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发育时间和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及幼苗分化的影响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2gst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幼胚发育时间和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对小麦幼胚培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胚发育时间对小麦幼胚离体培养有较大影响,花后10~13d的小麦幼胚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质量较好,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是适宜的取材时间;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对不同小麦品种幼胚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和苗分化的影响趋势相同,粗毒素为6.0g/L时,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有明显抑制,低于6.0g/L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粗毒素在0~6.0g/L对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及苗分化的影响随浓度增高抑制作用增强,在6.0g/L时胚性愈伤组
其他文献
为了客观评价江河源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出了“生态环境地位”的概念,并从区内、青藏高原、黄河与长江流域3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河源区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
应用染色体工程结合系谱选择,以普通小麦单、缺体为工具材料。将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黑麦(Secale cereale)、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oides)、簇毛麦(Haynaldi
在田间栽培条件下,用英国TPS-1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二色补血草(L.bicolor)、黄花补血草(L.aureum)和欧洲补血草(L.perezii‘BlueSea’)3种补血草属植物的光合特性日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
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烤烟中性致香成分与评吸结果的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测验及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烤烟中性致香成分与评吸结果的关系。结果表明
以水稻土土壤浸提液作微生物接种液,人工合成的Fe(OH)3为唯一电子受体,测定了厌氧培养过程中Fe(Ⅱ)浓度的变化,探讨了添加Cu^2+,Zn^2+,Pb^2+,Cd^2+,Hg^2+和As^2+对铁还原过程的影响及添加不同
利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提取鸡胚第28期(孵化132 h)性腺中的原始生殖细胞(PGCs),用不同的冷冻保护液,对PGCs采用分离后直接冷冻保存和体外培养24 h后冷冻保存2种方法,以筛选
将熵的概念引入水资源系统中,构造了水资源利用结构特征的信息熵和均衡度定量计算公式,用其来表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结合熵变理论给出了水资源系统结构演化的判别标准,并在
一些低丰度的miRNA和组织特异性miRNA往往很难发现,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根据已知水稻miRNA的各种属性,设计miRNA前体预测程序—PreMiRFind,从全基因组范围中预测出1375条miRNA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