处理。结果 2007~2009年共完成CTA46例,血管三维成像清晰,清楚显示血管病变以及病变与周围血管结构的毗邻关系,横断面显示周围结构及其异常改变的信息。结论 CTA对血管病变有较高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及外科设定手术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血管成像; CT; 应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时代飞速向前。多层螺旋CT的出现及强大的图像后处理软件技术,不断地丰富、提高CT的诊断技术及诊断能力,对疾病更为精确的诊断,指导着临床正确的治疗措施。本文分析、归纳总结本院2007~2009年共完成的CTA46例,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美国GE8层Light speed-ultra螺旋CT,高压注射器,图像后处理软件及工作站。常规先做平扫,层厚5 mm,层间隔5 mm。根据病变范围制定适当的扫描计划,穿刺左肘静脉,从静脉向血管内团注非离子型造影剂(本院使用碘海醇或碘佛醇),浓度300 mgI/ml,总量100 ml,流率3 ml/s,根据不同的部位选择恰当的延迟扫描时间进行扫描,扫描结束后将图像薄层重建,重建层厚1.25 mm,重建层间隔0.625 mm,将薄层图像传送到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CTA图像后处理。CTA图像后处理软件主要包括多平面重组(multiple planar reforma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表面遮盖显示(surface shadow display,SSD)、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
  为了更好地开展CTA的应用研究,以下给出在各个部位应用8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经验技术参数,见表1,仅供参考。
  表1
  
  不同部位的CTA技术参数[1]
  
  部位扫描层厚(mm)扫描层间隔(mm)螺距(mm)床速(mm/rot)对比剂量(ml)注射速率(ml/s)延迟时间(s)
  脑动脉1.250.6251.35:113.501003.515
  颈动脉1.250.6251.35:113.501003.013
  肺动脉1.250.6251.35:113.501003.015
  胸主动脉1.250.6251.35:113.501003.018
  腹主动脉1.250.6251.35:113.501003.025
  肾动脉1.250.6251.35:113.501003.025
  下肢动脉1250.6251.35:113.501003.025
  冠状动脉1.250.6251.35:113.501003.518
  腹腔动脉1.250.6251.35:113.501003.025
  注:引自参考文献1,部分修改
  
  2 结果
  2007~2009年共完成CTA 46例,清晰显示血管与肿瘤的解剖关系及肿瘤的供血血管、肾脏的先天变异及变异血管、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双侧髂总动脉瘤、颅底动脉瘤、下肢动脉狭窄、肝硬化侧肢体循环等疾病,清晰显示血管病变的位置、大小或范围、形态及病灶与周围血管结构的毗邻关系,横断面显示周围结构及其异常改变的信息,为临床诊断及外科设定手术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了CT对疾病的诊断技术及诊断能力。
  3 讨论
  有很多因素影响CTA的影像质量,而对比剂注射、延迟时间的确定、以及采集参数是CTA成功的关键因素。以下三方面构成了CTA的主要原则:在数据采集期间有良好的靶血管增强,而非靶血管不增强或增强不明显;团注对比剂首次循环时CTA有足够的容积覆盖;延迟时间定时准确[1]。
  對比剂按分子结构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前者
  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6.122
  作者单位:678000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CT室
  
  较后者有明显的副反应及肾毒性。常规CT增强及CTA时应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对高危人群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要比对一般人群使用离子型对比剂安全得多[2],在笔者使用的三千多例非离子型对比剂中,年龄最大者87岁,最小者4岁,无一例发生过敏反应。检查结束后,嘱患者留观10 min,观察无明显不适方准离开。使用对比剂毒副反应临床表现分度及处理方法见附表2。在临床工作中,还会发生对比剂外漏的问题,患者整条胳膊肿胀、疼痛,重者指端发凉,脉搏细弱,处理办法让患者抬高患肢,用硫酸镁加鸡蛋清湿敷,严密观察病情发展,恶化者请骨科会诊处理。
  对比剂中碘的浓度目前最常用的是300 mg I/ml。高浓度的对比剂,如400 mg I/ml有利于满足肥胖患者及进行CTA者的成像要求,能明显改善主动脉及肝脏增强,改善富血供性肝Ca的检出率。350 mg I/ml对比剂较300 mg I/ml对比剂虽未能明显改进肝动脉的影像质量,但更有利于显示血管细节,有利于诊断。在一定范围内,对比剂的用量与血管的强化程度成正比,对比剂量越大,血管强化峰值越高,峰值的维持时间越长。进行CTA时有两种选择对比剂量的方法,即经验法和以体重为基础的计量法,前者简便易行,后者似更加精确,推荐对比剂量按1.3~1.5 ml/kg计算。高压注射器为进行CTA所必需,通过高压注射器容易准确进行对比剂的注射,选择准确的对比剂注射速率、延迟时间。注射速度影响血管与实质器官的增强,从而可能影响CTA的影像质量。在对比剂量适当并固定时,注射速度越快,对比剂强化峰值越高,且达到峰值的时间越短,副反应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注射速度增快时,虽然靶血管显影快,强化峰值高,但实质器官及静脉提早显影,影响对动脉的观察。国内研究多采用3 ml/s的流率,并认为这一流率既能产生较好的影像质量,副反应的发生率也低,因此推荐CTA时常规应用[1]。肘前静脉为对比剂注射的常用部位,一般首选左侧,因为在存在双侧上腔静脉时,这一部位输入对比剂为诊断提供了更确切的依据。选择延迟时间的方法有三种,即经验延迟法、小剂量预实验法及对比剂团注追踪法,理论上后两种办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出最佳延迟时间,但在一些个体也可能存在过速灌注的问题,增加了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经验延迟法简便易行,在大多数情况下均可以取得具有诊断价值的影像,因此推荐使用该方法[1]。 图像后处理技术主要包括MPR、MIP、SSD、及VR,在图像编辑过程中,主要要耐心、认真、细致,这是一项很精细的工作,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是很重要、很关键的一步,需要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地锻炼、归纳和总结。
  
  表2
  
  对比剂毒副反应临床表现分度及处理方法[2]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处理方法
  轻度不良反应全身热感、发痒,结膜充血,少数红疹,头痛、头晕,喷嚏咳嗽,恶心呕吐等。观察发展动态,检查结束后多喝开水,服用抗组织胺药物(扑尔敏,苯海拉明等)。
  中度不良反应全身出现荨麻疹样皮疹,眼睑、面颊、耳部水肿,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发音嘶哑,肢体抖动等。①对无高血压、无心脏病、无甲亢患者用肾上腺素0.3~0.5 mg皮下注射;②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 mg或氢化可的松50 mg;③静脉点滴氢化可的松100 mg+5%~10%葡萄糖盐水;④喉头水肿者加用地塞米松5 mg、肾上腺素一支(1 mg)做喉头喷雾。
  重度不良反应面色苍白,四肢青紫,手足厥冷,呼吸困难,手足痉挛,血压骤降,心搏停止,意识丧失。
  ①使患者平卧、吸氧、保暖;②同时立即通知有关专科或急诊科参加抢救处理;③使用中度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④对血压下降、心跳微弱者用盐酸肾上腺素,阿拉明,新福林,多巴胺等,必要时另开一路静脉点滴5%碳酸氢钠250 ml;⑤对喉头水肿、窒息、青紫者应考虑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CTA与传统血管造影比较,CTA创伤性小,患者接受检查的时间短,可任意角度获得影像,易于显示重叠的血管结构,可以显示三维结构,包括病灶与周围血管结构的毗邻关系,利用横断面显示可获得周围结构及其异常改变的信息,重复性好,费用较低,技术简单;不足主要为搏动伪影较强,尤其在冠状动脉,难于获得血流信息,不能超选择性地证实血管细节。
  参考文献
  [1] 张龙江,包颜明,杨亚英.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12.
  [2] 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近年来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电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同时电梯的安全问题变得非常重要,特别是高层建筑电梯的防火设计功能尤为突出,目前很多电梯的防火设计还不符合要求,为了避免高层建筑电梯火宅事件的发生,本文根据相关规范从电梯防火设计入手探讨这个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电梯;防火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高层住宅成为
【摘 要】:本实验以150ml/L的NaCl胁迫处理小麦幼苗,测量其生理指标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对于小麦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肉眼观察,幼苗变得矮小,枯黄,瘦弱,易倒伏。测量观察,12天以后出现对株高、叶片数生长的抑制作用。同时,组织含水量降低, Fv/Fm降低,生理的变化导致形态的变化。石蜡切片显示,在盐胁迫处理下,小麦叶片中导管直径变小,叶肉细胞变小,叶片厚度变薄。  【关
目的 分析宫颈癌MRI表现,评价MRI成像对宫颈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 68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在MRI上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信号特征、浸润范围及累及宫旁的情况,进行MRI影像分期,其中56例MRI术前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对照.结果 68例MRI分期分别Ⅰa 2例,Ⅰb 5例,Ⅱa 34例,Ⅱb 12例,Ⅲa 4例, Ⅲb 5例,Ⅳa 4例,Ⅳb 2例.MRI在判断宫颈癌发生部位的准确率为
【摘要】 目的 对促红素(RHEpo)治疗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的最佳剂量及疗效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145 例化疗相关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RHEpo 20000 U组、RHEpo 30000 U组、RHEpo 40 000 U组、RHEpo 50 000 U组、RHEpo 60 000 U组和安慰剂组,所有患者均同步进行顺铂为主的化疗,并连续观察8周,每2周进行一次RHEpo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