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贡体系在中南半岛的变异与实践——以越南阮氏政权与暹罗曼谷王朝同盟为中心(1784-1833)

来源 :史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ehan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阮朝开国君主阮福映早年曾流亡暹罗,并在拉玛一世朝廷供职.越南内战期间,阮福映通过向拉玛一世进献金银树和高价值农产品来获得暹罗军事援助.阮朝建立后,两位君主的私交深刻影响着越南的中南半岛外交决策.由于阮氏政权长期流亡,其儒学多停留在一种于兵战中习得的儒学,“华夷之辨”所强调的文明之分并不在其视域之内.阮朝建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一思想也并非其处理对暹外交时的指导原则.明命时期越南儒学水平有所提高,“华夷之辨”的思想逐渐回归.当明命将儒学理念运用到中南半岛事务时,其并没能成功将与暹罗的外交关系拉入到儒家话语体系中,使得阮朝的“朝贡体系”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出现巨大的不协调性,直到两国关系破裂方才得以解决.
其他文献
禅宗三祖僧璨之卒年,在隋大业二年(606).佛门本来已有共识,学界也认可.但1982年杭州出土的一块砖铭文称,僧璨亡于隋开皇十二年(592).实则此说有误,本文列出六条依据以证之.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