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哲学考析

来源 :大学·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一个意蕴深刻的哲学命题,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在中国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本文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考析方法,从哲学辩证法、唯物论、唯物史观的角度探究,认为该命题深刻地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属性,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是一个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主体的伟大社会实践,是一项长久大计;是一场伟大的新时代的新实践,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
  关键词:新世界观;人的本质;社会实践;无产阶级
  中图分类号:B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1-0099-03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的开篇就提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
  党的十九大以后,党中央紧紧抓住这个主题,深入贯彻主题精神,不失时机地、分期分批地开展起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在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之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高度,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进行反思,这对人们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定“两个维护”有极大助益。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在中国新时代的伟大实践
  1845年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写成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个提纲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2]。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他在《哲学的贫困》一文中说:“如果说有一个英国人把人变成帽子,那么,有一个德国人就把帽子变成了观念。这个英国人就是李嘉图,一位银行巨子,杰出的经济学家;这个德国人就是黑格尔,柏林大学的一位专任哲学教授。”[4]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角度来看,这个伟大实践的现实性,就是团体与团体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文化的、伦理道德的、公序良俗的、公共秩序社会契约的、自然环境生态文明的等等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实践。
  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里面的五位一体,体现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五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一种关系,都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存在,都不是它表面上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它们相互包含、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经济上富强、政治上民主、文化上文明、社会上和谐、环境上美丽,五位一体的每一方面都有具体的所指。然而,无论哪一方面,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都处在五位一体的关系总和中。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质。人民群众从来都是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自己改造自己。谋幸福、谋复兴的主体始终都是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队伍的前头,率领人民群众在复兴的大道上迅跑,争取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前途的阶级。无产阶级是由被统治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的,这种社会地位是奴隶阶级、农民阶级所不可比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消灭一切剥削制度,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其革命目标的伟大性先进性,其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是资产阶级所望尘莫及的。这正是无产阶级是历史上最先进阶级的先进性之所在。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属性
  阶级性与党性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党章总纲重申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5]
  中国共产党向世界发出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号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體,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个更大范围的人的本质——社会实践性的具体体现,从现实性来说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更伟大实践。政局上的持久和平、社会上的普遍安全、经济上的共同繁荣、文化上的开放包容、环境上的清洁美丽,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五位一体”组合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致的;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致的。永远的初心,永远的使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党性。
  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现实意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一个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主体的伟大社会实践,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的奋斗目标,它们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一方面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来把握历史的脉搏,另一方面又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过程的集合体”来认识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来考察历史发展的趋势。
  人民群众体现了现实的人及其本质,社会性、实践性、人本性三位一体,集中在人民群众中。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历史空间的整体性,时间的“过程的集合体”,都表现在人民群众身上。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也是由人民群众决定的,与人民群众的决定性是一致的。党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党与人民群众是不可分割的。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长久大计。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行理性具体的概括,其实就是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就形成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一切方针政策计划办法都是围绕着“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展开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所展现的则是波澜壮阔的伟大社会实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不会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所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也不可能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但是,现实中的确有相当一部分人喜欢从一时的权宜之计来诠释、解读它,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观点的表现,对此需要高度警觉。
  五、结语
  从哲学辩证法、唯物论、唯物史观的角度认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其一方面是一场伟大新时代的新实践,一方面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是一种新理论。新实践是指,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发展的初心和使命,是通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出来的,通过“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体现出来。统筹推进总体布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根本所在。这是场伟大的社会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团结一切可以团結的力量,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有益探索。
  新理论是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新理论口号,它反映了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工作原则和重心,贯彻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初心和理念。积极投身到这场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去,要求人们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
  第二,要努力学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要学会把干和学融为一体,干就是学。
  第四,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理想信念与本职工作密切联系起来,从敬业做起。敬业是一辈子的事,理想信念是一辈子的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也是一辈子的事。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马克思,等.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编写组. 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8.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新华网. 中国共产党章程[EB/OL]. (2017-10-24)[2021-02-03]. http://www.ccps.gov.cn/zt/sjdtbzt/xwhdsjd/201812/t 20181210_115809.shtml.
  (责任编辑:邹宇铭)
其他文献
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破解农村发展困境的又一根本性举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新阶段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本文分析了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旨在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摘 要: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三全育人”,抓好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是关键。本文以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为抓手,在合力论、系统论、协同论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剖析目前高校在协同育人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构建协同育人模式,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2-
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寝室文化是包含在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意味着将高校教育的范围从专业课程学习的范围延伸到了学生日常生活的范围,将寝室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结合可有效服务于“大思政”工作格局建设。研究分析可知,现阶段高校的寝室文化建设存在相关设施配备不足、文化传播和教育缺乏规划以及思想引领作用突出性不强等具体问题,为更好地促进思政教育与寝室文化建设的融合,高校需要通过导正建设方向、创新教育方法、提升教育全面性三方面措施开展相关工作。
摘 要:军队研究生教育是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重要推进器,是高层次军事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依托。军校研究生肩负着新时期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使命任务,是国防信息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本文以军校工科研究生培养为例,结合专业课程教学,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结合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类目化”的培养理念和“分类编码”思想,对在线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在实验实践环节进行“差异化”训练,有针对性地安排学员进行线下仿真实践,
摘 要:互联网金融属于新兴前沿领域,需要大量具备互联网技术、信息通讯技术、金融学和互联网思维的复合型人才,传统的金融方向和计算机技术方向人才已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本文在分析高职互联网金融专业发展现状基础上,探讨了数字科技进步给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有关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建议,以期為培养契合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提供参考路径。  关键词:数字科技;互联网
新时期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持续推进,做好思想政治理论工作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内容。本文对思想政治教师师德的建设以及相应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现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在师德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教师要提高社会责任感,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提升教育和教学能力;学校要对此进行监督,严把思想政治教师入职关,加强对思想政治教师进行培训和教育。
摘 要:人民主体思想贯穿了马克思一生的所有理论,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执政原则。通过对史料的研究和对现实需求的分析,文章从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三个时期来阐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主体思想的探索。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矛盾转变这一客观现实,整体布局上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制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