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再生活性炭的工艺参数研究

来源 :化工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uo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所选定的活性炭,吸附苯酚饱和后者电化学再生。在室温条件下,选择4因素、2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再生位置是活性炭再生工艺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电解质NaCl浓度是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再生电流和再生时间对活性炭的电化学再生有一定的影响。
其他文献
在无有机溶剂、无相转移剂的条件下,以w(H2O2)=30%为氧源,采用原位合成的Na2WO4/1,2,3,4-丁烷四羧酸/H2O2过氧钨酸络合物为催化剂,催化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考察了酸性配体1,
采用络合物沉淀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CuCr1-xMnxO(x=0,0.5,1)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对合成甲醇和甲酸甲酯(MF)反应的催化活性和MF选择性,重点考察了Mn掺杂对MF选择性的影响.采用XRD
简要介绍了一种新型强化传热管--菱形翅片管的结构和强化传热机理,并通过两组对比试验研究其强化传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菱形翅片管的三维翅片可以较大幅度提高换热器总传热系数
核粒径大小和核/壳结合状况是成功性核/壳结构聚丙烯酸酯(ACR)的关键因素。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可以控制核粒径大小,核/壳渐近过渡或引入活性差异的烯类单体,来实现核/壳紧密结
介绍了一种利用阳离子化改性多羟基化合物进行堵水调剖的方法,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在油田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炭黑、白炭黑是橡胶混合体系中传统采用的增强材料,由于其价格昂贵,在橡胶中的应用受到制约.选用矿产丰富的粘土矿物对其进行适当的物理化学处理,制成微米级粘土增强材料,提
传统方法中一般采用衣康酸(IA)与丙烯腈(AN)共聚合来制备纺丝原液,笔者用衣康酸铵[(NH4)2IA]取代IA与AN共聚.与P(AN-co-IA)相比,P[AN-co-(NH4)2IA]的亲水性明显提高,相应的,P
采用丙烯腈(AN)与衣糠酸(IA)自由基共聚合,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二甲基亚砜(DMSO)与H2O的混合溶剂中合成聚丙烯腈(PAN),讨论了反应温度、引发剂质量分数、DMSO与H
首次用取代肉桂酸酯和叔丁氧基碳酰胺为原料,经改进的Sharpless不对称氨羟基化反应一步得到了多西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侧链,并最终得到了多西紫杉醇和新型抗癌化合物3, 4-亚甲
以邻/对氯苯甲醛为主要原料合成了6个四氯取代四苯基金属卟啉类化合物,其中4个是尚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 物,并用红外、紫外可见光谱、质谱等分析手段对其主要基团及结构进行了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