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处不可给尽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q_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处不可给尽
  如果班组里有个技术高超的工人,作为领导你会怎么对待他?是跟其他工人一视同仁,还是像宝贝一样对他格外用心?
  我认识一个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老板。他相中了市里技能大赛的一位状元,费尽功夫挖到自己企业里。从进入那天起,他就不断给予状元各种好处。比如处理一个技术难题,给额外津贴;平常加班,其他工人象征性的管一顿饭,状元则有正规的加班费等等。
  一开始,状元还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老板拍着他的肩膀说,厂子未来能不能发展起来就看你的水平喽,我能不对你好吗?久而久之,状元对这种超国民待遇慢慢习惯了。后来,他的薪水一路看涨,就连过生日老板还给他额外报销一顿餐饮费。
  就在老板的万般宠爱中,状元渐渐地对奖赏失去了感觉,他觉得老板对自己奖励是应该的。如果稍有哪些待遇不顺心,他故意敷衍应付,向老板施压“示威”,直到老板答应自己的要求。班组里的其他工人不高兴了,他们私下说:拿着高薪水的人都不好好干活,咱们何必拼命呢?结果,企业的效益日益下滑。
  老板了解情况后,只得降低状元的薪水,并规定如果他再有懈怠,就要扣罚相应的奖金。状元当然不甘心,几天后收拾包裹就不辞而别了。经历这次事故,这位老板的企业差点一蹶不振。他跟我抱怨:“这不是好心没好报吗?”
  其实,经济学对此早有定论:边际效益递减,必定会引发弹性疲乏。简单说,当状元开始得到诸多奖励时,其收益的满足感当然很高。而随着奖励越来越多,满足感会逐渐趋缓。最后,他会对得到好处这件事产生疲乏,不再产生任何满足感。此时,老板若要削减他已有的好处,反而会引发不满。
  企业或班组对待员工,决不能一次就把好处给尽。正确的做法是,要让员工先经历付出的艰辛,然后给予他们相符合的待遇。防范边际效益递减,是管理的法则。要谨记——痛苦要一次施尽,好处要慢慢施与。W
  撰文 /明人
  逼员工自己想办法
  最近我们车间新提拔了一批班组长,其中有两个佼佼者,暂且叫他们A和B吧。AB两人年纪相仿,当员工时都以技术过硬著称,现如今成了兵头将尾,却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小A平常人就机灵。遇到生产或技术上的难题,总能想出几个点子把难关攻下来。当上班长后,他照样不藏私:交代工作时,总是从方方面面把想法告诉下面的员工。要是员工碰见了什么难题,他也不厌其烦地把自己想到的方法,一一告诉大家。跟着这样聪明负责的班长干活,班里员工都觉得分外轻松,小A也就成了车间里口口相传的榜样班长。
  小B不同。他不以急智见长,如果遇到了难题喜欢向老员工请教,然后慢慢钻研出解决方法。当班长后,他常跟下面的员工说:“我知道的比你们多不了多少。但我相信只要人人都发挥主动性,肯定能想出好点子。”结果不管碰见什么难题,他总是把班里所有人聚起来,逼大家一起想办法。最后虽然问题也拿下来了,但员工私下个个喊累,抱怨他不如小A。
  几天前,AB两人作为技术骨干被抽调到外地分厂搞培训。不巧的是,车间一批产品的技术方案出了问题。“早不来、晚不来,咋就偏偏现在来了!”A组员工急得团团转,谁也想不出办法。B组员工却很淡定,他们聚在一起仔细研究原有的方案,最后把问题解决了。B组最终得到了厂里的表彰。
  “啥事都包办,员工慢慢就不会自主思考了。还得逼他们自己想办法!”事后,小B这样告诉小A自己的心得,小A点头称是。从那以后,他渐渐地也不再有问就答,也逼着下属自己想办法。一开始员工当然会出错,等他们解决的难题越来越多,成就感就越来越强了。
  事事不必亲力亲为。从主角变配角,从忙人变闲人,让下属员工得到该有的锻炼,这才是值得提倡的工作方法。你说呢?W
  涂装车间段长 郑强
  本栏责编 /马征
  mz@lnddgr.cn
其他文献
芥 末  服务到家  单位临时派我到省城出差。入住宾馆后,我准备打电话向老婆报平安。翻开包一看,发现离家时匆忙,没带手机,却把电视遥控器装来了。于是联系前台,开通房间长途。  给老婆打完电话,洗了个澡,我早早睡下。没多久,电话响,一个娇滴滴的声音,“先生,请问您需要特殊服务吗?”“不要。”我没好气地回绝。  还没睡着,电话又来了,“先生您好!请问您需要服务吗?如果您不需要特殊服务,我们还有松骨、按
期刊
有诗为证:  人生本来是烂牌,  打好烂牌见真才。  生活处处皆挑战,  智能应战幸福来。  李娜走出婴儿期  人在婴儿时候最可爱。  承认这话就是真理的,估计高达100%。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婴儿有意识,但那意识估计不丰富;婴儿有需求,但那需求有伺候如奴仆的父母们随时在提供。一旦走出了婴儿期,你的意识越来越复杂,复杂到必须你满世界自个儿去找答案。答案不易找,所以这世界发明了自行车、火车、飞机、
期刊
【背景故事】  去年年初,我和丁子领了结婚证,但是一直没有办仪式,按照老家“不办婚礼不算结婚”的习俗,我还算是未婚女。这么想,也会让我不对租房的现状感到无奈。  丁子是我曾工作过的一家酒店的厨师,平时很能谈得来,后来就顺其自然地恋爱了。我是湖南农村人,长相和身材都一般,所以不像身边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女孩想通过嫁个有钱人改变自己的未来。丁子来自河北县城,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也不能资助我们什么。  在广州
期刊
【主持人】人生就是舞台,角色就是自己,职业角色是自己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今天这个话题就问到了自己做人的核心地带。戏已开演,看大家是怎样扮演自己的角色吧。  老板的大脑  易先生 34岁  非公企业员工  【诉说】2008年,金融危机来临时,我在一家玩具厂搞销售。当时,玩具业不景气,深圳、东莞一带好多港资、台资的工厂都倒闭了,我所在的厂子勉强维持。8月,员工跳槽现象出现。9月,员工工资停发,管理层
期刊
风吹过荔枝林,冬天乘车远去  剩下屋顶的星辰与绿色的合格单  青春像布匹般胆怯,杂乱纷飞  被一件件衣服收藏,缝进针角  锁在扣眼,用一枚内心的钮扣系上  靠近指尖,乡愁像窗台的忍冬青  一寸一寸在体内生长,有什么  在流逝着,又有什么在来临  在制衣车间,我们用剪刀将美梦  青春 疼痛 喜悦……一一剪开  摆好,缝进将要远行的衣  灯光照亮的制衣厂,昨天已随货柜车  去了远方,今天还在烫板上  
期刊
疾病总是寻找那些体质虚弱的软柿子来捏,用“躺着也中枪”来形容因缺乏运动,而被疾病找上门的人是再合适不过。有研究证明,人的寿命有60%以上取决于生活方式。现在,让我们行动起来,与时间来一场拉锯战。  悄悄要了你的命  俗话说“人怕不动,脑怕不用”,久坐不动不仅会导致肥胖等生活方式病,还会直接减少人的寿命。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发现,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长时间看电视已经像抽烟和肥胖一样,成为盗
期刊
我跟一个同事私交不错,我比她大些,所以工作中也像姐姐一样照顾她。她要写工作报告,我就把以前的材料都找出来给她,还不厌其烦地告诉她怎么去写。可很偶然的,我发现她拷走资料后竟把我的原始资料都给删除了。后来,这事还发生了若干次。当我质问她时,她一副特无辜的样子说:“我不知道呀……”你说这人是不是白眼狼?  果 果  亲爱的果果,对你的遭遇我感同身受。多年前,我的一位好朋友从我这里偷了4000块钱。说实话
期刊
中年蜗居  当记者提出想到家里看看时,林师傅一脸迟疑。“咱们第一次见面,也不知根知底,万一你是坏人咋办?”后来记者才知道,担心只是表面原因。骨子里,他是怕被笑话。  红红绿绿的各式开锁广告,霸道地贴满了铁门,仅给钥匙孔留出一缝之地。推开门,眼前一片黑暗——如果不拉灯,居然看不到一尺远的地方。潮气,随即涌来。  林师傅说,屋子小,有点乱。此话属实。门口右手边摞着四个纸箱子,上面码着28棵白菜。往前两
期刊
□来电实录:  就爱美女 男 34岁  我在一家垄断国企工作了12年,经济基础不错。这么多年来我谈过很多次恋爱,可都没成。我父母说我“横挑鼻子竖挑眼”,可我就是喜欢美女,最好这个美女还有点聪明、有点品位。现在我总算找着这么一位女神级女友,美丽与智慧兼备,但她有一个缺点——太爱花钱。要说拜金,她谈不上,她除了花我这个正牌男友的钱和自己的工资,没惦记过别人荷包里的;可要说败金,她是一等一的厉害,进商场
期刊
兽要人权  龙年六一儿童节前夕,马戏团的动物们欢天喜地:北京有人站出来替我们说话,把 4月14日作为“无动物表演城市活动日”,要求国家尽快出台《反虐待动物法案》。  狐狸冷笑,“别高兴得太早!如果《反虐待动物法案》出台,我们就下岗失业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干活干活,不干哪能活?如果不表演,就不会给饭吃。沈阳棋盘山老虎饿死的悲剧,就会大面积上演,我们难道等死?  一听这话,大家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