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世纪明朝和帖木儿王朝交往

来源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明朝与亚洲诸国交往史的研究,一般侧重于明朝与东亚的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国的研究,则很少涉及与中亚诸国交往关系的研究;同时,由于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学者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重点研究明朝和西亚从海路方面的交往关系,而研究双方陆路交往的较少。事实是,明王朝通过陆路与中亚、西亚的交往是古代中西关系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这一时期,我国的中原地区、西北地区与中亚、西亚的陆路交往在中国史与世界史上都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因此,这方面的内容有深入研究的必要。笔者不揣浅陋,对明朝与十四世纪的帖木儿帝国的交往,谈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十四世纪明朝与帖木儿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明朝虽然取得了军事上、政治上的统一,但在全国范围内仍然有不少元朝的反动力量,这些残余势力或多或少的对明朝的统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盘踞在大漠的北元政权对于明朝而言,更是心腹大患。明朝急需恢复和发展与中亚、西亚的交往,以此来牵制北元政权的残余势力。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便欲通西域,“屡遣使招谕,而遐方君长未有至者”(《明史》卷三百三十二卷《西域传》)。
其他文献
雨夜,天地一萧萧,有诗意漫流于天地间,遂受了这夜雨的邀请,向黑夜深处漫溯。雨是细雨,打在房檐,打在树叶,打在车窗上,发出美妙而细微的叮咚声。夜是无尽的寂寥,只有这雨声落寞地唱着。
第一次见到涛涛,是在摩尔百货。涛涛妈妈短信告诉我,她带着孩子在那里买东西.叫我过来看看。记得那时候的涛涛还是一个精瘦、单薄的小男孩,第一次见到我,有些羞涩。和大多数男孩一
古代诗歌形态纷呈,多姿多彩,如何走进诗歌呢?抓牢诗中线索,顺藤摸瓜,也许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线索”,就是穿结诗歌全部内容并促使其发展的枢纽。它通常以显性和隐性两种形
一位语文老师说:“如果去问问中学生喜欢不喜欢写作文,大概有90%的人会说不喜欢。如果我们的学生接受了十几年的语文教育,最后的结果是讨厌作文,只能说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失败
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阐述了行动导向教学的特点、实施方法,以及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怎样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
诗歌之中常会有一些关键词句,可以称为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以一字为工;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词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一方水土何尝不是滋养着一方的花草树木呢。第一次游历在南海之滨的高原人,不免要惊奇于椰子树之亭亭玉立不旁逸斜出,惊讶于香蕉树大片叶子下
新时期政治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要想顺应现实需要提高教育效果,教育工作者要有良好的个人形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
南氏笔路、南氏晕点、南氏三维水墨一九六○年生于中匡浙江省永康市。一九八六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现居住北京宋庄南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