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竹提取物A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h18277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玉竹提取物A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发挥此作用的可能的机制。方法:①实验于2004-06/10在锦州医学院免疫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雄性昆明小鼠50只,普通级。将50只健康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玉竹提取物A0.5g/kg组、玉竹提取物A1g/kg组、玉竹提取物A2g/kg组,每组10只。②玉竹提取物A是玉竹的干燥根茎经水醇法提取而得。③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玉竹提取物A0.5,1,2g/kg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相应浓度的玉竹提取物A,每次每只0.5mL,3次/d,连续注射4d。最后一次注射后8h,除正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尾静脉注射20mg/kg的刀豆蛋白A0.5mL,制备免疫性肝损伤模型。④注射刀豆蛋白A8h后摘眼球取血低温保存,取肝待行光镜检查,以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取脾待行淋巴细胞增殖实验(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和流式细胞术以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检测按购自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的谷丙转氨酶试剂盒说明进行。⑤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昆明小鼠5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模型对照组可见明显免疫性肝损伤病理改变。玉竹提取物A3个实验组小鼠肝损伤病理改变均不同程度的好于模型对照组。②玉竹提取物A对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影响:模型对照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13.8,P<0.01),玉竹提取物A3个实验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低于模型对照组,尤以玉竹提取物A2g/kg组与模型对照组差异最明显(t=5.62,P<0.01),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③玉竹提取物A对T淋巴细胞转化增值的影响:刀豆蛋白A刺激体外培养的各组脾淋巴细胞,模型对照组的刺激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9.02,P<0.01),玉竹提取物A3个实验组的刺激指数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t=6.99~11.06,P<0.01),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④玉竹提取物A对脾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各组,CD4+T,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①玉竹提取物A具有抑制肝细胞破坏及改善肝脏微循环的作用。②玉竹提取物A可以显著抑制T淋巴细胞的转化增殖,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玉竹提取物A发挥肝保护作用的一个机制可能就是显著抑制T淋巴细胞的转化增殖,减少肝损伤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活化增殖的T淋巴细胞对肝细胞的直接细胞毒作用。③在肝损伤的早期可能只是大量免疫细胞聚集于肝脏并且各种分泌及破坏功能增强,而非其数量明显增加。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处于不同地区的企业青年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情况。方法:于2004-08/12在北京市和山东省各选取一家在海外上市的同等规模大型国企,随机选取40岁以下无任何基础疾病的
复方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是由雅安三九药业开发的一种新型长效局麻止痛药,平均镇痛时间长达144h,具有目前已上市的所有局麻药物无可比拟的长效麻醉效果。可以有效地解除患者痛苦
人们很早就通过手势进行信息的交互,手势是人们信息交互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的中心开始从计算机向人的方向转移。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手势识别方法能
<正>当前,我国食品安仝形势十分严峻,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数量大幅攀升,重大、恶性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时有发生。为此,5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办理
目的:1.观察随着运动强度的变化唾液sIgA变化情况,探究唾液sIgA是否是一个对运动训练强度敏感的指标;2.同时记录十周内运动员受上呼吸道感染(URTI)的次数,观察唾液sIgA是否对
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常见4种中医肝病证候的情绪特征。方法按病证结合的原则制定纳入标准选择研究对象作为神经症组。按与患者组性别、年龄大致相当的条件选取本校、本院无精
探讨修身问题是韩婴<韩诗外传>的一个重要内容.韩婴倡导修身,他兼采孟荀两人在修身问题上的说法,不过,韩婴并非简单地杂凑孟荀之说,他是将孟子的求"放心"与荀子性恶论中学以
生当明清之际的一代大儒颜元,在批判继承宋明儒者(主要是宋代朱熹)修身思想的基础上,改造了宋明儒者性气二分的人性论和依赖内在体验的工夫论,开辟了"践形尽性"的修身之道,创
目的通过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的相关因素,寻找理想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综合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文献,选择样本量在100例以上的实验资料,综合分析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
近年来,高压集成电路工艺的发展以及高压晶体管与低压模块兼容工艺的进步,使高压器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功率集成电路,如驱动电路、接口电路、电源芯片管理电路等,人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