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循序渐进”一词最早出自《论语》,本意是依照次序一步一步向前进。社会发展到今天,它的含义也在扩大并加深,我们可以理解为:不论干什么事情都应该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可见,在语文教学中也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古今中外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一原则是正确的,它真正反映了教学规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职高多年的语文教学探索中,针对职高学生语文基础不突出、个性较强等特点,我逐渐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积蓄,培育领悟,培养创新”,十分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并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注重积蓄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积累是做学问的基础,语文学习的道理更是如此。
1.多读多写。在教学中,可以们经常找出一些优美的散文或是诗歌让学生去诵读,班级之间还可以举行朗诵比赛。此外,每节语文课都让一个学生在黑板上书写十个字,然后全班点评。一个学期下来,学生整体的书写水平和普通话水平大大提高了。
2.动笔动手。建议学生要有日记本、摘抄本、剪贴本。可以举办成语接龙比赛、背诵默写格言古诗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要让学生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抄摘积累的兴趣。
二、培育领悟
语文教学担负着承传、宏扬、发展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领悟,可以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化修养。
1.借助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感知美、领悟美。此外,教师自身的举手、投足、言谈、表情、眼神等方面的表现力,在引导学生领悟时也有独特的功效。教师要用饱满的热情、真挚的感情感染学生,只有动了情,学生才会有感而发。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我就选择了一盘适合课文内容的轻音乐带画面的光盘,并增加了自己带表情的朗读,让学生充分领悟了朱自清先生恬淡与从容的意境。
2.加强传统化教育,使学生悟出做人的道理。如教学《中国的牛》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到他们的父母——中国的劳动人民身上所具有的传统美德——礼让、忠厚、勤勉、付出多,索取少,使学生树立像中国牛那样平静、朴实又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培养创新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创新性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运用灵感的激发、启发、诱导等方法,多提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关雎》中那个痴心男子对窈窕淑女的追求到底是“思而有得”还是“求之不得”呢?有哪些证据表明你的观点?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大胆地去猜测,并展开合理的想象,一来可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直觉的敏感性、准确性。
2.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对课文情节进行补充。例如:在教学《项链》时,很多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将得知真相后的玛蒂尔德的结局续写下去,结果就出现了有的写弗莱斯捷夫人把项链还给玛蒂尔德,玛蒂尔德卖掉项链后过上了富足的小康生活,有的写玛蒂尔德和弗莱斯捷因争夺项链闹到了法庭,朋友反目成仇,有的写玛蒂尔德拿回项链后,到鉴定所去鉴定,结果得知项链又是假的,玛蒂尔德疯了……这样,允许学生“标新立异”,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合理性和深刻性。只有把每堂课、每个教学环节都作为学生创造探索的过程,才能敞开学生的心扉,放飞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灵感,才会达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境界。
总而言之,职高语文教学中的“循序渐进”就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谷到高峰”的学习过程。要根据职高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情况来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还要根据职高学生的主观努力情况和自身的客观条件来确定教学模式。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职高多年的语文教学探索中,针对职高学生语文基础不突出、个性较强等特点,我逐渐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积蓄,培育领悟,培养创新”,十分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并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注重积蓄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积累是做学问的基础,语文学习的道理更是如此。
1.多读多写。在教学中,可以们经常找出一些优美的散文或是诗歌让学生去诵读,班级之间还可以举行朗诵比赛。此外,每节语文课都让一个学生在黑板上书写十个字,然后全班点评。一个学期下来,学生整体的书写水平和普通话水平大大提高了。
2.动笔动手。建议学生要有日记本、摘抄本、剪贴本。可以举办成语接龙比赛、背诵默写格言古诗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要让学生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抄摘积累的兴趣。
二、培育领悟
语文教学担负着承传、宏扬、发展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领悟,可以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化修养。
1.借助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感知美、领悟美。此外,教师自身的举手、投足、言谈、表情、眼神等方面的表现力,在引导学生领悟时也有独特的功效。教师要用饱满的热情、真挚的感情感染学生,只有动了情,学生才会有感而发。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我就选择了一盘适合课文内容的轻音乐带画面的光盘,并增加了自己带表情的朗读,让学生充分领悟了朱自清先生恬淡与从容的意境。
2.加强传统化教育,使学生悟出做人的道理。如教学《中国的牛》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到他们的父母——中国的劳动人民身上所具有的传统美德——礼让、忠厚、勤勉、付出多,索取少,使学生树立像中国牛那样平静、朴实又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培养创新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创新性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运用灵感的激发、启发、诱导等方法,多提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关雎》中那个痴心男子对窈窕淑女的追求到底是“思而有得”还是“求之不得”呢?有哪些证据表明你的观点?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大胆地去猜测,并展开合理的想象,一来可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直觉的敏感性、准确性。
2.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对课文情节进行补充。例如:在教学《项链》时,很多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将得知真相后的玛蒂尔德的结局续写下去,结果就出现了有的写弗莱斯捷夫人把项链还给玛蒂尔德,玛蒂尔德卖掉项链后过上了富足的小康生活,有的写玛蒂尔德和弗莱斯捷因争夺项链闹到了法庭,朋友反目成仇,有的写玛蒂尔德拿回项链后,到鉴定所去鉴定,结果得知项链又是假的,玛蒂尔德疯了……这样,允许学生“标新立异”,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合理性和深刻性。只有把每堂课、每个教学环节都作为学生创造探索的过程,才能敞开学生的心扉,放飞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灵感,才会达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境界。
总而言之,职高语文教学中的“循序渐进”就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谷到高峰”的学习过程。要根据职高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情况来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还要根据职高学生的主观努力情况和自身的客观条件来确定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