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评价分析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有机磷中毒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收集70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根据是否进行血液灌流治疗分为两组。其中,经血液灌流治疗患者为40例,称治疗组。未经血液灌流治疗患者30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未经血液灌流组的患者相比,经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CHE水平显著回升,血WBC、PLT和Cr明显下降,血PT明显延长。治疗中使用药物的总量、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等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肌无力综合征、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降低。结论:对于急性中毒有机磷中毒疾病,在基础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血液灌流处理会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因此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血液灌流 急性 有机磷中毒
急性有机磷中毒又称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因此该病比较常见,每年有数万人发生急性有机磷中毒。根据国内外的医学研究成功,对于该病的急救已经逐渐形成一套系统的抢救方案,对于一般的中毒患者效果明显[1]。本文收集7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回顾性分析血液灌流疗法的临床疗效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70例发生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行业有关急性有机磷中毒诊断和分级标准。所有患者中,有40例患者经血液灌流治疗,称为治疗组,其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分布在33~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岁。有38例患者是口服中毒,2例患者为皮肤吸收中毒。在对照组30例患者中,均未经血液灌流治疗,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分布在32~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7±1.2岁。有25例患者是口服中毒,2例患者为皮肤吸收中毒。3例途径未知。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发现中毒后,都立即进行了基础治疗。首先对于口服中毒的患者,立即给予生理盐水反复洗胃,对于皮肤吸收中毒的患者立即用肥皂水反复清洗皮肤和毛发。其次,在早期治疗过程中给予阿托品、解磷定和长托宁药物治疗,24~48h后减量服用,并配合抗感染、补液等药物治疗。最后,根据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血氧饱和度、血二氧化碳分压等变化情况,判断是否给予呼吸支持治疗。但氧饱和度低于90%,血气分析显示血氧分压< 60mmHg 和(或 )血二氧化碳分压>50mmHg呼吸频率> 35次/min 或<8次/min 时,立即给予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当血氧饱和度不低于90%时,进行2~4L/min的吸氧辅助即可[2]。
治疗组在进行基础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治疗,两次灌流间隔时间为4·6h。血液灌流方法如下:使用YT BP-21血泵加一次性炭肾,将有股静脉刺穿建立灌流通路。血液灌流速度为100~200ml/min,灌流时间长度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一般不超过6h,一个炭肾的使用时间不得超过3h,要及时更换。在进行血液灌流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个性指标变化情况,酌情补充或减小血液给予量,并给予阿托品等药物治疗。若患者在灌流结束后有出血倾向或血小板发生变化,则要及时服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1.3 数据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t检验,使统计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对比,治疗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服用的阿托品总量为270mg,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为为5d,住院时间平均为10d,且治愈率为65.7%。而对比组的患者,服用的阿托品总量平均为476mg,使用呼吸机的时间平均为7d,住院时间平均为14.6天,治愈率为39.1%。治愈期间发生肌无力综合症和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概率较低。现将并发症的发病情况作如下对比:
3 讨论
由于我国有较多的人口有机会接触农药,故每年发生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患者较多。有机磷农药是目前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杀虫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胆碱酶的活力,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从而导致乙酰胆碱的大量堆积,引起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使机体出现中毒现象。虽然该疾病当前已有较为规范的综合性治疗,但其疗效欠佳,尤其是在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疾病时。因此,利用血液净化技术,如血液灌流技术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治疗是当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急诊方法之一[3]。
血液灌流的实质是将患者的中毒血液引出体外,经血液灌流器进行吸附,将毒性物质导出体外,然后再将净化后的血液送回患者体内。该治疗方法的性能稳定、吸附效率高,而且对胆碱酯酶没有破坏,从而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其治疗费用并没有大量增加。
综上所述,利用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显著减少药物的摄入量和治疗住院所需时间,而且可以显著降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何飞,邱俏檬等.血液灌流对急性中毒有机磷中毒的疗效评价[J].中国急救医学.2008,11:11-20.
[2]袁光雄,彭再梅.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23:20-28.
[3]朱小生,方长太等.血液灌流对急性中毒有机磷中毒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1,10:9-18.
【关键词】血液灌流 急性 有机磷中毒
急性有机磷中毒又称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因此该病比较常见,每年有数万人发生急性有机磷中毒。根据国内外的医学研究成功,对于该病的急救已经逐渐形成一套系统的抢救方案,对于一般的中毒患者效果明显[1]。本文收集7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回顾性分析血液灌流疗法的临床疗效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70例发生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行业有关急性有机磷中毒诊断和分级标准。所有患者中,有40例患者经血液灌流治疗,称为治疗组,其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分布在33~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岁。有38例患者是口服中毒,2例患者为皮肤吸收中毒。在对照组30例患者中,均未经血液灌流治疗,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分布在32~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7±1.2岁。有25例患者是口服中毒,2例患者为皮肤吸收中毒。3例途径未知。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发现中毒后,都立即进行了基础治疗。首先对于口服中毒的患者,立即给予生理盐水反复洗胃,对于皮肤吸收中毒的患者立即用肥皂水反复清洗皮肤和毛发。其次,在早期治疗过程中给予阿托品、解磷定和长托宁药物治疗,24~48h后减量服用,并配合抗感染、补液等药物治疗。最后,根据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血氧饱和度、血二氧化碳分压等变化情况,判断是否给予呼吸支持治疗。但氧饱和度低于90%,血气分析显示血氧分压< 60mmHg 和(或 )血二氧化碳分压>50mmHg呼吸频率> 35次/min 或<8次/min 时,立即给予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当血氧饱和度不低于90%时,进行2~4L/min的吸氧辅助即可[2]。
治疗组在进行基础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治疗,两次灌流间隔时间为4·6h。血液灌流方法如下:使用YT BP-21血泵加一次性炭肾,将有股静脉刺穿建立灌流通路。血液灌流速度为100~200ml/min,灌流时间长度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一般不超过6h,一个炭肾的使用时间不得超过3h,要及时更换。在进行血液灌流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个性指标变化情况,酌情补充或减小血液给予量,并给予阿托品等药物治疗。若患者在灌流结束后有出血倾向或血小板发生变化,则要及时服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1.3 数据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t检验,使统计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对比,治疗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服用的阿托品总量为270mg,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为为5d,住院时间平均为10d,且治愈率为65.7%。而对比组的患者,服用的阿托品总量平均为476mg,使用呼吸机的时间平均为7d,住院时间平均为14.6天,治愈率为39.1%。治愈期间发生肌无力综合症和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概率较低。现将并发症的发病情况作如下对比:
3 讨论
由于我国有较多的人口有机会接触农药,故每年发生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患者较多。有机磷农药是目前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杀虫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胆碱酶的活力,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从而导致乙酰胆碱的大量堆积,引起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使机体出现中毒现象。虽然该疾病当前已有较为规范的综合性治疗,但其疗效欠佳,尤其是在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疾病时。因此,利用血液净化技术,如血液灌流技术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治疗是当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急诊方法之一[3]。
血液灌流的实质是将患者的中毒血液引出体外,经血液灌流器进行吸附,将毒性物质导出体外,然后再将净化后的血液送回患者体内。该治疗方法的性能稳定、吸附效率高,而且对胆碱酯酶没有破坏,从而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其治疗费用并没有大量增加。
综上所述,利用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显著减少药物的摄入量和治疗住院所需时间,而且可以显著降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何飞,邱俏檬等.血液灌流对急性中毒有机磷中毒的疗效评价[J].中国急救医学.2008,11:11-20.
[2]袁光雄,彭再梅.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23:20-28.
[3]朱小生,方长太等.血液灌流对急性中毒有机磷中毒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1,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