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大米、绿豆为原料通过挤压膨化技术制备婴儿膨化营养米粉,以物料湿度、螺杆转速及五区机桶温度为响应因子,以体积密度(BD)、水溶性指数(WSI)、糊化度(DG)为响应值,采用可旋
【机 构】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国家杂粮工程技术中心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4012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大米、绿豆为原料通过挤压膨化技术制备婴儿膨化营养米粉,以物料湿度、螺杆转速及五区机桶温度为响应因子,以体积密度(BD)、水溶性指数(WSI)、糊化度(DG)为响应值,采用可旋转中心组合实验设计(CCRD),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物料湿度14%,螺杆转速545 r/min,机桶五区温度175℃经过实验验证在此条件处理下,大米-绿豆婴儿膨化营养米粉的体积密度(BD)为0.064 7、水溶性指数(WSI)为31.225 0、糊化度(DG)为91.363 2,与预测值相接近。通过扫描电镜及体外消化实验对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可视化压力实时感应反馈系统预防仰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伤的效果,以便指导护士进行手术体位的安置与调整,降低术中压伤发生率。方法采用不同病例-前后历史对照法,将20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与传统盲探式阻滞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德兴市人民医院接受臂丛神经阻滞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
介绍了全程自养脱氮新工艺,分析了工艺实现条件及特点,并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了全程自养脱氮和好氧颗粒污泥结合的可行性。
对无机高分子聚硅酸盐混凝剂的制备、应用和混凝性能研究现状以及有关其絮凝形态、混凝机理、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等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评述。指出今后的研究应在侧重聚硅酸盐结构表征的同时进一步研究其絮凝形态及混凝机理,提高混凝性能和稳定性。
基于TOE框架,从技术、组织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构建了ERP使用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相对优势、复杂性、项目管理、变革管理和企业规模是影响ERP系统使用的重要因素。
在智慧教育新生态环境下,为了更好地引领教育各方面的变革以及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各高校不断地推进现代教育发展与应用。作为终身学习体系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