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确认违法判决是法院通过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一种判决形式,在行政公益诉讼中得到广泛适用。然而,行政公益诉讼确认违法判决的认定标准并不
【基金项目】
:
中国法学会2018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环境公益诉讼视域下企业家权益保护机制研究”(编号:CLS(2018)D120),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金项目“环境司法协作机制研究”(2018XJJ12)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确认违法判决是法院通过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一种判决形式,在行政公益诉讼中得到广泛适用。然而,行政公益诉讼确认违法判决的认定标准并不明确,在行政机关没有违法或者已改正违法的情况下,法院判决确认违法的现象普遍存在。确认违法判决还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难以彻底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共利益。为解决行政公益诉讼确认违法判决在适用中的合法性、必要性和实效性问题,应当禁止依行政规范性文件判决确认违法,以解决行政争议为前提判决确认违法,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标判决确认违法。
其他文献
青年教育日益成为高校确保教学质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中坚力量,也成为实现规划纲要目标、完成时代赋予使命的关键。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切实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是各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高等学校纷纷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目标。目前高校岗
本文论述了科学研究队伍岗位设置、聘任与管理工作的背景,结合东北大学实际情况,分析了这支队伍在高校的定位及岗位设置的原则和方法,并从科学研究队伍的聘任、考核、晋升等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