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肝胆管炎的临床特点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Des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提高对重症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肝胆管炎(单纯肝内胆管梗阻的重症胆管炎称肝内型ACST)的诊断治疗水平,减少其死亡率.方法回顾1991~2000年本院收治的186例重症胆管炎(ACST)中28例肝内型ACST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和治疗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28例肝内型ACST出现明显腹痛8例,黄疸12例;158例胆总管型ACST出现Charcot三联症149例.将两组的腹痛和黄疸发生率行χ2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肝内胆管梗阻的重症胆管炎临床表现和治疗有一定的特殊性,早期诊断、及时手术能减少其死亡率。

其他文献
第54届美国肝病年会于2003年10月24~28日在波士顿举行,现概述会议关于丙型肝炎治疗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某些进展。
目的 通过对病毒性肺炎外周血细胞凋亡的研究,探讨病毒感染的致病机理和机体的免疫反应.方法采集病毒性肺炎患儿急性期、恢复期新鲜外周抗凝血,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收获细胞并用CellQuest软件分析结果,分别得到外周血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的活细胞、早期凋亡细胞、晚期凋亡细胞、死亡细胞的百分数.肺炎组共28例,平均年龄(1.30±1.16)岁.对照组24例,平均年龄(1.82±0.97
目的 应用微阵列技术研究髓母细胞瘤的分子发病机理.方法收集新鲜髓母细胞瘤4例及正常脑组织1份的组织标本,提取总RNA,逆转录成32P标记的cDNA探针,与Atlas 人肿瘤芯片杂交,通过放射自显影获得基因谱,应用Atlas ImageTM1.01a分析.结果与正常脑组织相比,髓母细胞瘤下调基因6个,上调基因35个;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验证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相符.除少数基因外,大部分基因的表达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