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规范”浅说

来源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i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古代没有"规范"专名,但并非没有"规范"观念。我国"规范"观念通过"规矩"、"权衡"等其他一些用语表达出来,而且颇具特色,很早便用于刻画"法"。西方法学引入"规范"观念,比较突出地反映在近代。中西"规范"观念,本身差别不大,可以互通互译。近代以来,"规范"译名经由日本传入我国。考察规范语源,有助于挖掘其理论意义,也有助于理解法或法律乃至法学本身。
其他文献
图式理论与语篇理解的结合是现代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新成果,对于促进阅读过程中认知模式的建构.加强背景知识和语篇内容之间的互动,推动第二语言阅读研究的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
冷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印度抓住机会,提出了多极化战略构想。在保证既得利益和未来利益的前提下,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对华政策一向是印度外交的难点,在这次外交政
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发达的省份,已形成了浓郁的商业文化氛围.作为一项巨大的无形资产,已为浙江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推动了浙江经济主体人格的形成.作为具备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