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对中学政治教学的启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是指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和学习材料必须有逻辑意义为条件,它对优化中学政治教学有着重要启示。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此理论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奥苏伯尔 有意义学习理论 中学政治 优化教学
  奥苏伯尔(Ausubel)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是认知学派学者。他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西方传统的学习理论在不同程度上对人学习特点的忽视,提出了以确认人的学习特点为前提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并将其与教学论相结合,这是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上的巨大贡献和重要成就。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之间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实现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学生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就是能够把新知识与自身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旧知识建立实质性联系的心理准备状态。其次,学生自身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知识的知识基础。最后,要学习的新知识具有逻辑意义,能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相关知识联系,能找到同化点,在一定条件下同化到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去。
  当下,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在深入进行,而课程实施部分是新课改的中心环节,它集中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基于以上理论,笔者认为正确运用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对优化政治课堂教学有重要的启示。
  一、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进行教学。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就是同化,而同化理论的核心是学生能否习得新知识,这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概念。只有通过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有意义学习才得以发生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准确地分析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注重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运用恰当的方法,充分揭示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以旧促新,以新带旧,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
  例如:在进行“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从贴近生活的知识开始设置问题:“我们去郊外踏青时采的野花是不是商品?那我们日常去花店买的鲜花是不是商品”?这样的对比问题做铺垫,引发学生的思考,最终把学生引入“最近发展区”,接下来就要引导学生分析郊外的野花和花店的鲜花具有哪些根本的区别?为什么在郊外采的野花不是商品?最终引出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含义。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保持积极思考的求知热情,引发他们对问题进行深层次探索,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将教材内容逐层分化,构建知识网络。
  教师可以根据奥苏伯尔提出的不断分化、综合贯通的原则,在确认学生认知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来设计教学环节,安排教学内容,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保持、迁移和应用。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时在认知结构中缺乏与新知识建立适当联系的相关内容,或是虽有相关知识,但由于它不扎实、不清晰,难以巩固新知识。这种情况就是新旧知识同化受阻,学生往往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思想政治课新教材内容多,跳跃性大,为了避免机械地记忆或学习知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整合,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
  先谈一谈逐层分化,比如:我们在讲有关哲学与生活中诸多常识时,学生在此之前也许并没有接触有关哲学的相关知识概念,这时,教师应当首先从整体上给予学生一个大致的概念:何谓“哲学”,介绍一些生活中与哲学相关的例子。然后进一步对这一主要概念进行分解,延伸,将课程内容进一步细分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与意识”、“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等四个部分。四个部分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有潜在的逻辑关联。这样便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不易产生混淆。然后,在这四个层次的内容之下,又分解出更为基础、细致的内容。这便是逐渐分化原则。逐渐分化原则强调知识和教学的纵向联系。
  其次是“综合贯通”原则,即在分化出新知识的同时,还要指出新知识与旧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促进二者间的融合。例如:在教授学生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部分的知识时,如果生搬硬套,死记硬背,那么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内容也许仍是一知半解,无法深入领会。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课程的时候,学会将新内容与已学内容相联系。在讲述“消费”的同时将之前已经学过的“商品”、“价格”等概念相联系,使新知识与旧知识不断融合,让它们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
  另外,将复习课中繁杂的知识综合归类,帮助学生对主干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图表化、网络化。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三、结合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强调,有潜在意义的新观念必须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找到适当的同化点,强调学习者的积极主动精神。政治教师应努力结合学科特点和教材的科学安排,在教学中采取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有效建构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讲“按客观规律办事”时,列举内蒙古西部地区草场退化,沙漠化严重,空气质量很差等情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使学生很有兴趣地体悟到要认识规律,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自然规律必然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使学生既学到哲学原理,又增强了环保意识,领会了科学发展观,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使学生感到书本理论不再是空洞的教条,而是实实在在的知识,学习的兴趣自然就增加了。又如:在讲授“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这一知识点时,讲完理论知识后,在实践应用环节,不妨以在新闻上出现过的“豆你玩”、“蒜你狠”为例,让学生认识这些蔬菜价格急速增长、一段时间后又快速下跌的现状,让学生讨论分析其中的原因,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能够指导我们更好地运用教学资源,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向着有意义的方向发展,从而避免过多的机械学习,减轻学习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当然,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指导的政治教学也有它的局限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总结和完善。相信在教学改革中,有意义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王本法.奥苏伯尔学习类型划分的理论及其意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16(4).
  [3]王惠来.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1.2(215).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研究生)
其他文献
极限编程是一种以代码为中心.强调快速适应需求变化的小型软件开发方法。其实践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软件整体设计水平、培养学生的交流沟
绳子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体育器材,它有轻便、经济、易携带等特点,也是体育课堂上使用频率较高的器材。《新课标》中强调要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绳子在体育课堂中是魅力无穷的。  一、热身运动——能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大家都知道,万事开头难。如果教师能把一节课的开始部分设计得有趣、合理,能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那么这节课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平时上课的热身慢跑,我们教师大
一、在高中哲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当前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需要进行心理教育。  随着当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学校、家庭的客观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学生心理问题比以往更为突出。国内外有关调查资料表明,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3%—20%,有的研究得到的比例高达49.59%,主要表现为学习压力大、考试焦虑、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不和谐、自卑等。
FLASH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学生在上传Flash动画作品的时候会碰到网站对文档大小的要求.同时过于庞大的动画在线观看的时候也会遇到麻烦。这里,我们探讨FLASH作品体积优化的注
目的:1.观察健脾壮胃汤对脾虚大鼠血清胃泌素(GAS)、一氧化氮(NO)、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探讨健脾壮胃汤治疗脾虚证的作用机理。  方法:1.选用Wistar雄性大
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中学政治教学肩负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任,推行创新教育责无旁贷。创新能力就是指具备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教育就是通过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素质,促进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当代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有目的地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