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分析思维成长过程 有效指导课堂教学实践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udemire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用课例研究的方法,以“学习活动操作卡”为载体,让学生思维留痕,并对学生思维成长过程作动态分析,运用分析结果指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关键词:课例研究 学习活动操作卡 思维成长 教学变革
  
  课例研究是我们开展校本教研常用的方法,提高课例研究的实效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为此,我们探索了一种新的观察课堂的方法——用“学习活动操作卡”让学生的思维留痕,分析学生思维成长轨迹,反思活动设计效果,从而指导课堂教学。下面以《搭配》一课为例进行阐述。
  一、第一次课例研究及分析
  《搭配》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例1: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为了探究学生在本课教学中思维成长的过程,我们在学校利用不同的班级,开展了课例研究活动。以第一次课例研究中,学生思维成长的分析为理论依据,作为下一轮课例研究的基础。
  下面是第一次课例研究中,“学习活动操作卡”的设计,学生完成的情况,以及进行的统计和分析。
  课堂“学习活动操作卡”如下:
  第一次课例研究中,执教老师的教学形式是“讲授+学生活动”,教师按照下面的教学流程,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轮教学设计:
  (1)复习题:“用1、2两个数字组成哪些两位数?”
  (2)出示例1,完成“学习活动操作卡”。
  (3)大班汇报、交流、总结。
  (4)完成做一做。
  在这节课上,“学习活动操作卡”总共使用了两次:第一次是让学生完成例1,并将完成情况进行讲解,从而总结出两种不同的写数方法;第二次是练习时用,完成教材上的“做一做”。以上两次活动,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汇报。
  下课后,笔者把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操作卡全部收集上来,并对例1和“做一做”的答题情况进行了统计。
  例1答题情况如下:
   总体上比较两个时段学生的完成情况,我们不难看出:学生会有序思考的人数从19人上升到了27人,正确率显著上升。但这个数据还无法呈现学生“个体思维成长”的动态轨迹,难以探寻学生思维成长规律。于是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操作卡”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对学生思维发展做出动态轨迹图:
  例1中第一类用交换位置法排列的17个学生中,在完成“做一做”时,还是有12人用交换位置法;第二类用固定位置方法的2人,在完成“做一做”时,还是用固定位置的方法。这19人中,有14人用了原来的方法,说明他们习惯已有的思维方式,一旦这种思维是正确的,就不想做出改变。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的思维没有得到发展。另外5名同学在完成涂色任务时,与例1采用了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从而使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起来,思维得到发展。当然,这5名同学或许在完成例1时,就已经想到这种方法,只是没有机会展示。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否定这5位学生思维的发展,至少他们对这两种方法的运用方法更加清晰明确。
  再来看例1中第三类,用混合思考法思考的7名同学:
  这7名同学的思维成长是有限的,只有2人的思维得到提升,有3人没有涂出结果。反思教学过程,我们认为,独立探索后直接进行大班的交流汇报,部分思维水平较低的同学缺少内化理解的机会。
  那么,在“学习活动操作卡”上有涂改的12个同学的思维发展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对以上思维发展动态轨迹图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下面的规律:
  (1)原先思维有序的学生,在没有伙伴参与讨论的情况下,他们的思维广度不够,所以更习惯选择已有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数据显示,19名学生在新课教学前已经具备有序思考解决例1问题的能力,其中有14人选择原来的思维方式解决新的问题。只有5人从原来的交换位置有序思考转变成了固定第一位有序思考的方法,而从固定第一位到交换位置的情况没有发生。
  (2)交换位置法或部分交换位置法是大部分学生愿意采用的思维方式。
  例1学生独立尝试时,38人中只有2人采用的是固定高位的方法(其实固定低位的方法两样可行,在这里不讨论)。
  究其原因,可能跟导入时设置的复习题“用1、2两个数字组成哪些两位数?”有关,复习题的解决方式就是用交换位置法。这样看来,交换位置法成为先入为主的方法,也是大家愿意选择的方法,所以才会出现这种结果。
  (3)交换位置法或部分交换位置法的学生更容易习得固定第一位(高位)的方法。
  数据显示,有5人从原来交换位置的方法成功习得了固定位置的方法,思维得到成长,另有5人从无序思考成功习得了固定位置的方法,思维也得到成长。而成功习得交换位置方法的只有3人,这一点不是学生的问题造成的,更多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引导造成的。
  另外一个原因:交换位置的方法有两个思维步骤。学生对第一个思维步骤“先在3个数中选择2个数”并不清晰 ,也就是选择“1、2”、还是“2、3”或“1、3”,这有三种选择,学生不能清楚地确定要先选两个数;第二个思维步骤是选择过后对两个数进行交换。对二年级孩子来说,第一个步骤的难度较大。这也是那个“在例1中写出了9种,前6种有序找出,后3种重复”和到“做一做”中思维无序,出现重复遗漏现象的原因。
  (4)独立探索后直接进行大班的交流汇报,部分思维水平较低的同学缺少内化理解的机会。
  二、对教学的启示及第二次课例研究
  1.对教学的启示
  (1)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变教为学,以伙伴合作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不设置导入的问题,直接出示例1,这样给学生留下更广泛的探索空间,洞悉学生更原生态的思维方式。
  (3)增加小组交流合作,给学困生更多的质疑内化机会。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进行了第二轮课例研究。
  2.第二轮教学设计
  (1)出示例1,完成“学习活动操作卡”。
  (2)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汇报、总结。
  (4)质疑,再次组内交流,理解不同的有序思考方法。
  (5)小结规律,完成做一做。
  对“学习活动操作卡” 重新進行了设计(下图)。
  没有圈定格子数,采用开放式的设计方法,让孩子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限定孩子的思维。
  课堂中,师生关系由讲授转为“对话”。学生从“个体学习”转向了“伙伴式合作学习”,增加了两次小组讨论交流。一次在例1独立探索之后,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另一次在例1大班汇报交流之后,设计了一个质疑交流环节,让孩子们有思维内化的机会。这样设计,让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学生的思维在合作中得到成长。根据课后的数据分析来看,学生的思维成长与第一次课例相比,有了很大改观,在做一做中没能找出6种的学生只有个别人。用“学生思维成长过程动态分析”的方法来指导课例研究,效果明显。这种研究方式,遵循了实证研究的基本思路。一方面,一线教师能真实感受到结论来源于对客观现实的分析判断,可信度更高;另一方面,长此以往教师们能够习得研究方法,提升研究能力。
  以上研究过程,是教师集体反思的过程,是教师集体成长的过程,这个历程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能力的提升。更为直接地,教师对学情的理解和把握将更为深刻,学习活动的设计能力将得到快速发展,将为学生带来更多更精彩的课堂!
其他文献
摘要:班主任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品德的培养者和学生行为的塑造者。班主任不仅要为学生授业解惑,更要引领他们成长。何为教育?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何教育?真心付出,无怨无悔,不忘初心,静待花开。  关键词:德育工作中学班主任智慧型班主任  在多年班主任工作生涯中,有一个学生让我印象深刻。他是个男孩子,今年13岁,刚刚成为一名
期刊
摘要: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所以,“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入手,从平时练笔抓起,以激励为重,不能要求过高,急于求成;要培养学生敏锐地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要多鼓励多表扬,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使学生乐于写作。  关键词:小学作文指导观察生活练笔激励  引言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明确小学作文的性质是习作,
期刊
摘要: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学校与家长建立联系沟通,共同探索合适的育人方法,拿捏好力度,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本文为手记三则,记录了家校沟通日常。  关键词:家校合作班级管理  《诗经·蓼莪》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父母的影响从来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但在近代教育中却似乎越来越失去其重要作用。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唱独角
期刊
摘要:“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文章从目标设定凸显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多元解读磨砺多角度思辨阅读的能力、比较阅读辨析文本深层意蕴等方面入手,探究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思辨性阅读世界,养成良好的思辨性阅读能力。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目标设定多元解读比较阅读  “思辨”最早见于《礼记》之《中庸·第二十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慎思,是辩证思考、探求真知、把握规律的知
期刊
摘要:留守儿童是中国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本文以笔者所在的罗埠湾心理咨询室为例,通过对留守儿童的长期跟踪调查,发现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手段乏力、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力量无法形成合力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近年来咨询室在运行中的一些具体做法,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对策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定的名词,指的是父母一方或双方连续三个月在县城外打工
期刊
摘要:近年来,合肥市双岗幼儿园坚持“用整个心灵呵护孩子,把最宝贵的给予孩子”的办园理念,通过文化立园、抱团发展、资源共享、科学管理,形成双幼集团化的管理基本形态,通过集而团、均而优、驱而动,真正发挥集团办园和谐共赢的效应。本文立足双岗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状况,从集团文化、团队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对双幼集团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集团文化 团队管理 教师队伍 专业发展     合肥市双岗幼儿园
期刊
摘要:《傅雷谈艺录》集中诠释了傅雷对文学作品的剖析和认识,对翻译工作的经验和理解,对美术、音乐的感悟和鉴赏,同时也全面展示了傅雷的为人和为学: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洞察力与独具慧眼的观点主张,严谨深厚的学术素养与独立不屈的主体人格,以及他的“先学会做人,其次才学做艺术家”的情怀和情操。  关键词:赤子 情怀 探究 艺术 荐读     《傅雷谈艺录(增订本)》(生活瘙簚读书瘙簚新知 三联书店出版)是
期刊
摘要:本文将介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过程,并以合肥市经开区为例,找出经开区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具体实施路径来提高合肥市经开区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教师专业化发展不仅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而且更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教育改革浪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区域教研 教师专业化发展 路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期刊
摘要:对于即将参加中考的孩子们而言,升入理想的高一级学校,数学必须要得高分。因此,怎样做好数学复习是关键。数学中考总复习要以《2019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考试纲要》为准绳,关注学生实际,注重夯实基础,总结归纳解题方法和技巧。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反复研究历年中考数学试题并注重其与课本的联系,并要及时调整复习进度。  关键词:中考 方法 技巧 效率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新一年的中考又将到来
期刊
摘要:整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的特点,课程整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实现的美好愿景之一。基于课程整合的原因,笔者将从跨学科整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科内整合,打造更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这两个方面来論述整合的重要性。  关键词:课程整合 学生学习 学生发展     随着“课程”不断发展不断演变,课程整合犹如一个时代的产物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整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