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煤炭中心医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目的:比较经阴道与经腹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5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行子宫全切术共150例,其中经腹子宫全切术92例(腹式组),经阴道子宫全切术58例(阴式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阴式组在术后排气、住院天数、术后最高体温方面与腹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阴式子宫全切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天数短的优点。
【关键词】阴式子宫全切术腹式子宫全切术
【中图分类号】R713.4+2【文献标示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8)12(B)-0033-01
我院自2006年5月至2008年9月施行阴式子宫全切术58例,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技巧,放置腹腔镜辅助,使大子宫及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行阴式子宫全切术成为可能,且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6年5月至2008年9月我院共收治子宫良性病变且无生育要求,需全子宫切除者150例,年龄33~67岁,平均46.3岁;子宫大小正常至如孕8~16周,其中阴式子宫全切术58例,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92例。阴式组中子宫肌瘤38例,子宫腺肌症12例,宫颈CINⅢ 5例,宫内膜不典型增生3例,58例中合并附件病变者3例,有下腹手术史8例,腹式组中,子宫肌瘤70例,子宫腺肌症10例,宫颈CINⅢ 7例,宫内膜不典型增生5例,92例中合并附件病变者5例,有下腹手术史12例。两组在年龄、体重、子宫大小、疾病类型、合并附件病变及有无下腹部手术史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手术方法阴式组均采用全身麻醉,取膀胱截石位。①如子宫大于孕12周或有腹部手术史者,或合并有附件病变者,取脐轮下方作为穿刺点放入腹腔镜,观察子宫大小,肌瘤位置,腹腔有无粘连情况,若伴有盆腔粘连,先在腹腔镜下行盆腔粘连松解术,若合并附件病变先在腹腔镜下行囊肿剥除或附件切除术。②经阴道暴露宫颈,钳夹将其下拉,于宫颈阴道交界处膀胱沟水平的阴道粘膜下3、6、9、12点处注入生理盐水200ml+1/2支肾上腺素溶液,环形电切宫颈阴道交界处粘膜,分离膀胱宫颈间隙和直肠宫颈间隙,打开膀胱子宫反折腹膜和直肠子宫反折腹膜,分别钳夹切断子宫主韧带、子宫血管、切除宫颈,翻转宫体,钳夹、切断、附件及元韧带,切下宫体,对于子宫大于8周者,将子宫碎解后取出。缝合盆腹膜及阴道残端,并留盆腔引流管1条。③再次形成气腹,镜下检查盆腔内各创面有无出血、血肿及损伤,并作相应处理,排尽气体,取出Troccar缝合穿刺孔。腹式子宫全切术按传统方式手术。
1.3统计学处理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阴式手术58例,无一例中转开腹,成功率100%,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术后排气、住院天数、术后最高体温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腹式子宫全切术为传统手术方式,切口长,创伤大;或因患者肥胖而手术暴露差,从而增加了手术时间及难度;术中肠道干扰多,术后肠功能恢复所需时间长;开腹手术干扰了内环境,术后盆腹腔组织粘连机会多。而阴式手术腹部无切口,术后疼痛轻,便于床上活动,术后并发症少,但阴式手术术野小,不能直视盆腔,如有粘连、附件囊肿等情况,处理不便,故我们对于有盆腔手术史肌瘤大、附件有囊肿者,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提高了阴式手术的成功率及安全性。且阴道残端缝合后,可再次通过腔镜检查盆腔有无出血及脏器损伤,降低了阴式子宫全切术的难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注意事项:阴式手术前要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对于阴道紧宫颈位置高,穹窿萎缩及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人,不宜行阴式手术,从而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目的:比较经阴道与经腹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5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行子宫全切术共150例,其中经腹子宫全切术92例(腹式组),经阴道子宫全切术58例(阴式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阴式组在术后排气、住院天数、术后最高体温方面与腹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阴式子宫全切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天数短的优点。
【关键词】阴式子宫全切术腹式子宫全切术
【中图分类号】R713.4+2【文献标示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8)12(B)-0033-01
我院自2006年5月至2008年9月施行阴式子宫全切术58例,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技巧,放置腹腔镜辅助,使大子宫及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行阴式子宫全切术成为可能,且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6年5月至2008年9月我院共收治子宫良性病变且无生育要求,需全子宫切除者150例,年龄33~67岁,平均46.3岁;子宫大小正常至如孕8~16周,其中阴式子宫全切术58例,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92例。阴式组中子宫肌瘤38例,子宫腺肌症12例,宫颈CINⅢ 5例,宫内膜不典型增生3例,58例中合并附件病变者3例,有下腹手术史8例,腹式组中,子宫肌瘤70例,子宫腺肌症10例,宫颈CINⅢ 7例,宫内膜不典型增生5例,92例中合并附件病变者5例,有下腹手术史12例。两组在年龄、体重、子宫大小、疾病类型、合并附件病变及有无下腹部手术史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手术方法阴式组均采用全身麻醉,取膀胱截石位。①如子宫大于孕12周或有腹部手术史者,或合并有附件病变者,取脐轮下方作为穿刺点放入腹腔镜,观察子宫大小,肌瘤位置,腹腔有无粘连情况,若伴有盆腔粘连,先在腹腔镜下行盆腔粘连松解术,若合并附件病变先在腹腔镜下行囊肿剥除或附件切除术。②经阴道暴露宫颈,钳夹将其下拉,于宫颈阴道交界处膀胱沟水平的阴道粘膜下3、6、9、12点处注入生理盐水200ml+1/2支肾上腺素溶液,环形电切宫颈阴道交界处粘膜,分离膀胱宫颈间隙和直肠宫颈间隙,打开膀胱子宫反折腹膜和直肠子宫反折腹膜,分别钳夹切断子宫主韧带、子宫血管、切除宫颈,翻转宫体,钳夹、切断、附件及元韧带,切下宫体,对于子宫大于8周者,将子宫碎解后取出。缝合盆腹膜及阴道残端,并留盆腔引流管1条。③再次形成气腹,镜下检查盆腔内各创面有无出血、血肿及损伤,并作相应处理,排尽气体,取出Troccar缝合穿刺孔。腹式子宫全切术按传统方式手术。
1.3统计学处理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阴式手术58例,无一例中转开腹,成功率100%,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术后排气、住院天数、术后最高体温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腹式子宫全切术为传统手术方式,切口长,创伤大;或因患者肥胖而手术暴露差,从而增加了手术时间及难度;术中肠道干扰多,术后肠功能恢复所需时间长;开腹手术干扰了内环境,术后盆腹腔组织粘连机会多。而阴式手术腹部无切口,术后疼痛轻,便于床上活动,术后并发症少,但阴式手术术野小,不能直视盆腔,如有粘连、附件囊肿等情况,处理不便,故我们对于有盆腔手术史肌瘤大、附件有囊肿者,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提高了阴式手术的成功率及安全性。且阴道残端缝合后,可再次通过腔镜检查盆腔有无出血及脏器损伤,降低了阴式子宫全切术的难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注意事项:阴式手术前要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对于阴道紧宫颈位置高,穹窿萎缩及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人,不宜行阴式手术,从而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