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通脉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32例

来源 :福建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_SQ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多见迟脉及沉细脉、结脉,属中医学"惊悸"、"胸痹"范畴.临床中,笔者以温阳通脉为法,并侧重于温壮肾元之阳,振奋心阳之气血,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自2000年3月至2002年3月,笔者共收治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32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20~29岁6例,30~39岁5例,40~49岁9例,50岁以上12例;初诊时心律最慢者39次/min,平均46次/min.患者均以心跳缓慢为主初诊,症状常见胸闷憋气,心悸心慌,头晕乏
其他文献
肾盂肾炎一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小便频数、急迫、疼痛等较为常见.中医认为此属热结下焦之"热淋"病,故治疗以清热利湿为常法.但临证所见小便频、急、痛,非皆尽湿热.现
目的观察宫腔镜手术中使用异丙酚靶控输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接受宫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静脉注射2μg/kg芬太尼后,对照组给予静脉推注异丙
我科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配合中医辨证治疗小儿秋季腹泻30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们选择2002年9月至2003年2月小儿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
笔者自1999年2月起采用自拟痤疮汤辨证加减治疗痤疮23例,有一定疗效,整理如下.1 临床资料23例患者中,男5例,女18例;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35岁;病程最短者2周,最长者3 a.临床
盗汗乃系阴阳失调,腠理不固,寐中汗出,醒后自止之证.医者常拘泥盗汗属阴虚之说,使辨治失之偏颇.笔者不揣浅陋,根据临床经验,将辨治盗汗归纳为十法,特录于下,望同道指正.1 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