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校社工的现实诉求与实现路径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cao_xk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市越秀区大沙头小学社工驻校实践显示,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家长,对于社工驻扎学校协助解决学生成长的问题,都表示由衷的支持、信赖与配合。究其原因,驻校社工在当下有着强烈的现实诉求。
  一、驻校社工的现实诉求
  1. 学生成长环境与问题的复杂多变。社会处于转型期,思潮多元庞杂,不同价值体系各显张力,缠绕冲突,由此造成的社会现象纷繁复杂,对于尚未稳固建立“三观”的青少年来说,如此变幻迷离、复杂纷扰的世界,会令他们感到价值取舍迷惘,行动无所适从,由此造成思想与言行脱节,长此以往,心理负荷日益积聚,造成不少问题。例如沉迷网络游戏,迷恋电子产品,厌学情绪突出,注意力不专注等等。
  2. 传统学校学生服务机制的僵化与低效。中小学现行的学生服务机制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的“大德育”学生服务机制,由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班主任班级管理、少先队或共青团组织、后勤保障服务六大系统构成。它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是以“德育”为核心、自上而下的行政化推动。
  3. 社会转型期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与偏差。随着社会急剧变迁,经济快速增长,传统价值被颠覆,教育体制的僵化,加上家长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家庭育人的功能出现了弱化与偏差。主要体现在过分重视智能教育,轻视道德人格与生活技能的教育;溺爱孩子,造成人格发展问题;忽视心理素质与品格的培养,令孩子的体能与智能发展失衡,社会生活参与能力弱,道德规范和伦理意识发展受限,等等。
  基于上述背景,越秀区大沙头小学在《小学生抗逆能力的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的研究中,引入了驻校社工,整合社会、家庭与学校的力量,通过组建团体活动、讲座与工作坊、外展活动等方式,驻校社工与大沙头小学的师生及家长进行积极互动,有效沟通,帮助有成长需要的学生,发挥潜能,提升抗逆力,同时也探索驻校社工的实现路径。
  二、驻校社工的实现路径
  1. 加强相关政策指引。香港理工大学王红博士提出设立“督导 社工 社工助理”的模式来缓解目前我国专业社工严重不足的局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马凤芝提出设立有阶段、有层次的社工教育计划,把社工专业学生与该制度结合起来,发展义工队伍建设以补充社工的不足等。大沙头小学的探索也显示,社工人数的不足,其专业身份的归属与待遇等问题,都制约着驻校社工的工作实效。相关的政策与制度的指引尤显迫切。
  2. 转变学校管理理念。人本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处都是人,它尊重人、关怀人、解放人、发展人,关注每一个体的生命价值,契合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校本管理是相对于政府部门对学校的外控式管理而言的,学校社会工作要取得实效,需管理层从学校与学生的实际出发,协调各方力量,制定各种措施,与驻校社工密切配合,运用多种方法,共同引导学生发展。开放式管理认为,学校这个系统,需要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动力。驻校社工正是在开放管理理念指导下的产物,它秉承社会工作服务的宗旨,能够充当学校与家庭的桥梁,把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力量拧在一起,真正结成协作关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3. 密切配合社工工作。驻校社工的服务内容之一是举办各种亲子活动,引导家长与孩子有效沟通,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但凡需家长参与的活动,都要学校配合宣传,选择并邀请合适的家长积极参与,活动中社工再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技能去影响家长,这样才能达到活动目的。实践表明,缺乏学校支持驻校服务活动,多流于形式,实效不大。
  学校需要协调社会组织力量,协助驻校社工进行外展工作。根据学生的需要,驻校社工常需要与校外其他机构合作,为受助学生提供各种社会实践服务。因此,专业场地的提供,活动程序的设计,心理咨询与援助的转介,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等,都需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学校可与社工一起,联系相关机构,争取他们的积极协助,使學生能够真正走进社会,融入生活,拓展视野,提高自助能力。大沙头小学的实践表明,如学校能及时发挥协调社会各界力量的中介角色,驻校社工的工作实效将会显著得多。
  责任编辑魏文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企业的发展模式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領域,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充分认识到青年团员团队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价值。随着煤炭企业面对的竞争力增大,加强青年团员思想政治工作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且,思想政治工作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煤炭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政治优势之一,青年团员作为一只主力军,必然会在促进煤炭企业革新的道路上贡献一份力量,本文就简单分析了我国煤炭企业青
近年来,随着民办高等院校的迅猛发展,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学生管理难度的加大,管理也在制度化、人性化、参与度和文化引导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而学生公寓是学生学习、生活、活
文章针对农村偏穷地区中职存在的一系列招生问题进行剖析,指出走出中职困境的出路在于因地制宜、省级统筹、科学兼并。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中职办学质量才会得到
从业初期的新教师往往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当这些形形色色的困扰一时难以得到妥帖处理时,他们常常会因此产生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笔者曾对五邑地区200名教龄不超过三年的教师进行过问卷调查,发现从业初期的新教师焦虑水平普遍偏高。若不能得到科学的疏导,轻则滞缓其专业发展进程,重则影响其身心健康。  一、新教师从业初期焦虑现象的归因分析  (一)工作压力偏大  由于新教师普遍工作态度好,学校大多会让他们兼任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它能调动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观上的根本转变。这一转变意味着数学教学不再将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那么教师怎样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去实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  一、依托小组建设,开展小组评比  分组时,根据学生的思想表现、数学知识水平、性格等情况进行分组,每4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全班大约分成10个学习小组,各小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一千个语文老师,就有一千种语文课堂。”然而,不管语文课堂如何气象万千,扑朔迷离,异彩纷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依然是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课题,正如幻想之于科学,爱情之于艺术一样,永远值得探索和追求。  一、创设“问余何意‘悦文章’,笑而不答心自闲”的阅读氛围  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是促进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最佳土壤,是传递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启迪智慧的潜在力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要围绕学生学习工作开展,把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开展“抓学风正党风,以党风带学风”活动,使党风建设和学风建设齐头并进
文章通过分析高职学院TAFE项目国际商务专业建设现状,阐述了该专业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并从课程设置和课时调整、专业教材建设、师资团队国际化、创新考核模式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