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色年代》看中国老年期刊的重新定位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h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是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10周年,老年人口由年均增加311万人发展到年均增加800万人,老龄人口占全部人口比重逐年增加。在中国城市期刊销售排行榜上,全国省会城市排在前20名的几乎没有老年期刊,与妇女类、文摘类、时尚类杂志相比,老年人口和老年期刊显然比例失调。而在英美等发达国家,老年期刊的发行量大都排在期刊发行的前列,由此可见,老年期刊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对老年受众进行细分,重新定义读者群,内容上走出一般老年期刊的窠臼,形成独特的个性风格,是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对我国老年期刊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由上海文艺出版总社、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策划创办的《金色年代》杂志,给我们树立了一个重新定位老年期刊的典范。
  
  一 进行重新定位,突出刊物特色
  
  在经济比较发达的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是隶属于美国退休者联盟的老年期刊《AARP杂志》,在英国,老年杂志Saga以月发行64.7万份位居英国月刊实际发行量的榜首。据统计,目前我国老年期刊发行量在40万份左右的有3家,20万份左右的近10家,与经济发达的英美相比,我国的老年杂志无论在发行数量上,还是影响力方面都没有应有的一席之地。《金色年代》完全推翻了人们先前形成的对于中老年杂志的印象,从读者、内容、价格等各方面进行了重新定位,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精品杂志。
  
  (一)读者定位
  目前我国老年期刊80%以上是各省市老干部部门和老龄机构主办,其读者定位是以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为主,同时兼顾社会其他老年人。进入新世纪,老年群体正在发生着明显变化,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人群逐渐步入老年,他们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相对年轻,文化层次较高,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较之老一代老年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且可支配收入也较可观。《金色年代》借鉴国外老年期刊的市场细分观念,把读者的年龄定位在50~65岁,过上小康生活的人群,为“老资格公民”办一本生活类杂志,是《金色年代》读者和内容定位的简单概括。
  事实上,50岁以上的很大一部分人仍然是工作中的中流砥柱,扮演着举足轻重的社会角色,这个年龄段的人们普遍处于人生中最富足的阶段,拥有比较充裕的时间,生活上也更加自由。与传统老年杂志普遍把读者锁定在60岁以上不同,《金色年代》把读者定位于50岁以上,这不能不说是《金色年代》在读者定位上的一大创新。世界期刊主席唐乐德给上海文艺出版总社来信:“世界‘老资格的公民’越来越多,中国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你们创办《金色年代》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我衷心地祝贺你们能创办成功。”据统计,目前我国50岁至65岁的人已经达到1亿,而在将来的20至40年间,中老年人口还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必将成为中老年期刊发展的巨大市场。
  
  (二)内容定位
  从我国目前老年期刊的种类上看,除个别为健康类、文摘类外,其他老年期刊均为综合类。从老年期刊的内容上来看,主要宣传老龄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老年群体中的先进模范人物提供健康、养生方面的咨询,20多年来在内容上虽有所调整和充实,但办刊主旨和基本内容框架近20多年来变化不大。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中老年读者对于杂志提出更高的阅读需求,他们不仅需要实用性的保健知识,阅读性强的精美文摘,更需要关于快乐生活、享受人生的指导理念,以及贴近他们生活的精神产品。上海文艺出版总社、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酝酿两年之久后,把《金色年代》定位为一本为“年轻的老年人”办的、专门讲述新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杂志。除了关注中老年人的健康、物质等生理需求外,更善于捕捉这一人群身上的闪光点,反映他们身上的时代精神,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与他们一起探讨新的生活理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面临退休和刚刚步入退休行列的日子中寻找人生的新坐标。
  《金色年代》力争将故事、人物、观点及方法融为一体,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有所收获。在板块设置上,“金色话题”探讨近期50岁以上读者生活中的热点;“名人情怀”介绍与中老年读者同龄的名人生活;“和谐家庭”分享让中老年家庭更为温馨、幸福的方法;“身心健康”用简明易懂的语言,生动的形式讲述中老年人关心的健康知识;“理财之道”让中老年人学会健康理财,为老年生活提供经济保障。例如,《金色年代》中每期与老爸老妈网互动的话题,2008年8月的话题是“存钱防病还是花钱享受现在?”中国传统观念是存钱防老防病,老年人一辈子的积蓄,用到子女身上时毫不吝啬,自己却恨不得一分钱掰两半花;也有些老年人想开了,花钱享受美食、旅游、娱乐。针对这些老年人普遍关心的话题,让老年人参与其中表达意见,充分体现了“服务要真正到位,真正深入到读者心里”的思路。
  
  (三)价格定位
  考虑到中老年人保守、节俭的消费传统,我国目前的老年期刊采取传统的低价策略,定价在3至5元之间,定价远远低于妇女类、时尚类杂志。《金色年代》由于特殊的读者定位,杂志采用较为昂贵的轻涂纸印刷而不是常见的铜版纸,充分照顾了50--65岁中老年读者的阅读要求。《金色年代》每期定价8元,采取了不同于传统老年期刊的高价策略。杂志的订阅对象除了50岁以上的中老年目标读者外,还把征订目标锁定在了父母年龄在50岁以上的年轻子女身上。另外,区别于市面大部分中老年杂志以发行收入为主的模式,《金色年代》的盈利模式除了发行上的少量节余外,营利的重点还是放在广告领域。他们坚信只有而且只要杂志的内容符合读者的需求,投放广告并不是一件难事。
  
  二 与其他媒体互动,打造《金色年代》品牌
  
  《金色年代》杂志既然把读者定位在50—65岁的年轻的老年人,那么这部分新中国成立前后出生的新中国的第一代知识分子,网民的比率相对较大,《金色年代》杂志主办了老爸老妈网,老爸老妈网作为杂志与读者互动的平台,不仅让读者抢先看到很多杂志上的精彩内容,还开辟了金色文摘、精彩老朋友、老爸老妈日记等众多特色板块。网站开通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我眼中的老爸老妈摄影大赛”、“精彩老朋友演员征集”等丰富的线下活动,在老资格公民中已经拥有了一定的人气。在老爸老妈网和故事中国网上都可以免费阅读《金色年代》电子版,开创了中国老年杂志免费在线阅读的先河。同时,杂志在2007年试刊时期就与上海电视台创办的全国首档老年电视综艺栏目《精彩老朋友》合作,于2007年金秋重阳联手打造了一场别具特色的金色婚典,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创刊后,于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与《精彩老年人》联袂推出“老吃客”主题烹饪荧屏赛,持续扩大杂志的宣传效应。《精彩老朋友》是上海地区最受中老年人喜爱的综艺类节目,2009年6月份已通过东方卫视上星播出,受众将面向全国中老年观众,《金色年代》杂志也将从中受益,《金色年代》创刊半年就被列入全国畅销期刊。
  《金色年代》还和与其同名的日播型上海故事广播《金色年代》节目密切合作,为节目寻找到了丰富的内容资源,与上海东方广播《常青树》节目合办第二届“金色旋律·重阳歌会”大型活动,受到社会好评。为了和读者建立一种长效的沟通机制,杂志在北京和上海逐步设立了多处通讯站,并聘请热心读者为特约通讯员,以这些通讯员为纽带形成了一个及时有效的编读互动的网络。与此同时金色系列图书如《50岁:新生活的开始》,《健康快乐的38个习惯》、《人体检查手册》等图书也在积极筹备出版,从而进一步丰富读者的精神、物质生活。举办读者联谊会,主编、编辑、记者与老年读者面对面交流,另外还和老龄委、老年基金会合作,参加大型公益活动,全方位、多角度打造《金色年代》的品牌效应。
其他文献
清代至民国时期,文山地区的苗、瑶族长期居处山区、半山区,过着刀耕火种、狩猎、采集相结合的游耕农业经济生活。探讨这一时期文山地区苗、瑶族农业经济生活状况,并分析其形
对一类二阶两点边值特征值问题的特征值及特征函数进行了讨论,得到了特征值及特征函数的表达式.当0
何晓坤是滇东诗人群中一个有影响的代表性诗人,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诗歌创作到1996年左右,这是何晓坤诗歌创作的前期。此后何晓坤的诗歌创作进入一个停顿期。2010年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