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性高迁移率族蛋白B1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外源性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预处理组、LY294002组、SB203580组,每组12只。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范围、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TNF-α、白细胞介素6、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预处理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缩小(P<0.05);与预处理组比较,LY294002组和SB203580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增大[(47.5±3.0)%,(44.6±2.8)%vs(32.2±2.5)%,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白细胞介素6、TNF-α及丙二醛水平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预处理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白细胞介素6、TNF-α及丙二醛水平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预处理组比较,LY294002组和SB203580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白细胞介素6、TNF-α及丙二醛水平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外源性HMGB1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从地理分布、潜在危害性、受害植物经济重要性、传入定殖扩散的可能性及危险性管理难度等方面,对长芒苋传入我国的风险进行研究,并提出加强检疫等措施。
大棚设施栽培改变了田间温湿度等小气候生态环境,影响白粉虱发生消长规律和越冬现象,加重白粉虱发生为害.该文通过对大棚温湿度进行监测,分析大棚温湿度对白粉虱发生消长规律
主要阐述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必然性。通过对影响城市化的诸多因素.如经济、政治和生态文化等的分析,论证了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政治民主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生态
原发性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最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是机体内调
2012年德化县引进泰丰优2098作中稻试种,2013年进行较大面积示范推广,表现出米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抗性较强等特点.该文总结其作中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