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教学心得点滴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理作为一门探讨人地关系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是值得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和探索的。
  [关键词]培养:创新思维;思路
  
  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观察力是智力发展的基础。观察对地理教学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课堂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观察时给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教师认真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程序、方法,然后让学生在观察中去发现“结果”。如:在讲述地球运动一节时,可以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多媒体演示的地球自转过程,在反复的演示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多媒体中显示的地球仪上某一固定位置在自转过程中,有时会面向太阳成为白昼,有时会背向太阳成为黑夜。经过观察、讨论、思考,学生自然而然的得出一个结论: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通过这种方式教学,减少了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述,增强了课堂直观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启迪了学生思维,拓宽了学生思维空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给学生强调观察是多渠道的:如课堂中教具、板图、板画的展现,地图与插图的阅读;景观图与漫画的分析;课外日常生活中天象、气象、物候的变化等大量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现象,都可作为观察的内容。教学中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角度去审视、观察、思考、归纳、总结,从中认识事物的性质,反映事物的本质,以达到认识有关地理事项的目的。
  二、结合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地图是地理语言的浓缩,是课堂教学的第二语言,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是教师进行地理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和素材。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现行初中地理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附图、插图、各类专题地图和自然景观图,以及寓意深刻的漫画等。因此,在教学中,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地理事物现象,活化地理教学内容,我充分利用这些图像系统并联系教学内容和实际,设疑布奇,步步引申,以一问、再问、追问的形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发散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过去人教版教材中国气候特征中,有《秦岭南北》这样一幅漫画。首先展示这幅漫画,让学生仔细体会漫画的含义,根据漫画的内容,我在讲授中先问:秦岭南北各有什么水果?这些水果各生长在什么温度带?当学生回答出苹果是温带水果在秦岭以北生长,柑桔是亚热带水果在秦岭以南生长。紧接再问:秦岭两侧的自然景观怎样?为什么只有秦岭一山之隔而南北气候差异这么大?学生联系所学有关知识回答道:秦岭是我国气候的南北分界线,它横亘于我国中部地区,阻挡了北方冬季风的南下,减小了冬季风的影响范围和强度,因此,山南坡为亚热带自然景观;山北坡为温带自然景观。这时,我出乎意料的追问:假如秦岭不存在,我国南北方气候、植物将怎样呢?这一问,自然把学生引入大胆积极思维境界,学生互相讨论,查找资料,各抒己见。有的说:北方寒冷空气会过早的长驱南下,使我国南北冬季都处于干燥寒冷的状况下;有的说:夏季风也会过早地向北方挺进,使北方雨季增长,雨量增大;有的还说:南方的植物会北移,北方的植物会南移。经过激烈的讨论,激发了学生大胆想象能力,开拓了学生思维空间,调动了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三、安排适当的“课堂辩论”提高学生求异思维水平
  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成分,而求异思维也称“发散思维”或“开放性思维”,它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等方法,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如:针对目前“全球变暖”这一地理现象,可让学生展开讨论。“全球变暖”有人认为是人类活动引起二氧化碳增多温室效应加剧的结果;也有人认为是由于地球气候周期变化所导致……。在地理教学中,像这样训练学生求异思维的素材比比皆是:如“地球如果反向自转,一天还是2 4小时吗”。“地球如果直立绕日公转,地球上还有四季吗”“如何解决地球上的淡水危机”“如何使地球上的资源、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把这些观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自由思考、打破常规束缚,广开思路、想象猜测,提出自己的观点。课堂上分组进行讨论和辩论,教师进行评价、概括和总结。这样做不仅能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更主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有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机会和空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挖掘创新潜能之功效。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也是无穷无尽的,无所不在的,还有待于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不断摸索、不断尝试,一旦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那么地理教学便有的放矢,将发生质的飞跃,中国的素质教育也就落到实处了。
其他文献
期刊
不想上学,说自己被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喂了药;怕被爸爸打,费尽心思写下四次被“抢钱”经历;500元压岁钱充Q币,谎称回家途中被抢劫;不想分手,说自己脑子里长了瘤……这些谎言,
期刊
[摘要]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的基础,本文从注重演示实验、初中学生实验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以及“讲评与小结”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演示实验;实验管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化学成绩,也将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与思考问题的方法。  一、重视演示实验,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
在中国人所有的节日里,最让人心动的就是春节.无论是官家,还是百姓,经商的、唱戏的,对过年都不敢懈怠.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年意味着一切从新开始.新春佳节,人们祈求吉祥、祈
摘 要: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美术教育在提高与造就学生素质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尤其在高中开设欣赏课以后,美术欣赏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广大的实验区的老师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机遇,而美术课作为改革较大的一门学科,也提出了全新的理念,这门融合了各种艺术种类(如语言、唱歌、舞蹈、律动、器乐、图画、手工、表演)为一体的具有鲜明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的综合课程,它的教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走什么道路最根本。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战略决策,这是本次全会的重大创新、最大亮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
期刊
神话是文学艺术的源泉,是人类宝贵的文学遗产,有着很强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古希腊神话所展现的先民们强烈要求改变现实、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还有激情奔放的幻想、生动曲折的
文章研究构建了一套民族地区村社治理结构评估系统。该系统包括村社治理结构数据预处理模块、村社治理结构评估模块、村社治理结构报表数据生成模块和村社治理结构辅助决策模
为了更好地应对风险社会给我国带来的挑战,应对刑法理论进行调整,即刑法体系由罪责刑法向安全刑法转变,刑法机能应以保护社会为主、保障人权为辅,刑罚价值观的侧重点应是秩序而不是自由。  一、风险社会下刑法体系由罪责刑法向安全刑法转变  (一)罪责刑法不能应对风险社会下出现的危险行为。  罪责刑法属于传统的刑法,罪责刑法下对犯罪的认定主要依靠客观的、现实的、已经实际存在的社会危害性。归责的认定主要是基于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