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叔湘先生曾说:“《读书》有《读书》的风格,这就不容易。很多杂志没有自己的风格,什么是《读书》的风格?正面说不好,可以从反面说,就是‘不庸俗’……可是‘不庸俗’要自然形成,不可立意求‘不庸俗’。那样就会矜持,就会刻意求工、求高、求深,就会流于晦涩。” 我想以“与中国出版同步,为中国出版服务”为宗旨的《出版广角》也不例外,也应当思考是否拥有独属于自己的风格,如何才能“不庸俗”。
《出版广角》并非一本刻意的学术性杂志,文章的可读性至关重要。如今的期刊多如牛毛,但是真正可读的却屈指可数。个人认为《出版广角》应当多刊登一些短小精悍或立意深刻的文章,少一些高头讲章式的“八股文”。比如“观点”这个栏目,刊登的多是严格按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这些常规形式组合而成且内容千篇一律的论文,实在没必要安排过多的版面在这上面。“观点”贵在有新意有内容,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完全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呈现,比如五六百字的学术随笔就可以把“观点”的内容说得清清楚楚。
另外《出版广角》要想“不庸俗”,就要打造特色栏目,品牌栏目。无论是报纸副刊,还是读书类的期刊, “阅读书评”“阅读随笔”这样的栏目比比皆是,《出版广角》要想脱颖而出,书评的选取应有特色,所评的书也应当有新意,比如关于“书”的书、关于“出版”的书、关于“出版人”的书等。如今《出版广角》拥有上下月刊,上月刊和下月刊完全可以创立不同的风格,比如上月刊注重出版的当下性,实用性,前瞻性,下月刊注重出版者与作者及读者全方位的对话交流等。别的刊物没有的栏目要勇于推出,别的杂志有的栏目要做得更有特色。希望《出版广角》早日找到独属于自己的风格。
《出版广角》并非一本刻意的学术性杂志,文章的可读性至关重要。如今的期刊多如牛毛,但是真正可读的却屈指可数。个人认为《出版广角》应当多刊登一些短小精悍或立意深刻的文章,少一些高头讲章式的“八股文”。比如“观点”这个栏目,刊登的多是严格按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这些常规形式组合而成且内容千篇一律的论文,实在没必要安排过多的版面在这上面。“观点”贵在有新意有内容,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完全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呈现,比如五六百字的学术随笔就可以把“观点”的内容说得清清楚楚。
另外《出版广角》要想“不庸俗”,就要打造特色栏目,品牌栏目。无论是报纸副刊,还是读书类的期刊, “阅读书评”“阅读随笔”这样的栏目比比皆是,《出版广角》要想脱颖而出,书评的选取应有特色,所评的书也应当有新意,比如关于“书”的书、关于“出版”的书、关于“出版人”的书等。如今《出版广角》拥有上下月刊,上月刊和下月刊完全可以创立不同的风格,比如上月刊注重出版的当下性,实用性,前瞻性,下月刊注重出版者与作者及读者全方位的对话交流等。别的刊物没有的栏目要勇于推出,别的杂志有的栏目要做得更有特色。希望《出版广角》早日找到独属于自己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