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研究

来源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like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科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重症医学科行气管切开患者94例的临床资料.按带管时间(14d为界)分成两组.带管时间≤14 d 40例,带管时间>14d 54例.33例患者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0T),61例采用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对实施气管切开术后出现的最严重四大并发症:脱管、下呼吸道感染、气管食管瘘、气管大出血,结合其临床资料对其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具体的分析探讨.并探讨OT患者与PDT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94例患者中25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其中脱管1例,下呼吸道感染20例,气管食管瘘2例,气管大出血2例.气管切开术后带管时间≤14 d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4/40),明显低于带管时间>14d患者的37.0%(20/54),P<0.01.其中带管时间>14d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带管时间≤14d的患者[24.0% (20/54)比10.0%(4/40),P<0.05].OT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脱管、下呼吸道感染、气管食管瘘、气管大出血、皮下气肿、声门下肉芽肿等是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其中前四位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行气管切开术时,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应选择适当的气管套管,要有娴熟的操作技术,尽量减少带管时间,及时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及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在适应症允许的情况下,采用PDT可以更加迅速、微创、简易地实现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的抢救及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60Coγ射线照射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正常对照组、照射对照组以及50mg/kg照射组、100mg/kg照射组和RES200mg/kg照射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念应用于ICU危重患者救治的效果。方法选择2个ICU单元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一个单元实施损伤控制策略,另一个单元为对照组,分析2个ICU单元患者各项有创操作的实
目的了解拉贝洛尔与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急诊抢救室收治的212例使用拉贝洛尔与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急症患者的临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交接单》在院内安全转运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3年的421名转运的危重患者根据实施《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交接单》前后分为调研组(n=184)
目的 探讨应用损伤控制骨科(DCO)在矿山事故所致骨盆骨折急救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6个矿务局总医院2010—2013年收治56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治疗组),均为男性患者
目的 探讨实用新型专利纳米银三角巾作为灾害救援现场应用的便捷性、抗感染性、有效性.进一步讨论其作为紧急包扎治疗的作用效果.方法 研制出纳米银敷料三角巾,寻找以往紧急
快速投送是机动卫勤分队有效应对各种安全威胁和圆满完成多样化保障任务的前提和保证.本文针对机动卫勤分队的投送保障要求,分析了当前我军机动卫勤分队投送现状与问题,同时
综述了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的评估方法、疼痛管理及其研究进展.认为对于术后患者,通过积极的疼痛管理,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机体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急性主动脉综合症是指具有相似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不完全相同的一组心血管危重急症.主要包括: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壁内血肿和穿透性主动脉溃疡.本综合症相对少见,但
目的 观察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运用到救援搜救小组最优分配中对搜救小组人员素质,完成任务质量及效率的影响.方法 救援人员运用贝尔宾团队角色自测问卷初筛出160名搜救人员,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