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73、p5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山东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wsx07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8例子宫内膜癌、26例子宫内膜巾重度不典型增生及3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73、p53蛋白的表达。发现子宫内膜癌p73、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21%、67.95%,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及中重度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p73、p53蛋白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期、组织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有无转移等相关。认为p73、p53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增高,二者可能共同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的世情, 国情, 党情和民情下, 始终把为人民服务当作党执政兴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针对当前期社会上反映强烈的
患者男,18岁。早餐后突发心悸、胸闷并晕倒,1min内出现四肢瘫软、意识丧失,20min后送至本院急诊科。在来医院途中,救护人员对其进行持续心脏按压。入院查体:患者心脏骤停,呼吸停止,
对11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3a,恢复日常生活25例,生活基本自理28例,生活部分自理22例,卧床但有意识14例,植物状态生存2例。
病历摘要患者,女,33岁。因右侧腰背部疼痛,伴恶心、乏力15d,于2008年7月1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5d,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背部疼痛,疼痛较剧烈,且伴有恶心、乏力等。在当地医院行CT检
回顾性分析181例青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将入组病例分为15~29岁和30~45岁两个年龄组,对两组间的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TOAST分型,对两组各型之间的发病率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