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klsdjflka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观察力是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学教学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要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观察品质,逐步养成主动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使数学教学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观察力;观察品质;观察方法
  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就是有意识地对数学中的数和形进行感知活动,即对符号、字母、数字或文字所表示的数学关系式、命题、几何图形的结构特点等进行的察看,发现特点及内在联系等。学生观察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数学学习,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数学文本中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材料,由数到形,由形到数,无不渗透着培养观察力的指导思想。可见,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改革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之一。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落实观察的手段,充切实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挖掘数学之美,提高观察积极性
  数学中的图形就像美术作品里的艺术品,而数学文字则像诱人深入的迷宫,让人对其产生一种近乎天然的向往。数学美集中在数学的简单、统一、对称、奇异等方面。数学图形所展现的外在形式美、数学的抽象概括性所体现的简单统一的内在美、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所呈现的对称美、数学思想所表现的奇异美的原则,充分利用数学自身的特征和特有的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发掘数学中的美,就能激发学生对观察的浓厚兴趣,激励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以成导趣。成功的体验,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内心激动,使其增强学习的信心。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的对象是图形、数量关系、逻辑过程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鼓励学生主动观察,为学生创设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条件。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数学通过观察发现数学定理、解决数学难题的事例,并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练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总结概括出数学概念,发现公式、定理的证明,掌握那些特殊题型的解题技巧,品尝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主动观察的积极性。
  二、注重观察方法的指导,保证观察的正确性
  初中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还不完全具备观察事物所应有的基本素质,在掌握知识经验的水平上缺乏观察的能力和对数学学科的特点的了解,因此,要注重对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和培养,才能保证观察的正确性。
  首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时把握合理的顺序,养成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又由局部到整体的观察习惯。发现不合理的观察方法,应通过示范分析及时指出,加以指正。
  其次,要引导学生了解常用的观察方法(如分类观察、从一般到特殊的观察、从特殊到一般的观察、对比观察等等),掌握观察的一般步骤: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做好有关知识的充分准备;在观察过程中做好观察记录;观察后对得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让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自主观察。
  三、良好的观察品质是观察能力得以发展的基础
  良好的观察品质对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观察不是消极的注视,不是被动的感知,而是一种“思维的知觉”,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必须十分重视观察的目的性、全面性、精确性、深刻性等良好观察品质的培养。
  1.培养观察的目的性
  初中学生对观察材料缺乏全部感知的能力,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观察对象叙述的语言要准确,提出观察任务时目标要明确,分析时要紧紧围绕确定的观察目的。例如,在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中,对要求观察的材料:
  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①(X-1)2=2,②X2-2X+1=2,③X2-2X-1=0可提出如下观察要求:
  (1)①式左、右两边的代数式有何特征?
  (2)②式的左边能否转化为完全平方式?
  (3)式的左边能否转化为完全平方式?通过提问,让学生有目的、分层次地观察,积极主动地感知观察对象,实现观察目的。
  2.培养观察的全面性
  观察的全面性,要求通过观察反映事物的全貌以及事物的组成部分和相互联系;在较为复杂结构的图形中全面反映事物的某种属性;指出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感知对象所能发生的各种可能性。在观察中,由于學生缺乏对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全面理解,导致感知的对象不能反映各种可能的现象经常发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把握事物的基本属性,在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分析观察对象内在的规律性,鼓励学生依照一定的程序,深入观察。同时,教师要及时对观察的结果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学生相互讨论,对学生观察中出现的遗漏,要分析原因,加以补救,使观察结论全面、完整。
  3.培养观察的精确性
  观察不能仅仅满足于了解事物的全貌,还要精确把握事物的特征,对不同事物既能发现它们的相似点,又能辨别它们的细微差别。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列表比较、对比观察等,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形象直观、富有动感的图片、画面,启迪学生发现观察对象的特征,揭示观察对象的本质。
  4.培养观察的深刻性
  观察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观察必须始终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尤其要重视对观察对象隐含条件的发掘,通过观察能力的培养,逐步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意识抽象概括化、思考对象形式化、思考过程逻辑化、思考结果应用化。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患者治疗期的不良情绪及其心理护理.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2月收治的普通型2019-nCoV感染患者191例进行研究,入组对象有
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和人生视野的拓展,一个人心灵和思想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因为人只有通过阅读荟萃了人类智慧的各种书籍,才能吸取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徜徉书海与大师对话,与高尚为伍,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  一、延伸扩展,由一篇带多篇,陶冶情操  高尔基说过:“好书,像长者,谆谆教导;似导师,循循善诱;如朋友,心心相印。”大家都知道,要想学好语
期刊
摘 要:美术动画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等整体素质,还能促进智、德、体的全面发展。中职美术动画设计的教学重点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有探索精神,从早期的立体构成、色彩、素描等学习,到最后的动画运动规律、動画原理、场景设计、动画造型、视听语言、动画分镜设计等。这对于一个美术教师而言应具有多样性的教育方法,因为这属于多元化教学。本文是对多元化教学和中职美术动画设计教学进行融合,在尝试和探索
目的 探究肝癌介入治疗期间行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行介入治疗的66例肝癌病例进行研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问题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如何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教学情境,极大地丰富数学课堂,同时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空间,创设合作互动,平等对话的平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成为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问题。下面是自己在工作中的几点探索和体会。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提高教学实效的前提  有“备”而来是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必要条件。传统
期刊
在近几年中考中,现代文阅读的地位越来越高,它的价值也越来越来越大。追究个中原由,分值比例大是一个原因。其中另一个原因就在于现代文阅读是一道能拉开考生考分档次的难题,也是考生失分最多、败得最惨的一块领地。如何提高现代文阅读的水平,这是一个长期困惑着考生、也困惑着语文教师的问题,也是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几点体会。  一、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  要进行
期刊
目的 对产科产妇采用整体护理的方法,分析研究具体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4月—2019年9月来我院产科进行治疗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
目的 分析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急救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2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将所有患者均
目的 分析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通过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改善其生命质量中的护理价值.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同期观察组则运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入组时SF-36
摘 要:现行的评价方式还存在许多问题,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本文就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谈论了它的概念、特征、内容、方式,以及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注意点和局限性。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的定义;特征;内容;实施方法  《世界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一书认为: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是考试制度改革。《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