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故乡是他乡

来源 :散文诗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tiandegush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葬了父亲之后,搭亲戚的车到县城。亲戚问我:“你在哪下车?”我一愣,父亲已入土為安,接下来,我该去哪里?天已经黑了,回家的高铁已经没有了。我说:“把我送到最近的宾馆吧!”二十年了,我第一次在自己家门口住宾馆。
  远嫁二十年了,每一次回故乡都是拉着行李箱和大大小小的礼物,直奔父母的住所。每次走的时候,父母都会送我到长途汽车站,还会给我带很多东西,有家乡各种各样的食物,还有母亲给孩子织的毛衣、缝制的棉袄,他们恨不得把我能拿走的东西都给我带上。
  母亲去世后,父亲独自在老家生活。记得有一年春节,我带着孩子回老家陪父亲过年。鹅毛大雪,铺天盖地地下,可父亲老早就到了车站,他从怀里掏出温热的烤红薯,老远就开始叫我的乳名。那次走的时候,父亲也是和从前一样,坚持要把我送到县城的车站,还扛了一大包家乡的东西给我带着。
  后来,父亲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前些日子,我一个月跑回故乡多次照顾生病的父亲,心里也隐隐约约预感父亲撑不了多少日子了,可家里偏偏又遇公公重病进了重症监护室,一个人恨不得劈成多份。安葬了公公的第二日,便把生病的孩子托付给邻居,匆匆忙忙地回老家照顾父亲,拖着行李箱下了高铁直奔父亲在县城的住所。那时候,父亲已经吃不下多少东西了,瘦得只剩一把骨头。那天,父亲说要吃小米粥和糖糕。我淋着雨给他买了回来,可他说过会儿再吃,他说他要睡会,我以为他累了,便去给他洗早上尿湿的褥子,也就几分钟的时间,我看到他翻身,伸手给他放好了枕头。再去叫他喂他吃饭,就发现父亲已经走了。那个糖糕,从此成了故乡的月亮,永远挂在了我的心上。
  我们把父亲连夜送回了老家安葬,老屋已多年无人居住,荒草占据了整个院子,屋里的家具全都朽蚀的不成样子,四处都落满了灰尘。但摆放的位置还是那么的熟悉,仿佛我们都还没有长大,母亲还在后院给我们做饭,父亲还坐在秋日的阳光下帮妈妈摘菜,但老屋的烟囱已经停止了攀爬。
  安葬父亲以后,我像多年前一样拖着行李箱离开了故乡。这一次,是我一个人。父母在,我尚有归处。父亲一走,故乡便成了他乡。
其他文献
看见落叶,就看得见果实  看见牛,就看得见锋利的犁铧  看见胡家老漢手中甩起的皮鞭  沾满泥土的洋芋  和露出一撮胡子的苞米  秋天收藏着几近模糊了的记忆  荞麦开花的时候  秋天的露水会淹没脚面  我正在土地里寻找粮食  白露过后便是秋分  胡家老汉手中甩起长长的皮鞭  把来年的收成耕耘在田地里  秋天,一场雨淋湿我的相思  模糊的记忆里仅剩一条冰冷的铁轨  和那段遥遥无期的距离  那块生养庄稼
期刊
拆了古庙重新说话  南无佛崭新  北有集市欢喜地散了  落日照  纯金的菠萝  留下沙土场给孩子们  工程车小  小年代驶远  七八九〇埋了个全  目光竣工  回忆中她  破坏笔盒  学校的晚霞沉静温柔  看见孔雀和黑天鹅  且会有冰块  (遥远的下午)  科学中破碎  不够热  等于违背规则  最快的路上我们  往相反的方向走  向内弯曲的痕迹  一抹布就能抹掉  前天后天  左天,或者右天  
期刊
斑鸠在叫  一只斑鸠并不稀奇  问题是——  一座城市丛林  谁能走进一只鸟的内心?  一只从乡下来的流浪鸟  一串孤独的鸟语,谁来认领?  斑鸠在叫,骤然想起  一只被子弹击穿的鸟巢  我聽见,春天咳出一抹血色  我甚至看见  一行黑色的悼词,在天空闪现  斑鸠在叫,在异乡  我一路捡拾这熟悉的鸟鸣  也许明天,抑或后天  我空荡荡的内心,阴翳蔽日  黑 鹰  一只鹰,天空的尤物  蔚蓝的天,杀
期刊
只有太阳是苍白的  无所顾忌的風与虫子的脚  他扭曲了的肢体;  种子在泥土里挣扎着下渗  长出一片荒野  日光是白的  他的眼布满收获的喜悦  为什么——  落日下的你  是一个不曾怀疑生命的播种者  你收敛了你的执意、和对大地的猜忌
期刊
他回到白沙镇那一天  没有放晴,也没有飘雨  燕子在杉树巅前缩了一声紧  出走家乡三十年  运回来一罐骨灰  大家窃窃私语、也滴了几滴眼泪  誰都不清楚他在外的年月  包括他的亲兄弟  工厂换了一家又一家  老板算是一个好说话的人  睡了几个劣质女人,抽了无数廉价的烟  兄弟的孩子已经快要娶媳妇了  瓦房变成了砖房  燕子的窝得重新选地  他少有想过  那棵桃花树在四月底已经开始结子  然后他就被
期刊
捣 衣  对面的房子,  在中夜亮起灯。  脚步声未停,  铁门已打开。  那双手守在门后,  像终点线的裁判。  他到阳台点烟,  身后锅铲碰撞。  辣椒的烟雾,  像月光浸染他形骨。  更冷更远的时节,  曾有类似的手,在水边捣衣。  饮 食  周六的夜晚,  她和我去湘菜馆。  我们常穿街串巷,  去找新开的菜馆。  她总说,好胃口就这么几年。  隔壁桌的男人,  吃饭时盯着手机。  女人不
期刊
一  喜欢一个词牌名:声声慢。  宋朝人蒋捷有一首《声声慢》,一共用了十多个声字: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词人以秋声写出了自己的心声——思念亲人故友,故人不在,思念中恍惚错把“檐玲声
期刊
水消失的地方  鸟雀回到屋檐,鹰回到山林,牧群和我,回了高粱村  黑夜是个巨大的灯盏盖,从大兴安岭、太行山回到西北  唯独清水河没有回来,爷爷讲,清水河并不清  甚至有些浑浊,全是泥  清水河,已经干枯皲裂,在这里人们仍然称其为河  水消失的地方,船也消失了  水牛成了黄牛,大地变成黄土  足以让荒凉盖住这漫长的人世  祁连山的小村落  在祁连山,不敢外出,生怕错过一场彼此安慰的雨  阳光没有选择
期刊
在海浪中睡到天亮  要是可以,我们就在这里终老  午夜零点,让一些修辞住进岛屿  它们走出半生,还是來迟一步  “有饥饿就有羽化,一点寒芒也作恩赐。”  去年那只曾告诉过我  衔着草籽,从水面滑过  低头弄羽,怕什么旧巢难反?  ——何处不是家  只管春来,小雨煮沸青梅酒  新泥压枝头  白鹭,白鹭  它们飞越阿拉斯加湾  轻轻的身子,哪儿都能走
期刊
林中路稀疏,分散情绪  均匀,分你小绿豆糕  刀叉下我们走着,竹叶狂欢  缝隙中泄露月食,可乐  无糖的一扭,光辉洒落  石碑店外散场,地平偶尔一线  太极丛中,隐微的送别  过往之役,“禁-止-入-内”  脚步下洪都,殁于宣统三年  嵌入历史的回环  黄沙中行刑,面颊生疼  孤烟冷漠,螺蛳粉端来热气  迷途寒冷,劣香如期而至  “凌晨一点”,恐惧,徘徊无期  泅出海院,夜晚终于违规  闯入往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