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72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争电影中经常将男性形象作为塑造的主体,歌颂军人的骁勇善战、英雄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而对于战争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大多围绕在军人的爱人、军人的女儿、军人的爱慕者等角色中,烘托战争时期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本文将以《金陵十三钗》为例,研究被战火所伤害到的与军人无关的一些普通女性形象的塑造,将对电影中出现的两类女性形象进行对比分析,阐述战争电影中女性光辉形象的塑造。
  一、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女性在各个领域中的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女性形象开始活跃在了荧屏之上,也成为观众的关注点和议论热点。在当前的影视环境中,以女性的视角来叙事的作品越来越多,不仅仅是在伦理剧的题材中,在战争片的题材中也日渐显现出来。
  战争片又被称为军事片,一般是以战争史上大型的军事活动为题材的影片,为了让人们能够尊重历史、铭记历史,同时还通过对于战役和战争场面的描写来塑造英雄、伟人的形象。抛开前期战争片直接赤裸裸地揭示战争中的浴血厮杀之外,现在的战争片开始着重阐述人与战争的关系,在血色阴影下战争对于普罗大众所带来的身体上的伤害、生活中的改变和心理的改变,情感基调更为细腻柔和。
  对于人物的塑造,战争电影更加倾向于塑造英雄人物、伟人、元帅等机智勇猛的男性形象。战争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大多是围绕在影片中男性角色身边,而对于女性人物的塑造往往是为了在侧面对男性形象进行烘托和陪衬,是一直隐藏在男性形象之后的。战争电影是当今电影的主流类型之一,在战争电影中塑造出合适且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展现出战争中女性的光辉形象,彰显出不同的女性意识,对于当今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女性的角色在战争电影中处于弱势的地位,代表了一大部分因为战火而饱受摧残的普通民众,甚至女性角色的命运要比普通民众更为悲惨。
  本文将以《金陵十三钗》为例,浅析影片中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导演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进行改编的,故事中的主体是在战争的炮火下完全处于劣势的女性。电影中主要描写了两种身份的女性形象:一种是教堂中不谙世事的女学生,另一种是秦淮河畔风情万种的风尘女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从电影的开篇就出现了明显的分歧,到电影的高潮,开始从冲击和碰撞到关系逐渐缓和,直到电影的结尾两者之间产生了相互的交融。这种意识的改变,通过电影中不同的女性形象被一一塑造出来。
  二、影片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1.言谈举止
  (1)开端。两者之间的分歧,在一群风尘女子拎着箱子、怀抱琵琶、翻进教堂中避难开始。女学生因为掉队只能躲进教堂中避难,镜头中的女学生面色灰暗、衣着陈旧、见到洋人的胆战心惊、眼神中流露出对于战火的恐惧与无措;而在风尘女子出场的镜头中,分别用精致的妆容、绚烂的旗袍、叫喊着的南京话、翻墙而入的粗鲁行径、见到洋人抛出的飞吻等一系列的镜头将两者之间的区别鲜明地展现出来。
  从最开始与约翰调情谈钱“The kingdergarten fee is enough? ”(錢够吗),“You coming”(来吧)。玉墨谈条件,“I want you to take us out of naking”(我要你帮我们离开南京),“Think about it.If you well help us, I well think you in ways, you can never imagine. ”(你可想明白了,如果你帮了我们,我报答你的方式是无与伦比的)。通过对话,人们可以看出约翰想要将他们的关系放到“交易”的层面,但是对于玉墨来说,生存下去是最基本的本能,如果生存都难以保证,其他事情都没有意义。
  (2)发展。随着剧情的深入,女学生和风尘女子之间的矛盾也渐渐积压起来。在风尘女子称自己是幼儿园老师的时候,女学生就直接回了一句“不要脸”。这表现出女学生对于风尘女子厌恶的心理,同时也塑造出女学生涉世未深、不懂得隐藏自己的情绪、纯洁天真的形象。而当幸存的士兵将受了重伤的小士兵送到地窖时,地窖里的风尘女子轮番对幸存的士兵冷嘲热讽,讥讽他们保护不了老百姓。此时的风尘女子宛如战争中普通百姓,她们对战争有着愤恨,对于士兵又充满了误解,她们表面上看起来仿佛牙尖嘴利、嘴不饶人,实则是色厉内荏、是对于自己的未来感到不安。她们嫌弃小士兵弄脏了自己的衣服,其实是在揭示社会底层人身上所掩藏的劣根性,自私是谁也避免不了的心态。
  (3)高潮。女学生和风尘女子之间的最大冲突是因为女学生不让她们用厕所而激化。“不让用,就是不让用!”“习惯了,晚上不洗睡不着觉。”“你们是早上,在我们那里就是晚上。”“哪个是你妹妹啊?”“你们是什么你们自己晓得,我不想与你们共用这个地方。”“今天我非得扒了你的裤子,看你底下长的什么东西!”“我不用揍你,一屁股就能把你作死。”女学生在骨子里对这些风尘女子是鄙夷的,她们认为风尘女子是粗鄙不堪的,甚至是下贱的。
  (4)结尾。就这样一群被人认为粗鲁低俗、放荡淫秽的风尘女子,却在紧要关头做了一次重要的决定。“小妹妹记得要还给我,姐姐还要拿着这钱赎身呢。”“我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就喜欢那只猫,那天还跑不见了,小妹妹,你答应我,替我好好找找。”“替姐姐好好活。”这一段对话述说了风尘女子对生的渴望,对生的留恋和最终的无望。
  2.情感态度
  (1)开端。女学生透过五彩斑斓的玻璃看着这些风尘女子,接触到一个她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世界。女学生在教堂里谨慎小心地生活,而地窖里的风尘女子依旧歌舞升平、嬉笑享乐,与之前在秦淮河畔的生活一般无二,正应了人们所说的那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发展。女学生打心底里对于风尘女子这种纸醉金迷的生活所不耻并且非常排斥。正是因为这种生活环境、思想观念上的不同,两者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电影中的镜头画面看似把这些风尘女子塑造成了“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只顾眼前、只图享乐、得过且过的形象,想必这和她们之前的遭遇有着直接的关系。风尘女子在沦落风尘之前必然遭遇过人生中的大起大落,这种心态又何尝不是一种洒脱。其实在她们出场的镜头里:因为被乔治拒之门外,她们断然决定翻墙而入,丝毫不顾及自己的形象。由此可以看出,她们也只是在卑微地乞求着生存,或许是因为平常嬉笑怒骂惯了所以说不出来软话,给偷看的女学生造成了飞扬跋扈的第一印象,为之后的矛盾爆发埋下了种子。   (3)高潮。女学生和风尘女子之间的最大冲突是因为女学生不让她们用厕所而激化,最后日本人的介入导致其中一个女学生死在了大家的面前。为了躲避日军,逃到地窖的风尘女子想让女学生也进到地窖里,然而害怕曝光的女学生选择离开地窖,引走了日军,间接地救了地窖里面的风尘女子,听着外面女学生的尖叫声,地窖里的她們忐忑、沉默。在日军走后,她们向女学生道歉,女学生当时并未完全接受,但是为她们之间关系的缓和打下了基础。
  (4)结局。随着风尘女子找猫的情节,电影悲惨的结局也渐渐显现出来,为了救找猫的女子,女学生将她拉进了唱诗班的队伍,却被日军记住了人数,导致最后乔治不得不男扮女装去凑数,之后命运如何可想而知。找猫的风尘女子在最后哭喊着“我不是女学生”的时候,其实也代表了这一群风尘女子心中的恐惧和害怕,她们并不是不害怕日军,并不是对接下来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无所畏惧,她们决定挺身而出只是为了保护那一群纯洁天真、更不谙世事、更加恐惧害怕的女学生而已。
  三、影片总结
  在电影的高潮中,对于女学生和风尘女子的塑造有着明显的变化:对于风尘女子的塑造是在一个正面、一个反面中来回切换的,在开始的时候将她们表现得非常市侩、自私,甚至粗俗;在电影的进程中,观者发现,她们并不是那么的刻薄,还是会为了自己的嘴巴不饶人而道歉,会感谢女学生对她们的帮助。而在“为了让小士兵听到最好听的曲子冒着危险也要执意回去取琵琶弦,结果自己惨死在了日军的手里”这个剧情发生时,还发生了一个“风尘女子回妓院找耳环,结果惨死”的情节。在那个人们一心只想生存的时期,所有的女性出门,为了躲避日军都会在自己脸上抹上两把灰,而那个风尘女子却还在惦记着自己的耳环,还在注重着自己的漂亮形象,说她肤浅也好、虚荣也罢,她的的确确向观众展现出那个环境下一类人的心理特点,这与剧中战火纷飞的大环境和取琵琶弦的女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鲜血浸染的琵琶弦和溅上鲜血的耳环彰显了同一个身份下不同性格人的执念。
  两种身份截然不同的女人,开始产生相互交融。当风尘女子穿着女生的女服,剪着学生的发型出现在镜头中的时候,仿佛是找到了当初那个纯洁天真的自己。两者之间的矛盾和融合在她们再次唱起《秦淮景》的时候,通过身上朴素的衣服、妆容与她们妖娆妩媚的动作对比,强烈地彰显出来。
  到这里,风尘女子的形象已经足够丰满,她们风华绝代、明艳照人,同时也有着单纯、质朴的一面,她们是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她们卑微地乞求生存下去的可能,却可以为了保护别人牺牲自己。战争是残酷的、悲惨的,战争中的女性形象大多充满了牺牲,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做出了选择,用自己的方式为后人保存了生的希望。
  四、结语
  战火纷飞的年代,要求女性能够在保护家庭的同时承担起社会的生产力;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下,能够承受住精神和身体的双重负荷。时代的变化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影片中所展现出来的对女性形象的诉求是不一样的。每一个时代的女性都富有独特的、典型的时代印记,影片中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正是还原了时代留给女性的时代印记。
  (西安工程大学)
其他文献
我的办公桌上摆着诗人木斧最新出版的诗集《瞳仁与光线》。我兴致勃勃地往下读。诗集前面部分珍贵的图片,以及后面的《疯孩》等诗,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传说中的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亦称人皇。相传伏羲本姓风,他的名号,古籍中有许多写法,除“伏羲”(《庄子·人间世》)之外,还有“伏戏”(《庄子·
期刊
我是在《经济观察报》发现周泽雄的,他动辄发表一大版文章,且都与文化有关。尤为吸引我的是,他的文笔非常棒,多以形象、丰富的语言,把一个枯燥的主题诠释得生动、雅致、诗性和从容不迫。  这本《异议的魅力》便是我慕其文而网购。全书收录了他发表的44篇时评文章。现在时评人太多,时评文章也滥,常常是就事论事,发一通宏阔议论,无一点新意。这本书到手后,我先随便翻了翻,发现这44篇文章多数发表在七八年前,心里登时
2010年~2050年的世界可能以短缺为特征:信贷短缺、食物短缺、能源短缺、水源短缺,等等.在了解这些短缺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的同时,本文主要论述了短缺时期过去后的世界将会变
7月28日,全国工会组织劳务派遣工入会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议在沈阳召开。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王炯出席会议并讲话,宣布全国工会推动劳务派遣企业建会、组织劳务派遣工入会集中行动正式启动。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赵国红,市委副书记苏宏章致辞;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鞠秀礼作了题为《参与社会管理,落实“两个普遍”,努力做好组织和维护劳务派遣工工作》的经验交流。副市长祁鸣参加交流会。  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
An efficient diketene ring-opening synthesis of polyhydroquinoline derivatives using SBA-15 sulfonic acid modified mesoporous substrates a green and reusable ca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生物新课程强调,倡导学生进行主动参与的探索式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自主建构为特征、以开放活动为基本方式,是探究性教学的要义,教师在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内涵的同时,应注意整合教材资源,不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整合 教材资源 探究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81-02  探究教学作为一种现代
互联网信息化+健康教育突破了传统的健康传播方式,利用网络媒体海量化、多样化、全球性、互动性的特点,开展网上培训、微信群、QQ群等方式传播健康教育知识,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