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奇异化手法再出发:论陌生化理论的核心意涵及其发展

来源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lippp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奇异化手法或陌生化理论的认识,仍旧存在较多争议。本文依据什克洛夫斯基和后期研究者的阐释和说明,重新检讨陌生化理论的确切意指,认为陌生化理论的核心内涵,一方面在于将艺术的核心确定为激发人的感受,另一方面在于突出了新旧艺术形式形成的冲突、对立、背离。因此,陌生化理论主要涉及四个层面的内容,分别是文艺与现实、文艺语言与日常语言、文艺规范与流行规范以及文学文本与读者个体感受之间的对立冲突。依据这些内容,大体可以发现文艺自身发展的固有模式。
其他文献
在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育成了当前教育的一个新目标,信息技术教学作为实现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方式走进了课堂教学。为 了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教育工作者们需要将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信息技术作为 教学工具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创新教学的方式;也可以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 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特点,可以丰富学生的认知环境和学习氛围,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知识层面。信息 技术对语文教学的作用不可忽视。嗯。本篇文章从信
在运动中幼儿不得不面对较多的运动规则,这是保证幼儿有序、安全地进行运动的关键。在“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观影响下,教师需要考虑幼儿在运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幼儿的能动性、自主性。因此,教师如何在运动中协调好幼儿的规则意识与自主性这对矛盾的关系,就显得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