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苏维埃俄国之间的蒙古(1920—1924)

来源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ryr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Г·卢贾宁 (С Г Лузянин)先生系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研究员 ,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俄中关系史、现代中国外交史的研究 ,在俄 (苏 )、蒙古、中国三国关系研究方面发表了多篇论文 ,《2 0世纪的俄国·蒙古·中国 :1911— 194 6年三国间的政治关系》(莫斯科 ,2 0 0 0年 )是作者的代表作 ,也是近年来俄罗斯学者有关上述三国关系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本文发表于 1995年 ,着重探讨了 192 0— 192 4年间中俄 (苏 )两国就蒙古问题的交涉以及诸多相关问题。作者的有些观点难为我们所苟同 ,但文章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苏俄档案资料。鉴于此 ,特予发表
其他文献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因为我国一切法律法规都要依据宪法制定,违背宪法的各种法律法规都是错误的和无效的。因而,宪法具有历史性与现实性、概括性
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更有力地说明,伏羲氏不仅在史前确有其人,而且可以更进一步推断其生存的年代及生存的概况(包括他使用过的器物、生活过的屋舍等)——大地湾文化遗址的发掘
罗斯福新政是古典自由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的分水岭。古典自由主义提倡天赋人权,自由竞争、言论自由。而罗斯福新政从政府干预和国家救济两个方面改变了美国的古典自由主义,从
【正】 素为群众所喜爱的唐诗,历来就有多种选本。一九七八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注的《唐诗选》的出版,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和欣赏唐诗的较好选本。为了便于广大
<正>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只重视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而轻视人文精神的培养,结果导致学生人文意识薄弱、价值观念淡薄、道德水平下降。钱学森说过“:科学与人文精神是一枚硬币的
“身体写作”在当下众声喧哗中又存在许多重要的被遮蔽的盲点,譬如论文所关注的男性作家的“身体写作”。论文揭示出与女性的身体写作相对应的另一条路径,讨论了郁达夫、张资
近些年来,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地区)寻求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在这一背景下,对环境不利的劣质信贷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声誉风险和诉讼
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管理一直是困扰高校的一个难题。文章概括了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对策,进一步加强对艺术类学生的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