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思考及建议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mlk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营林生产科学、合理的实施,有利于改善生态自然环境,但要想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强化营林生产管理,以形成森林为基础,加强种子采集、种子播种、树木生长等方面的监督与控制,促使树木良好生长,提高林区质量。所以,切实有效的实施营林生产管理非常有意义。基于此点,本文将以营林生产过程为切入点,深入思考营林生产管理,提出强化管理工作的建议,希望对于优化营林生产有所帮助。
  [关键词]营林生产 生产管理 思考 建议
  [中图分类号]F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2-0111-01
  改革開放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发展迅猛,经济的发展是以破坏生态自然环境为代价,致使今天频繁出现雾霾等天气。为了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宏伟战略目标,加大营林生产管理,合理规划和实施营林生产,充分发挥林木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作用,从而逐步恢复生态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所以,深入思考营林生产管理,提出强化管理意见,推动营林生产科学、合理进行是非常有意义的。
  1.营林生产过程说明
  1.1种子的采收与播种
  营林生产的第一步便是种子的采集与播种,其可以保证林木良好生长。当然,种子的采集与播种是非常讲究的,并非盲目而为。在种子采集时,注意采集色泽好、饱满的种子。在播种种子时,注意选择土壤肥沃、平坦的地段来进行种子播种。
  1.2造林与抚育
  造林与抚育作为造林生产重要环节,需要工作人员做好此项工作。在具体落实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加强以下环节处理:
  其一,林地彻底清理。为了使树苗良好的生长,彻底清理林地,将杂草、树干等清除,可以避免苗木生长受杂物影响。
  其二,准备好树穴。造林工作展开前,选择适合的位置来进行树坑挖掘,可以为幼苗创造良好的环境,以便幼苗良好成长。
  其三,小心起苗。在起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幼苗的根系,尽量避免损害根系,保持幼苗完整,如此即便将幼苗移植,对幼苗悉心照顾,也可以使其良好生长。
  在树苗抚育方面,工作人员应当根据幼苗生长清况,合理的进行施肥、浇水。并在幼苗生长过程中实时观察其是否出现害虫或病害,如若发现稀少的病虫害,将针对病虫害类型,选择适合的药剂喷洒,及时消除病虫害,促使树苗良好生长。
  1.3幼林维护
  幼林维护,需要工作人员注意修建幼树,也就是在树木生长的过程中,及时、合理修建树木,使树木健康生长;对于幼林密度过大的情况,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做好问伐工作,也就是适当砍掉树木的枝权,使树木之问稀松度增加,让阳光照射到树木底部,促进树苗生长;防火工作的落实也是维护幼林重要工作之一,也就是在入冬之前,将幼林中的杂草、灌木等杂物清理干净。
  2.营林生产管理的思考
  基于当前我国营林生产管理现状,对营林生产管理作用、实施措施、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确定营林生产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管理作用的发挥,导致营林生产管理效果不佳。
  2.1造林工作规划与监督不到位,造林成活率低
  造林工作比较繁琐,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促使造林质量不佳。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通常都实施营林生产管理,加强营林生产过程的监督与控制,尤其是造林方面。但很多园林并没有真正结合园林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营林管理工作,加强造林工作的管控。究其本质,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缺乏工作热情,造林管理中马虎对待,使得造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管理设施存在缺陷,在造林工作中设施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检测土壤质量等,使得造林管理效果不佳。
  2.2营林生产质量与数量比例失衡
  营林生产质量与数量比例失衡情况的出现,主要是营林生产过程中,并未对苗种质量、价值进行合理的评价,也忽视了造林结构的规划,使得营林生产质量与数量严重失衡,成林效果不好。
  3.强化营林生产管理的建议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强化营林生产管理。
  3.1大力建设种苗基地
  苗木是成林之根本,只有培育优质的幼苗,再加之合理的栽种与培养,能够提升树木的成活率,并且使树木健康的成长。而建设种苗基地,可以专业的培育幼苗,提升幼苗质量。因此,相关部门领导应当高度重视种苗基地的建设,投入资金,组织人员专门负责种苗基地的建设。
  3.2基于经济规律开展营林生产管理
  林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实现林业健康发展,就意味着推动经济水平进步。从经济规律出发,分析林木质量、林木成活率等相关方面的经济价值,并依次为依据,合理规划营林生产管理工作,保证管理工作实施规划,与营林生产各方面的经济价值相符,促使营林生产管理有侧重点、有针对性的实施,提升营林生产质量。
  结束语
  在当前营林生产管理落实中容易出现造林工作规划与监督不到位、营林生产质量与数量比例失衡等问题的情况下,应当结合营林生产实际情况及林业发展目标出发,优化调整营林生产管理工作,使其能够在营林生产中真正发挥作用,提升营林生产质量,更好的建设林业,提升经济效益,改善生态自然环境。所以,今时今日深刻的思考营林生产管理,并优化落实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其他文献
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发展起来的,它与市场运行机制不相适应.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必须改革现行的政府主
气缸套置于机体的气缸体孔中,上由气缸盖压紧固定。活塞在其内孔作往复运动,其外有冷却水冷却。与缸盖、活塞共同构成气缸工作空间。气缸套内表受高温高压燃气直接作用,并始
为了验证神农含腐殖酸水溶肥料在水稻上的肥料效应,2015年在潜山县余井镇黄岭村水稻上进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合理施肥的基础上,叶面喷施2次水溶肥,对水稻有较好的增产作
科学合理施肥是玉米获得高产,提升玉米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施肥就是在一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为栽培某种作物所采取的有效施肥措施。合理施肥的关键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尽量减少养分的损失,以此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使其提高产量和效益。  一、 提高肥料利用率  肥料利用率指的就是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数量占所施肥料中该养分总量的百分比。目前,氮肥的利用率仅有50%上下,磷肥的
在目前的科技评估实际操作中,往往将科技评估和无形资产评估相混淆,甚至等同。对科技评估和无形资产评估的概念、评估方法、评估过程和功能作用进行了比较分析,区别了两者的差异
[摘要]依托原州區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借助国家对我区的政策和项目,广大农户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从以往的种粮向经果林种植发展,而苹果作为我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得到了大力发展,而苹果炭疽病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果品质量和果农的经济收入。本文从苹果的发病条件、农业措施、越冬期防治、生长期防治详细介绍了苹果炭疽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苹果 炭疽病 发生及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6 [文
[中图分类号]S6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2-0110-01  阜南县地处安徽省西北部阜阳市境内,位于淮河中上游,气候温暖带有半湿润性,该县四季分明,年降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并且集中了我国南方、北方的气候优点,降水量大于北方,而光照度大于南方,所以该县非常适合林木的生长。具有天然资源库以及名优特产县之称,不仅是我国柳编之乡,还是我国范围内唯一一个农业
以我国订单农业合同主体的实际状态为出发点,描述了法律框架下的订单农业合同主体的合格性、相对性和平等原则,揭示了订单农业合同主体的法律内涵,指出合同主体的失范是订单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