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6月,英特尔发布了以P35为首,支持DDR3内存的新一代芯片组。随即,DDR3内存开始来到我们评测室。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DDR3内存的价格都相当昂贵,那么究竟DDR3内存什么时候才会成为市场的主流呢?宇瞻是本次首批提供DDR3内存样品的品牌之一,我们也就一些相关问题采访了宇瞻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宏能先生,试图了解未来内存市场的走势与变化。
本刊记者:何宏能先生您好,目前DDR3内存成为广大发烧友所关注的焦点,但当前DDR2是绝对的主流。您怎么看待DDR3的出现?它的普及会延续当年DDR2的轨迹吗?
何先生:新旧世代内存的转换,从发布到成为主流一般要花费2~3年的时间。虽然英特尔平台已经可以支持DDR3内存,但AMD平台对于DDR3内存的支持要稍慢一步。预计到2008年下半年才会推出新一代AM3接口处理器,支持DDR3内存。根据以往的经验,只有当两走处理器厂商都支持某一种内存以后,这种内存才会成为主流。因此DDR3很有可能会重走当年DDR2的轨迹,在两年后的2009年下半年走向普及。
本刊记者:对于主流用户来说,其实价格是影响购买的关键,DDR3的生产成本与DOR2有多大差别呢?从内存制造商的角度,生产DDR3内存是否需要从设计布线,PcB用料以及生产工艺进行更新?现有生产线需要进行很大的调整吗?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有多大?
何先生:如果是同样制程的晶圆,生产DDR3与DDR2的成本并没有什么差异,但测试成本不容忽视。由于DDR3的测试机台与DDR2不同,必须重新购买,而大型测试机台的成本非常昂贵,因此初期DDR3的价格势必会因为测试成本高而比DDR2昂贵。颗粒良率是另外一个问题。虽然同样制程下每一片晶圆所能切割出来的颗粒数量大致一样,但两者的速率可能相差甚大。由于DDR3尚未大量量产,从技术演变的历程来看、初期DDR3的良率不会太高。再加上DDR3内存颗粒的生产工艺也将从90纳米转为70纳米制程,必须经过一段学习曲线后,良率才能大幅提升。即使是到未来几个月,相同容量DDR3颗粒的价格大约会是DDR2的6~8倍。到2007年第四季度、如果DDR3颗粒的生产良率能够提升,并且市场对新型内存的需求较为明确,那么DDR3内存的实际售价将有机会降到DDR2内存的2~3倍。
从PCB设计的角度来看,由于目前上市的DDR332作频率是从1066MHz起步,因此线路间的电磁干扰控制和信号同步问题将比DDR2 800严重。这对电路布局的设计能力是很大的挑战,必须在PcB上增加一些额外的控制电路,这肯定会影响PCB整体的成本。DDR3与DDR2在生产设备上看并无差别,但DDR3内存模块比DDR2多了许多电阻电容,因此整个制造过程所需时间将更多,成本也会略高一些。
本刊记者:最近DDR2内存的价格出现暴跌,据称这是因为上游晶圆厂商甩货DDR2内存颗粒造成的,那么这对DDR3内存的发展有没有影响?您认为上游品国厂商的竞争是因为即将转产DDR3颗粒吗?这是否会让DDR3内存的价格下跌更快一点?
何先生:目前DDR2内存颗粒价格暴跌主要还是应该回归到基本的供需层面。由于上游品windows Vista的期待过于乐观,今年上半年内存颗粒出现严重的供需失衡现象,因此内存颗粒价格暴跌成为必然。事实上,DDR2内存价格的暴跌反而增加了市场对DDR2内存的需求。初期生产成本偏高的DDR3内存于此时推出,反而加大了与DDR2内存的价差,不利于推广。
晶圆厂商之间确实竞争十分激烈,但我们不认为上游晶圆厂商的竞争是因为即将转产DDR3颗粒。在DDR3内存的制程技术开发方面,它们都表现得很积极。然而对于量产DDR3颗粒这一实质性问题,各家却又相当保守谨慎。它们仍然更看重需求量更大的DDR2颗粒、NAND闪存颗粒等品种,若市场的需求没有明确的提升,并不会贸然将产能从DDR2转到DDR3。各家在2007年度的DDR3量产准备计划上不约而同地采取少量备货,接单生产的方式,这显然是在考验市场对DDR3的需求。
本刊记者:最后一个问题,如果普通消费者无法很快接受DDR3内存,那么它将首先被应用在哪些领域?
何先生:前面说到,DDR3具有更低的电压和功耗,因此可能率先受到移动设备的欢迎。就好像当年最先接受DDR2内存的不是台式机,而是笔记本电脑一样。另外超频玩家与游戏玩家也有可能对DDR3感兴趣,他们愿意花更多的钱来实现性能提升。
本刊记者:何宏能先生您好,目前DDR3内存成为广大发烧友所关注的焦点,但当前DDR2是绝对的主流。您怎么看待DDR3的出现?它的普及会延续当年DDR2的轨迹吗?
何先生:新旧世代内存的转换,从发布到成为主流一般要花费2~3年的时间。虽然英特尔平台已经可以支持DDR3内存,但AMD平台对于DDR3内存的支持要稍慢一步。预计到2008年下半年才会推出新一代AM3接口处理器,支持DDR3内存。根据以往的经验,只有当两走处理器厂商都支持某一种内存以后,这种内存才会成为主流。因此DDR3很有可能会重走当年DDR2的轨迹,在两年后的2009年下半年走向普及。
本刊记者:对于主流用户来说,其实价格是影响购买的关键,DDR3的生产成本与DOR2有多大差别呢?从内存制造商的角度,生产DDR3内存是否需要从设计布线,PcB用料以及生产工艺进行更新?现有生产线需要进行很大的调整吗?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有多大?
何先生:如果是同样制程的晶圆,生产DDR3与DDR2的成本并没有什么差异,但测试成本不容忽视。由于DDR3的测试机台与DDR2不同,必须重新购买,而大型测试机台的成本非常昂贵,因此初期DDR3的价格势必会因为测试成本高而比DDR2昂贵。颗粒良率是另外一个问题。虽然同样制程下每一片晶圆所能切割出来的颗粒数量大致一样,但两者的速率可能相差甚大。由于DDR3尚未大量量产,从技术演变的历程来看、初期DDR3的良率不会太高。再加上DDR3内存颗粒的生产工艺也将从90纳米转为70纳米制程,必须经过一段学习曲线后,良率才能大幅提升。即使是到未来几个月,相同容量DDR3颗粒的价格大约会是DDR2的6~8倍。到2007年第四季度、如果DDR3颗粒的生产良率能够提升,并且市场对新型内存的需求较为明确,那么DDR3内存的实际售价将有机会降到DDR2内存的2~3倍。
从PCB设计的角度来看,由于目前上市的DDR332作频率是从1066MHz起步,因此线路间的电磁干扰控制和信号同步问题将比DDR2 800严重。这对电路布局的设计能力是很大的挑战,必须在PcB上增加一些额外的控制电路,这肯定会影响PCB整体的成本。DDR3与DDR2在生产设备上看并无差别,但DDR3内存模块比DDR2多了许多电阻电容,因此整个制造过程所需时间将更多,成本也会略高一些。
本刊记者:最近DDR2内存的价格出现暴跌,据称这是因为上游晶圆厂商甩货DDR2内存颗粒造成的,那么这对DDR3内存的发展有没有影响?您认为上游品国厂商的竞争是因为即将转产DDR3颗粒吗?这是否会让DDR3内存的价格下跌更快一点?
何先生:目前DDR2内存颗粒价格暴跌主要还是应该回归到基本的供需层面。由于上游品windows Vista的期待过于乐观,今年上半年内存颗粒出现严重的供需失衡现象,因此内存颗粒价格暴跌成为必然。事实上,DDR2内存价格的暴跌反而增加了市场对DDR2内存的需求。初期生产成本偏高的DDR3内存于此时推出,反而加大了与DDR2内存的价差,不利于推广。
晶圆厂商之间确实竞争十分激烈,但我们不认为上游晶圆厂商的竞争是因为即将转产DDR3颗粒。在DDR3内存的制程技术开发方面,它们都表现得很积极。然而对于量产DDR3颗粒这一实质性问题,各家却又相当保守谨慎。它们仍然更看重需求量更大的DDR2颗粒、NAND闪存颗粒等品种,若市场的需求没有明确的提升,并不会贸然将产能从DDR2转到DDR3。各家在2007年度的DDR3量产准备计划上不约而同地采取少量备货,接单生产的方式,这显然是在考验市场对DDR3的需求。
本刊记者:最后一个问题,如果普通消费者无法很快接受DDR3内存,那么它将首先被应用在哪些领域?
何先生:前面说到,DDR3具有更低的电压和功耗,因此可能率先受到移动设备的欢迎。就好像当年最先接受DDR2内存的不是台式机,而是笔记本电脑一样。另外超频玩家与游戏玩家也有可能对DDR3感兴趣,他们愿意花更多的钱来实现性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