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生生物核心素养提升的几点思考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JIAN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理念强调和倡导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和掌握应知应会的知识内容,而且应当按照新课程提出的三个维度的标准,强化学生情感和态度、价值和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具备和形成基于某一学科的核心素养。本文主要对初中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初中生;生物;核心素养;提升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即“Key Competencies”,主要是一个人最必不可少、最关键的素养和能力,是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适应社会发展与终身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十分关键的共同素养。从初中生物学科来看,核心素养的培养内容应当是强化学生知识认知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知识体系构建能力。实践证明,在具备和形成核心素养的条件下,学生往往能够获得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与能力。核心素养背景下要求教师应当对以往的教学思维和模式进行反思,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切实将学生们置于课堂主体地位,认真地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有效的辅助和服务,力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们认知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初中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策略
  (一)以多媒体技术为依托强化学生知识认知能力的提升
  多媒体技术囊括了图片、动画、声音等多种载体媒介,在教学中的合理化应用不仅能够丰富和拓展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容、提升课堂承载的信息量,而且能够将一些难以用语言进行准确描述的抽象内容变得更为具体,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内容的感知更为直接、更为形象,在理解起来也就更容易、更便捷。在《周围的生物世界》一章节的教学中,笔者下载了很多的内容放入到课件之中,其中。既有学生们非常喜欢看的动物世界的相关内容,也有科教频道关于地理和生物种群产生及演变过程中的影像资料,以此来帮助学生们对于世界地理、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以及它们面临的生存状况等有了更为直观的认知,有效拓宽了学生们在生物种群认知上的视野,突破了教材内容的限制,这样学生们对以画面形象展示的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认知更为丰富。在肾的结构教学中,如果只告诉学生们肾小管、肾小球和肾小囊共同构成了肾,学生们听起来会感觉比较模糊,如果借助多媒体的形式,将教材中的插图进行充分的放大,将三者所在的具体位置、结构形状、每一个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在其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等进行展示,这样学生们理解起来就会非常清晰,对于整个肾的结构所包含的信息和内容就能够实现全面、深入的认知。
  (二)以生物创新实验为支撑强化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提升
  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的基础,在实验教学中,如果只是按照教材中的要求进行实施,往往存在很大的难度,有时候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并不明显,学生们在实验中只看到了热闹,并没有看清楚实验的真实内涵。因此,在演示实验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不应当拘泥于教材的限定,要充分结合生物学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对于演示实验的材料、仪器、设计过程等进行改进,鼓励学生们进行动手操作。比如,在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中,由于原实验的整个程序较为繁琐、涉及
  到的器材也比较多,而且实验之中并没有设计对照实验,实验的说服力不强,实验在短时间内也是难以重复进行的。基于此,教师可以对实验进行改进:精心选择两个250毫升的注射液瓶子,将其全部清洗干净,在一个瓶子装入炒熟的种子,而在另一个瓶子中装入萌发的种子,然后将两个瓶子密封起来,同时准备好澄清的石灰水、烧杯以及一个注射器。分别向两个烧杯之中导入澄清的石灰水,要注意适量,借助注射器分别从两个瓶子之中抽取气体并注入石灰水之中,组织学生对石灰水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这样可以发現装有炒熟种子瓶子中的石灰水会有气泡,但石灰水的颜色并不会变浑浊,而装有萌发种子瓶子中的石灰水同样会有气派而且石灰水的颜色会变得逐渐浑浊起来。改进后的化学实验从器材装置上、操作步骤上、实验效果上、实验可重复操作性上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学生对于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这一生物原理的理解和认知更加深刻,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实验探究与分析能力的发展是极为有益的。
  (三)以思维导图梳理为手段强化学生知识体系构建能力提升
  核心素养背景下要求学生形成和掌握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素质与能力。初中阶段的生物知识相对比较零散、琐碎,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知识总结课,运用思维导图模式带领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梳理。首先列出最核心的“主题”并将其写在思维导图的中央,主题可以是图像,更多的则是关键字,再由主题逐步延伸和拓展到“次主题”,并以此为框架进行更多细致概念和要点的罗列,在要点的呈现和展示中也要尽可能地提炼其关键字,确保与次要主题在内容上相互连接。要强化学生联想思维培养,比如,在“生物的进化”一章节教学完成后,让学生思考该章节的内容,此时学生有的想到变异、遗传,有的想到生命的起源,有的想到从低等生物向高等发展的规律,这样就实现了生物知识的梳理与总结。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将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多个对象放到一起进行思维的总结和归纳,其主要特点在于更好地呈现内容的本质与规律,而且所构建的知识体系是分门别类的,这样有助于提升思维导图的条理性和清晰性。在思维导图的构建和梳理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将其与主题或者次要主题的相互联系和对比关系完整而清晰地呈现出来,其中每一种关系都是一条主线,这样能够带来更清晰的脉络、更发散的思维、更准确的描绘。通过经常性地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自觉梳理、归纳知识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学生形成纵横交叉的立体化生物知识体系与核心素养。
  三、结语
  初中生物教学中着眼于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当注重创造性教育思维的引入和先进教学方法手段的实施,坚持以多媒体技术为依托强化学生知识认知能力的提升,以生物创新实验为支撑强化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提升,以思维导图梳理为手段强化学生知识体系构建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海健.坚持以生为本 提高核心素养——从培养初中生物理思维能力谈起[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29).
  [2]关锋.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7(9).
  [3]李国锐.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生物学科素养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6(71).
  [4]张乐.关于生物教学中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7(10).
其他文献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承担着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和提高学生们综合思想政治素质的重任。所以,探讨实施个性化教育对实现思想政治课的课程价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摘 要: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阶段,而小学语文教育则是各个学科的基础,它是学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的最基础阶段,也是促使学生学习中华民族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认同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至关重要,文章认为可以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两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改革 角色定位  一、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的角色
期刊
一、三月CBOT大豆玉米期市走势路透芝加哥3月24日报道,美国大豆期货周一上涨1.2%,5月大豆合约收高16-3/4美分,报每蒲式耳14.25-1/2美元。5月豆粕合约收涨6.1美元,报每短吨462
本文首先由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引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并指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优点.接下来,分析了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作用上:风险管理作业和价值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医疗改革的深化.医疗市场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在实现原有的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上.深挖内部潜力.增加核心竞争力.
期刊
2014/2015年度巴西大豆产量预计为9300万吨。据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4月上旬发布的巴西油籽以及制成品年度报告显示,2014/15年度巴西大豆产量预计为9300万吨,因为2月份以及3
基于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能源紧缺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所以,为了有效保护我国能源安全,必须做好当代石化工程的管理工作。即石化工程承担着大型炼油任务,因此,通过对石化
目前,随着我国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规模上不断扩大。然而,在中职学校就业指导中也暴露了明显的问题。本文通过阐明这些问题,对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