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冷冻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81例Ⅳ期胰腺癌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胰腺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z0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氩氦刀经皮冷冻联合125Ⅰ粒子植入疗法治疗Ⅳ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 对2008年1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81例Ⅳ期胰腺癌患者进行分组,其中Ⅰ组50人,原发灶与转移灶均行氩氦刀冷冻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术治疗,Ⅱ组31入,原发灶行125Ⅰ粒子植入术治疗,转移灶行氩氦刀冷冻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术治疗.随访2.5年,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中位生存期(MST)及治疗频率对MST的影响.结果 Ⅰ组和Ⅱ组患者MST分别为8个月和4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Ⅰ组中接受多次和单次治疗的患者MST分别为11个月和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9).Ⅱ组中接受多次和单次治疗的患者MST分别为4个月和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结论 相对于原发灶行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转移灶行氩氦刀冷冻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术的Ⅳ期胰腺癌患者,原发灶与转移灶均行氩氦刀冷冻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术且多次反复治疗的患者生存期得以延长。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长效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力图实现一定学术分析意义及现实借鉴意义.方法 sss选取本院收取的30例口服降糖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目的 评价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度指数(BISAP)与无害性胰腺炎评分(HAPS)评估急性胰腺炎(AP)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42例AP患者资料,计算BISAP和HAP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它们对AP严重度、局部并发症、器官功能不全、预后的评估价值,并与传统的Ranson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 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在临床颈侧淋巴结阴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临床颈侧淋巴结阴性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患侧甲状腺、峡部切除及对侧甲状腺腺叶次全切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长期随访.结果 24例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48例未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随访1.5~4.5(3.4±1.1)年,4例患者出现喉返神经麻痹,均在4个月内恢复正常.4例患者
目的 探讨利用Ⅵ区淋巴结转移状态预测颈部淋巴结阴性(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 1年10月接受同侧预防性颈部淋巴结清扫(Ⅱ~Ⅴ区或Ⅱ~Ⅳ区)的73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Ⅵ区淋巴结转移与侧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73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侧颈淋巴结转移率为16.4%(12n3),Ⅵ区淋巴结转移率为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