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跆拳道项目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ei1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南昌市竞技跆拳道的现状分析
  1.南昌市竞技跆拳道队伍的结构
  参赛队伍主要由南昌市二体校、省体校及南昌县的人员组成。
  2.南昌市竞技跆拳道队伍的基本情况
  南昌市二体校跆拳道队于1999年成立,现有教练两名。跆拳道和自由跤的训练场馆在一起,显得有些拥挤。随着经费投入比例的增加,训练器材今年有了较大改善,完全能保证跆拳道训练的需要。由于处于省会城市,南昌市跆拳道队伍的建设比其他地市好一些,但训练成果和取得的成绩仍不是十分理想,没有明显高出其他地市队一个层次。在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目前南昌市跆拳道项目并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3.南昌市竞技跆拳道队参赛情况
  从1999年开始,南昌市竞技跆拳道队每年都会参加省青少年竞标赛、每一届省运会参加一次省竞标赛和一次省运会。从比赛周期来看,虽然南昌市竞技跆拳道队三年都获得团体第一的好成绩,但呈现出越来越难以保持的趋势,为南昌市竞技跆拳道队伍敲响了警钟。
  二、南昌市竞技跆拳道人员情况
  1.南昌市跆拳道队运动员情况
  南昌市跆拳道队共有队员30余人,符合省运会的队员的有20余人。其中,甲组队员近20人,训练年限在三年以上的有10人,参加省队集训的有5人。从布局情况上看,呈现出男强女弱的趋势,这说明跆拳道培养计划的不合理。
  2.南昌市跆拳道队员素质情况
  运动训练的主体是运动员本身,一个教练员的水平、训练条件、经费、辅助条件等因素将通过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体现出来。这充分说明制约竞赛成绩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运动员自身素质的优劣、自身能力的高低。现在的运动员都在体校内进行训练和学习,普遍存在重技术学习、轻文化学习的现象,无法保证运动员技术水平的稳步提高。
  作为竞技运动,跆拳道毫不例外地在力量、协调、灵敏、反应、耐力等选材方面具有共性,但它又有其独特性。首先,进行比赛时,跆拳道要进行体重分级;其次,跆拳道以腿法为主,腰部以上以及头部是得分的主要部位,所以身高、腿长以及身体的柔韧性是跆拳道选材的特殊要求。跆拳道的这些竞技特点决定了其在选材过程中必须考虑运动员的身体选材,应把形态(身高腿长、体重适宜)、机能(神经反应快、心肺功能好)、素质(反应动作速度快、力量耐力好、柔韧性特别突出)作为选材要点,并考虑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3.教练员队伍的情况
  随着跆拳道水平的逐渐提高和竞赛规则的日益完善,对于跆拳道教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市跆拳道教练员处于中青结合阶段,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一套训练理论。
  现代竞技跆拳道运动是新兴的运动项目,它要求教练员必须学习现代训练理论和先进的训练手段。从教练员的培训上看,近两年,我市跆拳道教练员开始有业务培训,但缺少专项的全国培训,对最新的技术动态和训练理论知之甚少。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人才储备机制不完善,好的苗子不易留住。竞技体育呈现出“金字塔”的结构,而我们却缺乏相应的对策。
  (2)教练员水平有待提高,只抓训练活动本身,而对训练全过程中的心理训练、恢复、管理、训练环境等环节缺乏重视。
  (3 )县级体校培养后备人才积极性不高。由于大多数学生更重视文化学习,而体育训练或多或少会对学习产生影响,且运动员退役后的人生发展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所以造成县级体校培养后备人才的积极性不高,而市级体校在招生中也经常遇到困难。
  2.建议
  (1)加强教练员的业务培训,从多渠道创造交流与学习的机会,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来提高教练员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或可选出优秀教练员去进修,了解技术发展的最新情况,从而提高训练质量。在现有条件下,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是当前的主要任务,如何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是关键。
  (2)加强“教体”结合。长期以来,训练与文化学习脱节,运动员走向社会后难就业一直是困扰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笔者建议,与教学质量较高的小学、初中、高中建立联办机制,促进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留住好的苗子,完善人才储备机制。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体育学校)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摘 要] 要想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就要不断给学生注入新时代需要的思想和技能,这就需要图书馆不断发展创新,针对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图书单一、设备陈旧等问题提出了有关的策略,希望能对图书馆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图书管理;发展模式;图书馆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8-0251-01  一、图书管理的发展现状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