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创新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log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散思维又称为辐射思维、扩散思维求异思维,是在思维过程中,以某一问题为中心,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向外扩散的一种思维方法。
  从一个话题(信息)出发,突破原有的圈,充分发挥想象力,经不同的途径、方向,以新的视角去探索,重组眼前的和记忆中的信息,产生出多种设想、答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以某一问题为中心,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向外扩散,寻求多个答案。作文体现在多个构思多个素材。
  实质: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心有旁骛,灵感四射
  一、我以我眼看发散思维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要点:以素材为面正反高下看待事物
  任何事物都有不同的侧面,从不同的侧面就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
  (案例一)
  例如:海尔在1998年实行了一场“业务流程再造”工程。
  在一次关于“业务流程再造”的高级经理人培训会议上,海尔集团CEO张瑞敏目光炯炯地看着讲台下的中层干部们,提出了一个像脑筋急转弯的问题。
  “石头怎样才能在水上漂起来?”
  “把石头掏空”,有人喊了一句,张瑞敏摇了摇头。
  “把石头放在木板上”,又有人答道,张瑞敏又摇了摇头。
  “做一块假石头”,这个回答引来了一片笑声,张瑞敏还是摇了摇头:“石头是真的。”
  “速度”,海尔集团见习副总裁喻子达回答道。
  “正确”,张瑞敏脸上露出了笑容:“《孙子兵法》云:‘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飞’速度决定了石头能否漂起来。网络时代,速度同样决定了企业能否跃上新的高峰!”
  分析:张瑞敏所强调的“速度”指的是企业的资本周转速度,可是学生在阅读这个材料时有的想到了速度的快,说速度快是企业是立身之本。另有一个学生写到《爱的速度》写到一个有些病动作有些迟钝的母亲,得知孩子要从三楼飞下后飞到了楼下据后来测算,她当时的速度超过了刘翔,后来她写到自己的母亲,总是看起来风风火火脚下生风,总是在自己想到之前,就把一切都办理好了,母亲总是一个人的工作量相当于别人两个人的量,总是要比别人快一倍,连做家务都比别人快,所以发表感慨母亲之所以这样快,因为她是母亲,她用的是爱的速度。还有一个学生写到《人生方程式》他用了最基本的速度时间距离的公式可是提炼出一个非常精彩的主题,他认为一个人的人生的时间是一样的,但如果速度加快,就能延长自己生命的里程,从而人生要想活的有意义而精彩,重点就在于加速度。这些都是从速度要快方面立意。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来,如果速度慢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的写作角度:现在的社会,节奏飞快要《放慢心灵的速度》《放慢灵魂的速度》《心情不能加速度》等等构思。
  2.风弄林叶,态无一同;月当流波,影有万变
  研读文本,定点发散
  (案例二)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席间,秦青打着节拍,高唱了一支十分悲壮的曲子。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从秦青的角度看,可以提取出“教育真谛之一——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艺精,不言人从。”等非常有价值的观点。
  从薛谭的角度看,按照一定的思路可以提取出“学无止境”“学习要善于反躬自省”“知错能改,從善如流”“见贤思齐”“求学要虚心,不能浅尝则止”等一系列价值点。
  从师生关系看:薛谭之所以告辞之所以以为学尽,其中的隐情恐怕是秦青从来没有给学生做示范,相当于猫叫老虎学艺留一手爬树的本领,从中提炼出“教师要授之以鱼且要授之以渔”“教师对学生要不遗余力,毫无保留”等观点。
  从师生另一角度来看,学生不可能永远是学生,学习要善于思考,要正确认识自己,善于取己之长,补己之短,发挥自己的潜力。虽说有古话“活到老学到老”,但人的一生很短暂,学习要博采众长才是学习的精髓所在。
  小结:“风弄林叶,态无一同;月当流波,影有万变”,俗话说“一千个学生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不同,思考的结论也不同,时光流逝,学生上一刻的思考点和下一刻的思考点也不尽相同。
  二、我以我法训发散思维
  1.角度发散
  很多材料都有正反顺向逆向之思考点,只要多加留意,多加思考,定有很多收获。
  (案例三)
  材料: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日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日立于市,人莫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发散方法:这则材料里有三个方面的因素造成了马价的不同。人、伯乐,买马者,从三个方面都可以正反立意。
  从伯乐的角度看:正面:要注意现在生活中的名人效应,凡事不要一窝蜂追崇名人;反面:名牌的质量有时比那些冒牌伪劣产品过硬,因为有名人的监督。
  从买马者的角度看:正面:做生意要讲究方法,要注重推介自己的产品,必要时要借助别人力量来帮助自己(做事情要动脑筋,要讲求方法);反面:不要惟利是图,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不择手段,甚至借用权威人士蒙骗别人,长此以往谎言总有一天会被揭穿的,那样会给自己的事业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从人们的角度看;正面:不要一窝蜂地赶潮流,对任何事物都应有分辨观察的能力,遇事多考虑;反面:人们对伯乐的信任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对于美好生活的重要性。
  2.素材发散:
  (案例四)
  读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我们读到了海伦凯勒的一颗心一颗对生活热恋的心。一颗炽热、求索的心。一颗朴素、博爱的心。一颗对知识渴望的心。一颗对人类友爱的心。一颗坚忍不拔的执着心。一颗积极乐观的上进心。一颗追寻人类美和崇高精神的心。然后归纳: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心,在上帝眼里就没有残疾。并补充材料威尔玛·鲁道夫,3枚奥运会金牌的获得者。听不到声音,但是却用美丽舞蹈打动观众的残疾艺术家邰丽华的事例以及正常人印度电影界的“千年影帝”阿穆布.巴克强,4人的音乐组合“披头士”,歌手“猫王”。最后以《是心灵让我穿透黑夜》为题作文。同学们收集自己心灵遭遇黑夜,或想象心灵遭遇黑夜时的情景构思作文。
  3.文体发散:尝试多种文体让思维发散。
  (案例五)采用多种文体进行写作,日记体、题记体、小标题式多样引导多样发散成功之一是张婷玉的以网络论坛的形式创作的《痛的霓裳羽衣曲》
  内容大体如下:
  主题:痛是一件外衣,让平凡走向美丽让艰辛走向坚毅的的外衣,当痛苦如衣一样贴身而行的时候……
  第一楼 TIME
  第二楼 天山雪鹰
  第三楼 千年蚌精
  第四楼 化蛹之蝶
  第五楼 颦儿
  第六楼 第四维
  第七楼 HISTORY
  第八楼 TIME
  “千个师傅千个法”在教育的生涯中,我探索到的也许是教学之一角,也许还很浅显,但我教学的始终的唯一的宗旨就是面向学生,教尽所能。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 G6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2  一、教材分析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是北师大版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是解析几何的入门课,突出解析几何的本质——几何问题代数化,初步体会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用代数研究几何图形的思想,担负着开启全章的重任。  本节课涉及了两个概念——倾斜角和斜率。它们都是反映直线相对于x轴正方向
期刊
【摘要】庇拉尔·特尔内拉是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一个特殊的存在。一方面,她并不是小说的主人公,在文中出场次数不多,占比不大,因为身份问题她甚至从来都没有被布恩迪亚家族真正接受过,处在一个边缘化的位置。另一方面,她却是阿尔卡蒂奥和奥雷里亚诺·何塞的生母,是贯穿小说始终、对主人公有着长远影响的女性形象。本文将主要通过她与布恩迪亚家族男性成员的关系解读、纸牌占卜和预言的命运揭示等,进一步挖掘这个看似游离
期刊
【摘要】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指导方针下,把握其核心——“四个尊重”,并将其融入日常教学中,重点体现尊重学生发展,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以创新的“四步教学模式”予以落实,真正使受教育者获得实用的技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培养新的学习能力、创新潜质、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教育。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教育 尊重 学生发展 “四步教学模式” 英语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爱国何以成为公民最大的善?结合马基雅维里的生平和历史背景官服经历与其著作就很容易得到结论。结合政治历史和现实,爱国作为公民最大的善的论点是否能站住脚呢?而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的。  【关键词】爱国 最大的善 马基雅维里  【基金项目】论文由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资金资助,项目编号YJSCX2017-119HLJU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期刊
【摘要】《大学英语》是本科阶段的必修课,然而如今很多课堂陷入危机,学生整体缺失“抬头率”和注意力,大英教师自说自唱,地位尴尬。如何破解《大学英语》课堂的僵局?作者认为大英教师应结合课本单元话题,在提供大量与话题相关的语言输入的同时,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或任务,激发学生的共鸣和兴趣,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和感情,使英语真正成为思想的载体。当学生把英语作为工具来使用而非知识去记忆时,英语课就会
期刊
【摘要】 “一带一路”建设对地方高校“外语+”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国际化标准。以辽宁科技学院为例,“外语+”人才培养需以“地方行业+国家战略、创新+平台、机构+载体”深度融合,用转型地方高校供给侧改革推动辽宁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供给,增强国际影响力,以适应“一带一路”和辽宁经济发展需求。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外语+”人才 国际影响力 辽宁“一带一路”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
期刊
【摘要】本文以《作物遗传育种技术》课程思政育人为例,从教学理念转变、优化教育内容、做好课程育人设计、深化课程思政内容及课程思政考核等方面对农业技术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进行了的实践及探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农业 课程 思政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065-01  农业类专业如何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目标,探索并实
期刊
【摘要】课堂是平凡的,但平凡中蕴含着创新,新时代的一线教师,跟上新课改的脚步,精心耕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单调的数学课上得活泼有趣,平凡的课堂将会成为培养社会所需创新人才的一片沃土。  【关键词】平凡 课堂 创新 沃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112-02  时下,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的增长和更新速度好快,要想使得学校
期刊
【摘要】高中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处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要求学校做好思想政治学科的理论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我国教育业也已经进入了新常态,要求高中类学校形成面向新时代、满足现代化教学要求的学科教育体系,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长时间实践中发现,采用集體备课的方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举措。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理性的人生观是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形成的主要觀念之一,高中学生正处于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高度关注自身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这就离不开理性的思维。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实践为基础,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培育学生理性精神的策略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够与广大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工作者一起进行交流和探讨,实现共同培育高中生理性精神和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