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健康重在平日保养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_dra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永宁,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和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师从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和著名中医药专家杨明均教授,擅长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治。

  经常有患者向我请教:“孙医生,中医有没有对付心脏病的好办法?”中医的特点是治未病,即未病先防,或既病防变。因此,日常预防、保养对维护心脏健康十分重要。
  心脏健康需要保养并重。所谓“保”,主要是针对外因,就是减少气候因素对心脏的影响,预防外来病邪的侵袭。对老年人,特别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气候变化容易诱发疾病。每年严寒、酷暑的时候,过大的温差会增加心血管的负担,甚至诱发心血管疾病。
  所谓“养”,主要是针对内因,就是要有正确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身体活动、心态和情绪、作息等方面。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养”,以达到养护正气、平衡阴阳的作用。
  首先,要健康饮食,饮食应多样、均衡。在保证能量供给的情况下,高脂肪食物应尽量少食,特别是血脂异常者。饮食(包括食疗)和用药一样,因人而異,不可千篇一律,期望通过饮食完全解决心脏问题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心脏病患者少酒、戒烟是“大原则”。酒有温经、活血、散寒的作用,本身可以入药,心脏病患者可少量饮用。吸烟对身体没有任何益处,心脏病患者尽量不要吸烟。
  其次,应劳逸结合、动静适宜。中老年人,特别是有心脏疾病者,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一个度,运动过量会增加心脏负担。如果运动时感觉不适,就不要再勉强运动。运动时微微出汗即可,不要运动到大汗淋漓。运动方式要选择平和的,不要选择剧烈运动。
  第三,心态要平和,学会养神。45岁之后,人体正气渐虚,身体功能状态下降,心脏出问题的机会增多。这其实是正常的生理退变过程,大可不必惊恐;同时要“服老”,不能总提“当年勇”。保持一颗平常心,采取正确的方法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不良情绪是引发心脏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医提倡养神,心主神志,养神就是要做到心静。心态平和,阴平阳秘,气血和顺, 可以减少心脏病的发生。
  最后,要保持作息规律。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中医养生的一个重要原则,提醒人们生活、工作安排要符合自然界的规律。心脏病患者本身正气不足,违背作息规律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其他文献
幼儿教育是人终生教育的最初阶段,是教育体系中的根本,对幼儿一生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教育 改革的不断深化,当今社会加深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在
S型海洋重力仪是目前海洋重力测量中较为常用的一种仪器,其产品性能也逐步得到提高。介绍了进行全自动化控制升级后,最新引进的SⅡ型海洋重力仪使用中出现的稳定平台颤动故障现象及排除办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课,孩子们在静静地看书。教室外的走廊上响起了一阵突如其来的手机彩铃:“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孩子都哄笑起来,情不自禁跟
依据侧扫声纳成像原理,研究了由于声速变化、声波束倾斜和海底坡度改变等因素所致的声图像变形现象.结合飞机残骸、港池地形等典型声图像,分析了变形原因与判释方法.
针对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的特点和优势,结合上海航道处航道航标管理任务,描述了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将为航道管理部门和航行船舶带来的崭新局面。
人类文化冲突大体上有两种相位或形式,一种是历时态的即新旧文化观念之间的冲突,冲突的主要原因是时间差距;另一种是共时态的即不同族类、社群之间文化范型的冲突,冲突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