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生活主义

来源 :车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zz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先从沃尔沃开始,近些年沃尔沃设计的进步有目共睹,尤其是新一代的家族化设计语言具备鲜明的识别特征,我对这背后的进化过程十分好奇,于是我问了自己的第一组问题:沃尔沃汽车在寻求新一代设计语言的时候,如何找到了现在使用的风格?这种风格中有哪些是属于家族化的设计元素?
  设计师告诉我,设计本身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汲取各方的灵感,但所有的灵感最终都要回归的北欧品牌这个概念,我们要提取北欧设计理念的DNA,包括北欧家具在设计过程中在材料、颜色等方面的运用,最终汇聚成一种独特的简单美丽而又非常实用的奢华设计,沃尔沃的设计是独一无二的,它源自北欧,但也能引发全世界消费者的共鸣。比如全新的XC40会在车流中脱颖而出,但又会让人感觉非常容易亲近,并且充满了乐趣,同时它身上北欧的元素又非常明显,是一款充满乐趣的豪华车。沃尔沃汽车是世界上获得殊荣最多的汽车品牌,而且它的家族历史是源远流长的,XC90曾经就是获得殊荣最多的一款车,这当中包括设计方面的奖项,XC60也是获得了众多的奖项,现在XC40也加入了它们的行列,已经被评为欧洲年度车和日本年度车。
  我继续发问,如今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开始注重外观细节的雕琢,沃尔沃汽车追求简约设计与细节的深度刻画是否矛盾?
  对于设计来说,其实做加法容易,堆砌复杂并不难,但优秀的设计需要做减法,又要简约,又要大气,又要优雅,这个其实才是难题。在设计一辆车的过程中,要像打造珠寶细节那样,首先,需要从很远的地方就能识别出这辆车,一看到比例就脱颖而出。随后就需要靠近了去看这些车的细节。而更进一步就需要打开车门,进入车内仔细去观察。这好比看一块劳力士的手表,第一眼简单大气简洁,仔细看就会发现它的内部有很多小细节值得去玩味,在设计XC40的时候也是这样,沃尔沃花费了很多的心思和时间,最终找到了这掸一种平衡,外观的简洁大气,饱含北欧设计的各种元素,近看,要确保消费者会为各方面的细节所打动,就像你会被珠宝所打动一样。而且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沃尔沃的车可以让人很远一眼就能识别出来,这需要很强的视觉识别特征。比如雷神之锤的前灯,还有折线条光带尾灯也是如此。当灯光点亮的时候能够一眼就看出来其独特的元素。设计师要让驾驶者感受到驾驶一辆沃尔沃的车骄傲感,开在路上可以代表一种身份,充满自信,设计师要通过设计做到这一点。
  但当我们真正进入车内之后,与这辆车进行深度接触的时候,感官会收到更多的信息,就像彼此在恋爱阶段被一见钟情所吸引之后需要结婚深入了解对方,所以必须要从嗅觉、听觉、触觉、视觉等方面去取悦车内乘客,沃尔沃是怎样做到的呢?
  设计师对我的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他认为,消费者不仅仅从外观看,还要进入车内也能感受到细节之美,甚至要达到珠宝级的感官体验,从摸方向盘到换挡杆再到仪表盘等等,各方面都能感觉到设计的精准之美还有质感的独一无二。首先材质的选择必须都是用最好的,无论是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都是如此,而且还要关注环保,在可循环材料和可回收材料方面投入更多。比如在地毯和门板上用的就是PET可回收的塑料,但也要确保摸上去的手感仍然是非常高级的,在行业当中沃尔沃是第一家,相信其他的汽车品牌以后也会仿效,其实所有这些材料沃尔沃不是为环保而环保,必须确保的一点是车内的乘客无论是闻上去还是车辆释放出来的化学物质等等,都是通过非常严苛的实验,要确保安全可靠。而且在材料的选择上需要不断地创新,这背后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材料的纹理和颜色等等都会因此特殊。从XC40项目一开始启动之时就想打造一款年轻的、有活力的、独一无二的、自信满满的车辆。所以从外观上可以看到,比如我们车身和车顶颜色的分割和搭配非常具有个性。在内饰上也是一样的,从颜色、材质上的对比,设计师要让整辆车充满乐趣。
其他文献
天气逐渐转冷,孩子的户外活动机会也随着减少,这个时候不妨带孩子去爬山。有研究表明,爬山对人的视力、心肺功能、四肢协调能力、体内多余脂肪的消耗等均有直接的益处。对于孩子来说,好处则更为明显。  提高视力,治疗近视  儿童时期的视力一直处于变化状态,通常情况下,年龄越小,其视力就越低;以后随着视觉发育的完善,视力逐渐提高;一直到八岁,视觉发育才完善并趋于稳定。现在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近视的孩子越来越多
郑渊洁 作家,慈善家,演讲家。25年间,他的童话著作累计发行约1.8亿册,读者近2亿人,影响了一代人的童年。    郑渊洁的妈妈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妈妈,小时候睡前她反复地给郑渊洁讲一个她自己原创的故事,讲了几年。故事大意是一群动物在野外玩,长颈鹿突然说不好了,发大水了。大家就往山上跑。跑着跑着被一条大河拦住。河面上有两座桥,一座是有护栏的桥,另一座是只有一根木头的独木桥。大多数动物选择了有护栏的桥
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由于父母自身经验欠缺、孩子年龄尚为幼小,再加上影视、网络等现代媒体的冲击,分散和减弱了书籍对幼儿的吸引力,许多年青的父母常常感叹“孩子怎么就是不爱看书呢?”其实,让幼儿爱上早期阅读并不难,关键是父母要提供适宜的环境、选择适宜的图书、找准适宜的时机、运用适宜的方法、制定适宜的计划,点滴积累,循序渐进,并
为进入小学做准备,是整个幼儿时期的任务。因为培养入学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孩子具备参加学校集体生活的能力都需要经过较长的过程。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进入小学学习,是他生活历程中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他成长过程的一个新起点。  孩子将要告别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期生活,开始以学习为基本生活的小学生生活。为此,必须有计划地使他在身体上、心理上、日常作息制度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做好准备,
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生存教育的时机,关键在于父母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理念。“生存”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保护生命,保持正常的生存状态;第二,增强生存能力,学会如何生存。以这两点为指导,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承受能力,在日常活动中进行生存教育——  保护生命,维持正常的生存状态   2~5岁关键词:防范  这一阶段的孩子的活动能力和自我意识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开始有自己的活动能力和需要,他们
立秋、秋分、中秋……随着一个个带秋字的节气如期而至,妈妈们又开始为孩子加衣添裤而费心思了吧?老人说:要想小儿安,常保三分饥和寒。可是缺乏经验的妈妈们还是有些犯嘀咕:究竟穿到什么程度算三分呢?万一冻坏了孩子又怎么办呢?别急,看完本文你就心中有数了。  孩子也需要“秋冻”  在初秋时节,随着气温的降低,我们不急着添厚衣,并且有意识地从事一些耐寒锻炼,以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秋冻”
2010年,广东省妇联牵头举办了“亲恩永在·感恩永远”主题活动,评选了20位颇具代表性的家长楷模,并授以“广东十大杰出父亲、母亲”称号。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实操意义的教育示范、无私奉献的伟大情怀,充分展示了当代家长的睿智风采。本期开始,“成功教子经”栏目将选择其中的优秀典型,经由采访者抽丝剥茧得出的一个个感人的家教故事,陆续呈现给广大读者,并共同探讨:今天,我们如何做父母?    在孩子的成长
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家伙开始变得不听话了?真不可理喻!老是反着来,对着干。很多妈妈为此很头疼。其实,只要我们了解了孩子的需要,你会发现他其实“造反有理”。那么,小人儿会有哪些需要呢?    秩序需要  环境的有序会给孩子带来稳定、安全的感觉。如果成人打破了这种秩序,他就会哭闹、反抗,直到恢复原来的秩序为止。这使孩子看起来显得非常执拗、不听话。  【案例】非非妈每次吃饭前都会把一家人的碗筷分发在桌子上
学校存在的意义不仅是孩子读书学习的地方,在那里,孩子可找到自己的镜子,不论父母多么爱孩子、尊重孩子,对孩子的影响远达不到同伴之间的程度。孩子是互为镜子的,他们从别的孩子身上能明确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这种经验一定得益于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交往,即使身边围满多么有才学的成人,也不能取代孩子与孩子的交往。  杜马斯然的父母给了她很多好的东西,比如自由、尊重、良好的观察力、与自然的亲近、本真的天性、对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发现,如果客人不是孩子自己邀请的,孩子明显对家中来客很冷淡,好客的父母很纳闷:孩子为何如此冷漠、自私呢?别急,先来读一读有客人上门时孩子的潜台词吧。  ◎“这两天又得扮乖孩子,真累啊!”  无论多么乖巧的孩子,都会在家庭这个环境里流露出顽皮天真的本性,而一旦有客上门,父母就会给孩子灌输许多礼仪常识,要孩子表现得彬彬有礼。礼仪训练当然有必要,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