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式园林中的山石文化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n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式园林是门综合的艺术,讲求天人合一、物我相融,其中的山石,成为其连接天与人的最佳纽带。本文即围绕中国式园林中的山石展开,漫谈历史,探究应用的技巧。
  关键词:中国式园林;山石文化
  石头质坚存久,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中国古人,不仅将之作为了一种传递艺术情趣的载体,还将其作为审美符号应用于园林中。在中国式园林中,山石、水体、花木、建筑是四大构成要素,尤以山石艺术为盛。常常,山石就是一个园林的主心骨。
  一、中国山石艺术的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山石不仅师法于自然,还具有传情的作用。
  (一)先秦时期
  先秦之际,自然山石在人们眼中具有神性,常被奉为神灵加以崇拜。故而其主要功用,就是作为崇拜之物置于园林之中。
  (二)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推动了我国园林艺术迎来第一个发展高潮。这时期的园林以皇家园林为主,规模宏大,并确定了“一池三山”的造园模式(“三山”是指神话中的三座仙岛——“蓬莱”、“瀛洲”、“方丈”)。也因此,作为园林支撑的山石艺术也找到自身定位。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以道家学说为构园基础的士人园林迅速发展,并确立了以山水、植物等自然形态为主导的景观体系。这时的山石意义也发生了巨大转变,即由之前的崇拜对象,发展为景观审美的对象。
  (四)隋唐时期
  园林成为了文人名士风雅的体现,私人造园活动兴盛起来。在建造的方法上,主张在山石原有特点之上,以人工点缀,使园林景观从纯粹地描摹自然,转向写意,为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体系的成熟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叠山造石艺术兴起,追求“怪异”的外观形态蔚然成风。士大夫们皆以“奇石不遇识者”自喻,借以凸显自己独立的人格。
  (五)两宋时期
  这时期,园林艺术在写意的路上继续发展,终及全盛。大官僚乃至宋徽宗都醉心书画艺术,民间更掀起了“文人园林”的兴建高潮。这时期,绘画、诗文、园林三者间相互渗透,这令园林富有诗情画意。叠石之风也在这个时候达到了高潮。此外,这时期提出的以秀、瘦、雅、透来论石的总结,成为日后赏石的通用标准。米芾的相石法,更具有历史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石玩进入雅境。
  (六)明清时期
  园林山石艺术在写意园林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叠石技术更是达到精湛,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叠山之法,如李渔的土石山之法。此时还出现了山石构造的理论书籍,如明计成《园冶》、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篇等。但乾隆之后,叠山造园艺术过分浮华和累赘,丧失对意境的追求,园林叠山艺术由盛而衰。
  二、山石在中國式园林中的应用
  (一)叠石成山,作为主题山景
  利用不同色彩、纹理、形式、质感的天然石,在园林中塑造成具有岩、峰、壑、洞和各色假山,令人仿佛置身于群山之中。故而,叠石为假山,就成为园林中最具表现力的园景形象。可以说,山石是中国式园林的骨架,山景是最重要的园景。
  (二)分景的手段和借景的对象
  通过对石景巧妙的空间安排,以此扩大空间,营造出“虚实相生”的意境。山石在此既是景观,又是空间布局手段,可谓是一举两得。如此可令原本一览无遗的有限空间迂迥曲折,丰富游览路线,增加情趣感受。
  (三)用作镌文刻石,点题立意
  中国式园林追求诗情画意,园内的碑刻、匾额、对联也是创造意境的重要因素。山石是题写碑额、镌刻诗文的重要载体,其天然质朴的质感和汉字书法富有动感画意的线条的相结合,寓意着自然和人力的统一,体现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追求。整个园林就仿佛是一幅写意山水,而镌刻诗文的碑石就是这幅立体绘画上的边款、印章。
  (四)用以景观建筑和辅助设施
  天然石材还普遍应用于筑桥铺路、修建亭榭、堆围水岸等园林建筑和辅助设施上,此时的山石,既是工程上的实用建材,也成了营造意境的装饰要素。石材的质地、纹理、颜色、质感非人力所及,最具自然造化的天然意趣。所以大多按需粗刻成形,少精刻,不粉饰不涂圬,以露出自然的韵味。
  三、现代园林山石艺术的丰富与发展
  (一)意
  “意”,指山石艺术的意境由寓意性向形象化的转变。中国传统园林山石具有托物言志的作用,而现代园林中的山石艺术则更多的是追求造型的视觉美。在创作中,设计师多注重山石艺术的材质、肌理、色彩的表现,为景观设计拓展了空间,丰富了人们生活。
  (二)形
  “形”,指的是现代山石艺术的两个变化形式:一是运用形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山石艺术雕刻手法的应用;一是外观形状的变化,主要表现对山石艺术具象化的处理。
  (三)用
  “用”,指的是山石艺术在当下的广泛运用。山石在保持园林构景元素的同时,还作用材质大量地运用于构筑物的外立面,成为一种装饰。
  (四)材
  “材”,指的是山石材料的不断丰富。一是对自然山石的再应用,二是对人工石材的开发,三是山石与新型材料相结合。
  (五)技
  “技”,是指山石景观构筑在技术上的日益提高。一是山石构筑技术的提升,二是山石装饰技巧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
  [1]李广有.浅谈园林中山石的选用及布置[J].现代园艺,2011(11).
  [2]牟莉莉.论《诗经》与中国古典园林[D].苏州大学,2011.
  [3]葛艳红.园林植物与山石配置[J].湖南林业,2007(04).
  [4]吕慧.现代园林石景设计理论探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5]高峰.园林石景艺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
  作者简介:罗淞雅(1988-),女,汉族,湖南长沙人,研究生,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关于王安石与禅宗关系的争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其早年主张儒学,晚年才皈依禅宗;另一种则认为王安石一生都将禅宗作为“世俗生活的调剂补充”。本文认为王安
摘要:做为一个服装设计师必须要懂得服装设计的变化方法这样设计起来才会得心应手,而不是单凭感觉来设计。服装设计方法是指结合设计要求,按设计规律完成的设计手段,我们既可以将这些方法进行单项的理解和训练,又可以将这些方法综合起来运用,时装设计是一种创造,它通过对构成服装的众要素进行变化重组,使其具有崭新的符合审美要求的面貌,从面完成服装新款的创造。  关鍵词:艺术设计方法;服装设计  直接展示法。这是一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护理相关内容.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选用优质护理进行护理,对照
目前关于目标公司收购特征的研究已将很多,主要是从目标公司微观方面来论述的,而关于ST公司收购可能性与市场回报关系的研究还很少,本文主要从ST退市管制、收购与收购公司股票绩
小J跟男友分手了,臭烘烘的分手理由就是,那男的家父母嫌弃小J家条件不好.那小子一直是个窝囊废,没才华没本事,也就是个每月有800块收入的业务员,有时还管小J借个块八毛的花花
摘要:风水学在中国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在经历无数劳动人民的检验、广泛地域空间的实践后,已然发展成世界上最具统计学价值的一门学科。它是先辈们历经生活斗争实践所积累的经验,也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在当今各国都注重本土建筑营造的同时,能有这样一门融合了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生态学、城市建筑学等多学科并带有中国独特的地方特色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现代建筑师,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风水学;现代设计;信仰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狄金森的诗充分反映了她的独特个性。本文分别对狄金森的爱情诗、自然诗和死亡诗进行赏析,为读者展现出狄金森与众不同的婉约气质和她诗歌永恒的美。 Dickinson’s poems fu
三重(冲)刺激技术(triple stimulation technique,TST)衍生于经颅磁刺激技术(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利用对冲技术将TMS诱发的脊髓运动神经元放电同步化,可
期刊
今天去世纪坛看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展,看后的感觉不兴奋也不失落.rn记得书商在霍金的外皮包了一句醒目的广告语:阅读霍金,懂与不懂都是收获.面对推销,女人通常意志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