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能力的层次与结构分析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us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能力理论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其后,马歇尔、彭罗斯以及理查德森等则进一步发展了企业能力理论。到20世纪90年代企业能力理论开始逐渐成为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旋律。能力理论虽然成为主流,但是由于概念和缺乏操作性而一直为人们所诟病。本文在分析企业能力及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能力的层次与结构模型,以及基于能力的层次与结构的企业战略管理运作建议。
  
  一、企业能力概念的诠释
  
  企业能力理论发展的早期,能力的概念总是与资源混在一起,比如Selznick(1957年)认为能力是能够使一个组织比其他组织做得更好的特殊物质。这种用物质来定义能力的做法,和能力的本意大相径庭,让人感到该理论的概念模糊不清。直到九十年代,Grant、Amit等人对企业能力和资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开始区分资源与能力。Grant(1991年)认为资源是生产过程中的投入物。能力是把一组资源结合起来用于执行一定的任务或活动的能力。格兰特以能力来定义能力,无疑逻辑上时有问题的。Amit (1993年)认为能力是企业资源之间通过长期复杂的相互作用发展而来的企业独特的基于信息的、有形或者无形的流程。Amit把能力视为一种流程,仍然让人感到能力概念的模糊性。项保华认为,资源一般指的是那些能够由管理者所完全掌控的外显、静态、有形、被动的“使役对象”;而能力指的是最终会体现在具体个人或者群体身上的潜在、动态、无形、能动的可以胜任某项工作或活动的“主观条件”。
  从能力概念的本意来说,它原本属于心理学的范畴,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作用,是人作用于外部世界时所取得的功效,是一种内化了的个体品质。能力归根结底是属人的,只有个人才拥有能力,能力也只能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因此,企业能力并不是一种实体概念而是一种表象。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的,也只能通过具体的活动表现出来。能力和能力的载体以及表现形式不可分割。因此,企业能力可以认为是企业内部个体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被企业的制度和文化所整合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表象。
  
  二、企业能力的层次
  
  企业能力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核心能力和动态能力等概念。直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能力、核心能力与动态能力之间关系的认识仍然存在诸多分歧。综合理论界学者相关论述来看,企业能力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能力、核心能力和动态能力。具有递进关系的三层能力体系,即企业一般在拥有一般能力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构建核心能力,有了核心能力,才能有可能发展出动态能力。这三种能力的先后提出,反映了人们对能力认识的不断深化。一般能力是竞争中的同行业企业普遍具备的能力,这些能力已经成为进入某个行业或维持在该行业中生存的基本条件。不具备这些能力也就不具有参与市场竞争的起码资格;而具备这些能力却未必能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核心能力则是一个企业所拥有的不易为他人学习和模仿的、能够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激励因素。拥有建立在一般能力基础之上的核心能力的企业则能在市场竞争获取竞争优势并享有高额利润。这种企业是可以算是优秀企业。但从长期看,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和环境的变迁,原本的核心能力可能被侵蚀,变成一般能力,因此具备核心能力虽然可以使得企业获取一定时期内的竞争优势,但却不能使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因此,企业要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还需拥有能够不断地构造核心能力的能力,即动态能力。拥有这种能力的企业可以说就是柯林斯在《基业常青》一书中所说的伟大(Grand)企业。
  
  三、企业能力的结构
  
  从目前提出的几种关于企业能力结构的观点来说,没有那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并具有足够的操作性。我们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在与人们通常都把企业能力当成一种实际存在的事物,而忽视了企业能力的本质实际上只是一种表象,是企业运作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现象,把企业能力当成企业中某种局部的事物,就企业能力而谈企业能力其实是缘木求鱼之举,如果抛弃西方惯用的仅仅在组织层面上进行形而上的能力抽象分析的做法,采用个体与组织非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从个体才能的角度来理解企业能力。我们可以建构一个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的企业能力结构模型。
  如前所述,企业能力可以认为是企业内部个体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被企业的制度和文化所整合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表象。那么,培养和整合个体才能的过程也就是培养企业能力的过程。结合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知识,我们可以对企业能力表象的形成做一个解析。
  个体出于某种需求而产生与他人合作或者加入某个群体的动机或动力,而他们或者某个群体根据个体某方面的品质或才能而接纳个体。群体依靠信任与合作生存,企业就是一种以契约信任为特征的互相合作的群体。企业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实现生存和发展,并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可见,企业能力表象的形成需要四个因素,即个体的动机和才能,个体间的信任与合作,以及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此外,个体能力要表现出来,需要通过个体工作过程表现。企业能力需要通过企业运作和发展过程才能表现出来。而资源是个体工作和企业运作和发展的基础。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企业能力的结构模型如下图。
  企业能力的结构模型图
  通过该模型,很容易发现,要提升企业能力,必须以科学化、制度化的运作管理为基础,从激发个体动力,提升个体能力,加强个体间的信任与合作,加强战略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分析了湖南省旱杂粮开发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湖南旱杂粮产业化开发的目标是推出品牌5-8个,实现产值(含量加工产值)100亿元,选育新品种5-10个;思路是发展适用,营养保健型的旱杂粮作
针对当前大班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出现的新问题,本文从课内和课外两个层面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构建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方法
在国有企业经营中引入信托机制,可以较好地解决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链条过长、对经所有者营者存在软约束等问题,同时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建立规范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提高国有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电子商务下的物流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本文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的需要为切八点,剖析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正>中职生毕业后,大部分人会步入职场,开始新的生活,职场是他们发展和获取成功体验的重要场所。但是学校与职场在活动内容、行为方式、人际交往等方面有很多不同,这样会导致
<正>为了进一步认识和防止残髓炎的发生,笔者将1999~2002年在我科诊断或怀疑为残髓炎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一、一般资料我们采集了1999~2002年在我科就诊后诊断为残髓炎的病例1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当前我国高职人才培养在突出岗位适应性的应然状态上表现不够理想,尤其是与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训资源配置、师资以及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人
道德教育观念的困惑道德教育简称德育。德育究竟是什么,至今人们还没有统一的意见。概括起来在我国对德育通常有以下几种理解:(1)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2)
一直以来,我国党和政府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都是怎样更有效推动农业发展,怎样大幅提升农民收入,怎样维护农村稳定等。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制度的改革力度一直较大,资本市场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