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1960--2010年雷暴观测事实及灾害防范区域研究

来源 :沙漠与绿洲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peng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1960--2010年四川雷暴逐日观测资料分析四川雷暴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四川年平均雷暴日数呈逐年减少趋势,高原雷暴发生的日数明显多于盆地,川西高原南部山区多于川西高原北部。根据雷电分布特点将防御重点信息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相互结合,将雷暴灾情实况、雷暴多发区域、人口、经济情况的属性信息特点进行地理编码,将其转换为包含经度、纬度、海拔等相关地理信息的地理图层shape文件,实现灾害防御数据信息与地理信息的融合。得出以下结论:盆地东部的南充、广安和高原的盐边为雷暴重点防御一级区域;巴中
其他文献
在前期对气象台天气预报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发展趋势预测的基础上,从气象台天气预报技术的基本属性分析出发,进一步探讨气象台天气预报技术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并就推进技术
以新疆塔城基准站自动气象站2006年11月-2010年3月积雪深度≥0cm的451d为样本,对0cm地面温度、雪面(草面)温度、气温及云量、日照时数、雪深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不同积雪深度下地面
利用1969—2008年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哈巴河、布尔津、阿勒泰市、福海、富蕴、青河7个气象站雷暴天气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雷暴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阿勒泰各地年平均雷
2014年10月7—9日伊犁河谷出现降水降温天气,天气转晴后,河谷10站最低气温均降至0℃以下,10—12日,河谷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霜冻,致使伊宁县、霍城县等红提葡萄种植区严重受灾。在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塔中气象站1996—2010年地面观测资料对该地区的雷暴和闪电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塔中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9.3 d,年平均闪电日数为2.7 d。塔中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再分析资料,针对黑龙江省2009年春季和冬季3次暴雪过程,分析了螺旋度的分布与暴雪落区的关系。分析发现垂直方向上螺旋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与低
一、立项背景2000年新疆气象系统陆续建设了多部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为加快对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的应用,为短时、超短时预报提供参考依据。2000前以来新疆气象局持续对新一
HimawariCast卫星数据广播服务系统与CMACast卫星小站接收系统一样,均采用了DVBS-S2卫星数据广播标准,所使用的Himawari-8卫星搭载的可见光和红外扫描辐射计AHI具备16个通道,
ASP是服务器端的脚本环境,可以开发动态、交互、功能强大的WEB站点,成为B/S数据库的主流技术,本文基于ASP的技术原理,介绍该技术在县级兴农信息网站建设中的应用,同时对数据库设计
利用1961--2007年长达47a高速、高等级公路沿线气象站的资料,重点研究北疆高速、高等级公路沿线冬季影响车辆安全行驶的气象要素的气候特征,分析该路段降雪、积雪、结冰、冻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