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
  让孩子考上大学是家长和老师的愿望,但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已经不是以往的“天之骄子”。沉重的就业压力和不断完善的教育制度,给大学生们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本小组通过向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城市科技学院两所高校大学生发放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况等各方面的调查问卷(共发放2000份,回收1860份,有效问卷1860份),调查了解到当前大部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
  1.学习方面
  从下表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出,大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不是很满意自己所学的专业,58.82%认为自己的专业不是兴趣所在,原因主要是高考分数作为一道门槛迫使部分学生在选择学校时只能服从调剂,造成不是在自己的本意下学习现在的专业。41.18%的人是在不了解专业的情况下盲目选择专业的,但当我们问到下一步的打算时,大部分人选择的是“走一步算一步”,只在乎毕业证书而不为以后的就业做充分准备。二是不满意老师的教学方式,认为大学不应该跟高中一样,老师讲,学生记,而是更应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让学生有机会与社会接轨,不要纸上谈兵。同时,92.67%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有充裕的课余时间,但学校却没有提供相对应的可以参与的有意义的课外活动的机会,由此会养成学生的惰性,久而久之,原本充满激情的大学生越来越不乐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三是不满意现今的教育模式。认为从小学到大学,应试教育泛滥,填鸭式教育,学得深,考得浅,大部分都是记忆性为主导,不重视学生多方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等等。
  2.生活方面
  每个学期学校的“成长消费记录单”显示,学生每个月基本开销平均在800元左右,其中用来购买书籍及读书用品的比例仅占8%,而除了64.80%的开支用来支持基本生活外,其他均是用来交友、游戏、恋爱、购物、通讯、网络等,有24.39%的大学生选择先把一定额度的钱用做储蓄,学习理财。在一周学习时间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一周用来学习的时间很少。周末学习状况调查显示,78.14%的大学生早上会睡到十点以后,他们认为反正起早也是上网打游戏,没有其他事情可做,20.33%的学生会去自习,并且其中大部分是要考研的学生。
  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得出,在学习方面,学生无动力,一方面觉得课堂能够学习到的知识有限,另一方面又满足于生活现状,不愿寻找别的途径充实自我,网络学习资源丰富,可没有好好为我所用;在生活方面,学生消费无节制、无规划。仅3.33%的同学觉得自己的业余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93.47%的学生自觉浪费时间,说明同学们在思想上有了一定的醒悟,但并没有真正采取行动;在理想和目标方面,多数人只在乎毕业证书而不为未来储蓄能量,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目标不明确,理想不现实。
  大学生学习缺乏目标,生活一塌糊涂,无规律、无目标、无计划,那么,怎样才能让大学生努力奋斗,把握机会,明确人生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呢?
  二、 当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是成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高校之一,它引用科学、专业的在线测评系统,为学生提供从自我评估、信息分析、技能分析、总报告的全过程交互导航型职业指导。学生通过测试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了解自己在专业上能够发展的最大优势,发掘自身潜力,最有效力地进行学习活动,从而提高专业能力,提高竞争力。在美国著名的吉普林个人理财杂志2011年1月发布的州内价值和州外价值大学排名中,该校位列全美第95位和第60位。
  而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起步比较晚,部分高校渐渐开始进行了尝试,但目前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起步晚,缺乏针对性指导,无完整的理论依据。
  二是高校一般在大四毕业求职前夕才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且只是停留在就业指导方面,教育深度和理论研究都停留在初级阶段。
  三是学生自身认识不到位,把职业指导理想化,不现实。
  四是没有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西方发达国家注重入口和出口,而我国只注重出口。实际上在西方发达国家,职业生涯规划早已成为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美国的戴维坎贝尔说过:“目标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能帮助我们从现在走向未来。”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加速的时代,必须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的规划。
  1.对学生自身而言
  庄子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职业生涯是人生的重要旅程,而在人生的道路上,重要的不是现在所在的位置,而是明确下一步的方向。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把学习知识、发展素质、提高能力和调适自己的职业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个人特质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参与职业活动,增强适应新的就业形式的能力,从而为自己架起桥梁、铺平道路,助其入业,使之安于其业。
  2.对高校而言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对于提高学生个体的能力与素质具有普遍的意义。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促进了学生职业和个人能力的匹配,更易做到人尽其才,节约了社会人力资本。另一方面,职业生涯规划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职业生涯的教育,学生的就业观念更为现实,就业手段更为丰富,这将大大促进就业率的提高,有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四、 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工程,应当将个人自我规划和学校的职业生涯指导结合起来进行。
  1.找准职业定位,笑傲职场人生
  大学生是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从大一入校接触本专业开始,就应该树立规划意识,明确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健全知识结构,打好系统专业知识基础,提高综合技能水平(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一专多能的水平,运用好帕金森“职业—人”匹配理论。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择业观,避免盲从心理,选择与自己兴趣、爱好、专长相匹配的职业并乐于从业。在校期间科学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书,并随着对本专业的了解进行更新和完善,让自己未来的发展在计划之内,从而提高毕业就业的竞争力。
  2.全面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刚入校的大学新生大多处在懵懂而迷茫阶段,渴望得到引导,而此时高校的指导工作起着重大的作用。如通过开办宣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性的系列讲座、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开设相关的指导课程、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增设成一门必修学科并给予学分成绩等等,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得到普及并深入人心。其次,高校还应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加强对相关教师的培训辅导,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从长远看,高校应当吸收、培养专业的指导老师,加快推进就业指导老师的职业化进程。引进科学的职业测评系统,全面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实际成效。
  本论文得到重庆文理学院学生科研立项项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与实践——以永川为例”(项目编号:XY20110033)的大力支持。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技校的学生一般综合素质偏低,绝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不好,缺乏学习兴趣、违纪行为普遍、自卑感强烈。技校学生难教,技校班主任难当,是每一位技校班主任的共同体会。班主任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需要用智慧、技巧、情感和责任心来营造一个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和谐的教育氛围,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一、尊重学生,从记住每一位学生的名字开始  在一个班级里,老师最早时间
局域网组建技术是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核心技术课程,优化该课程实训模块,可以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将企业的岗前培训内容前移到学校的教学实训中,以此增
为适应新的医学模式及护理理念,护理队伍不断壮大,低年资护士已成为医疗护理队伍的主力军,承担了医疗护理活动的大量工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制观念、维权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护
电子电器专业是职业院校通用性强、经济发展急需、专业开设稳定的专业。由于专业涉及的课程较广.实用性较强,因此引入项目教学法对于提高职业院校电子电器专业教学质量,强化职校
2005—06—18,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严重药物过敏性皮炎及全身多次皮肤损伤患者,经15d的药物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面部血痂脱落,新鲜肉芽长出,全身皮疹消
闲来无事偶尔会在网上闲逛,无意间看到了一份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文件,颇有感触。笔者由此对班主任工作的性质和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也对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有了一些反思。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学校教育工作最基层的组织者和协调者,也是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工作是重要的育人工作,在学校实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沟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