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癌痛小鼠脊髓内皮素-1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in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骨癌痛小鼠脊髓内皮素-1(ET-1)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

方法

SPF级健康雄性C3H/HeN小鼠96只,4~6周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8):假手术组(S组)和骨癌痛组(BCP组)。BCP组采用右侧股骨远端骨髓腔接种含有1×104个/μl NCTC 2472纤维肉瘤细胞的α-MEM 20 μl制备小鼠骨癌痛模型;S组给予α-MEM 20 μl。分别于接种前1 d(T0)、接种后4、7、10、14和21 d(T1-5)时测定机械痛阈(MWT)和自发抬足次数(NSF),于T0,2,4,5时随机取12只小鼠处死,取腰脊髓膨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ET-1、内皮素A受体(ETAR)和内皮素B受体(ETBR)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其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T0时比较,S组T1时和BCP组T1-5时MWT降低,NSF增加(P<0.05);与S组比较,BCP组T2-5时MWT降低,NSF增加,T2,4,5时脊髓ET-1、ETAR和ETBR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5)。

结论

小鼠骨癌痛的病理生理过程与脊髓ET-1及其受体表达下调有关。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对涉及煤焦油沥青的工业场所进行调查,检测工人所处职业环境中的PAHs含量并评估其对工人产生的职业健康风险。方法以煤焦油沥青使用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与检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样本中的16种PAHs,分析工人在该场所中PAHs接触剂量,并用累积毒性等效剂量法、预期寿命损失法、致癌风险系数法等方法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在所涉及的15个岗位中,部分工种所接触的总PAHs浓度较
期刊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患者外周血管血栓形成的原因。方法观察近2年我科收治的百草枯中毒病例,观察有大血管血栓形成的病例,从病例的毒物接触史,临床发病特点及治疗,分析百草枯中毒后患者血栓形成的原因。结果有3例患者出现典型的下肢血栓形成,1例为右侧股总静脉血栓形成,1例为双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1例为右小腿浅静脉血栓形成伴右小腿肌间静脉形成。结论百草枯中毒后血液呈高凝状态,长期卧床可能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价羟考酮混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肾移植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全麻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病人60例,ASA分级Ⅱ或Ⅲ级,性别不限,年龄28~51岁,体重53~76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羟考酮组(O组)和羟考酮混合右美托咪定组(OD组)。术毕行PCIA, O组配方:羟考酮1.0 mg/kg+托烷司琼5 mg;OD组配方:羟考酮0.6 mg/kg+右美托咪定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