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二十一世纪的教师要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制作确实可行的优秀课件,并在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时,要适时运用,适度运用。
随着信息传播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数学课堂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集声音、文字、色彩、图像运动于一体吸引着无数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学生分享着声情并茂的教学实践过程,领悟虚拟大世界的珍奇与美妙;多媒体教学的过程充满了师生互动互助的情景,师生交流合作分享理解,也使得师生关系变成了合作者和伙伴。教师是运筹帷幄的指挥家,学生的个性在教师巧妙的调拨下,张扬怒放,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升华。在兴趣的支配下,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揭示数学现象,数学规律,促使学习方式的转变,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益。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方便、快捷、高效,多媒体教学通过演示课件,使授课方式变得方便、快捷,节省了教师授课时的板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2.信息量大,教师通过课下制作课件,可以将大量的信息带给学生, 这比用语言表述要形象的多,易于学生记忆。
3. 课堂气氛活跃,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活泼,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真实性,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上单调的教学模式,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媒體教学的缺点
1.不是所有的课件都是优良的。一哄而上的劣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难以发挥多媒体教学在教育中的优势。这种课件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由于表现形式单一,易使学生产生大脑疲劳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满堂都是幻灯片。在课堂上从头到尾都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只是播音员和解说员,失去了对教学应有的控制地位,甚至出现一些教师离开多媒体课件就无法进行教学的情况。
3.重难点不突出。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节奏快,难免重点不突出,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难度增加,并且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过多的动画或视频文件,也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
4.无法进行互动,过多依赖于多媒体课件,会使教师学生之间失去互动性,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1、教师要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制作确实可行的优秀课件
教师再也不是“一支粉笔、两本书,三尺讲台为舞台”的独角演员了。单纯的讲解再也适应不了新课程的教学了。教师的理念必须与时俱进、科学超前,他要率先掌握信息技术,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有针对性的选择与自己所讲内容相关的教研主题,与同头教师一起,确定主题,设计方案,优化方案,最后制定课件。在制定课件的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通过启发、激励、督促等手段,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和思路,发掘其潜能和创造精神。同时使用鲜明的图片和声音素材,记录知识发现的过程,使学生如临其境,各种感官并用,印象深刻,使教材更直观更易接受。
2、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跨学科综合教学成为现实
这要求教师知识面要广,能触类旁通。这就要求教师要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学生也不再洗耳恭听,被动接受。而是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师运用准确丰富的修饰语言,创设意境,使新旧知识纵横交织,引发共鸣,将思维推向高潮。同时发挥学生特长,在兴趣的引导下,畅游于知识的海洋,焕发出学习的生机,教师起到导游的作用,而学生自己能找到知识的源头,从而掌握寻求知识真谛的钥匙。这种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图文并茂教学方式,使学生沉浸在高亢的兴奋状态下,寻源头,理脉络,萌发出创新意识和灵感之气。
3、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时,要适时运用,适度运用
1)适时运用多媒体可以省时省力,让学生一目了然
在课堂上,当学生思维受阻、启而不发时,当实验难以进行、挂图难以体现效果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难点,突破重点。例如,在讲解行程问题的应用题时,相遇和追击问题、过桥、过隧道问题等等,都可以制成课件,通过不同的颜色体现不同交通工具的行驶过程,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题意,从而解决问题。
2)运用多媒体,能突破时空限制,易于学生研讨
有关空间、宇宙及立体等教学内容,可以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时空限制,利用录像资料或CAI课件,通过语言,文字,图画,生动形象的模拟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利于学生研讨。
3)适度运用是说多媒体是“辅助”,不是“代替”
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一个强而有力的工具, 不能完全取代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其他教学手段,如黑板、标本、模型、显微镜等,而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宰。相对于教师而言,它应处于“辅助”地位,不能替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多媒体课件是教师事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软件,它的执行过程是不变的,所以它难以应对课堂教学中突如其来的各种情况。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全程使用多媒体,不能发挥课件应有的互助作用;甚至有的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录像代替讲课,就像放电影一样,这样子的教学老师的主导作用完全失去,学生也会视觉疲劳,起不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这也是对多媒体教学的一种误解。我们说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他的思维、分析、观察能力才能得到锻炼,只有在自己动手、动脑中才能实现从理论到实际的应用。
4)适度运用是指互动交流,而非“满堂灌”
互动交流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特点。在教学中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活跃课堂气氛,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搞好多媒体教学就是要调动师生这“两个”积极性。但在当前多媒体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讲课的内容和形式要能给学生以启迪和兴趣,使学生喜欢学,并通过学习一门课程而终生收益,这需要长期努力。二是因为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太多和教室太大,互动交流难以进行,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三是由于存在教学内容多与教学时数相对较少的矛盾,有的教师担心交流多会影响教学进度,所以有些教师仍然习惯于一个人来完成教学任务。 基于这些原因,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对教学改革勇于探索的精神,切忌在教学上“穿新鞋,走老路”,要不断总结新经验,在教学改革中有创新精神。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终生学习,在教学和科研上刻苦钻研,在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讲授的每一节课都让学生彻底理解、真心喜爱、终生受益。
随着信息传播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数学课堂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集声音、文字、色彩、图像运动于一体吸引着无数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学生分享着声情并茂的教学实践过程,领悟虚拟大世界的珍奇与美妙;多媒体教学的过程充满了师生互动互助的情景,师生交流合作分享理解,也使得师生关系变成了合作者和伙伴。教师是运筹帷幄的指挥家,学生的个性在教师巧妙的调拨下,张扬怒放,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升华。在兴趣的支配下,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揭示数学现象,数学规律,促使学习方式的转变,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益。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方便、快捷、高效,多媒体教学通过演示课件,使授课方式变得方便、快捷,节省了教师授课时的板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2.信息量大,教师通过课下制作课件,可以将大量的信息带给学生, 这比用语言表述要形象的多,易于学生记忆。
3. 课堂气氛活跃,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活泼,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真实性,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上单调的教学模式,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媒體教学的缺点
1.不是所有的课件都是优良的。一哄而上的劣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难以发挥多媒体教学在教育中的优势。这种课件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由于表现形式单一,易使学生产生大脑疲劳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满堂都是幻灯片。在课堂上从头到尾都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只是播音员和解说员,失去了对教学应有的控制地位,甚至出现一些教师离开多媒体课件就无法进行教学的情况。
3.重难点不突出。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节奏快,难免重点不突出,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难度增加,并且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过多的动画或视频文件,也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
4.无法进行互动,过多依赖于多媒体课件,会使教师学生之间失去互动性,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1、教师要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制作确实可行的优秀课件
教师再也不是“一支粉笔、两本书,三尺讲台为舞台”的独角演员了。单纯的讲解再也适应不了新课程的教学了。教师的理念必须与时俱进、科学超前,他要率先掌握信息技术,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有针对性的选择与自己所讲内容相关的教研主题,与同头教师一起,确定主题,设计方案,优化方案,最后制定课件。在制定课件的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通过启发、激励、督促等手段,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和思路,发掘其潜能和创造精神。同时使用鲜明的图片和声音素材,记录知识发现的过程,使学生如临其境,各种感官并用,印象深刻,使教材更直观更易接受。
2、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跨学科综合教学成为现实
这要求教师知识面要广,能触类旁通。这就要求教师要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学生也不再洗耳恭听,被动接受。而是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师运用准确丰富的修饰语言,创设意境,使新旧知识纵横交织,引发共鸣,将思维推向高潮。同时发挥学生特长,在兴趣的引导下,畅游于知识的海洋,焕发出学习的生机,教师起到导游的作用,而学生自己能找到知识的源头,从而掌握寻求知识真谛的钥匙。这种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图文并茂教学方式,使学生沉浸在高亢的兴奋状态下,寻源头,理脉络,萌发出创新意识和灵感之气。
3、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时,要适时运用,适度运用
1)适时运用多媒体可以省时省力,让学生一目了然
在课堂上,当学生思维受阻、启而不发时,当实验难以进行、挂图难以体现效果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难点,突破重点。例如,在讲解行程问题的应用题时,相遇和追击问题、过桥、过隧道问题等等,都可以制成课件,通过不同的颜色体现不同交通工具的行驶过程,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题意,从而解决问题。
2)运用多媒体,能突破时空限制,易于学生研讨
有关空间、宇宙及立体等教学内容,可以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时空限制,利用录像资料或CAI课件,通过语言,文字,图画,生动形象的模拟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利于学生研讨。
3)适度运用是说多媒体是“辅助”,不是“代替”
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一个强而有力的工具, 不能完全取代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其他教学手段,如黑板、标本、模型、显微镜等,而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宰。相对于教师而言,它应处于“辅助”地位,不能替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多媒体课件是教师事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软件,它的执行过程是不变的,所以它难以应对课堂教学中突如其来的各种情况。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全程使用多媒体,不能发挥课件应有的互助作用;甚至有的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录像代替讲课,就像放电影一样,这样子的教学老师的主导作用完全失去,学生也会视觉疲劳,起不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这也是对多媒体教学的一种误解。我们说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他的思维、分析、观察能力才能得到锻炼,只有在自己动手、动脑中才能实现从理论到实际的应用。
4)适度运用是指互动交流,而非“满堂灌”
互动交流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特点。在教学中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活跃课堂气氛,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搞好多媒体教学就是要调动师生这“两个”积极性。但在当前多媒体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讲课的内容和形式要能给学生以启迪和兴趣,使学生喜欢学,并通过学习一门课程而终生收益,这需要长期努力。二是因为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太多和教室太大,互动交流难以进行,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三是由于存在教学内容多与教学时数相对较少的矛盾,有的教师担心交流多会影响教学进度,所以有些教师仍然习惯于一个人来完成教学任务。 基于这些原因,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对教学改革勇于探索的精神,切忌在教学上“穿新鞋,走老路”,要不断总结新经验,在教学改革中有创新精神。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终生学习,在教学和科研上刻苦钻研,在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讲授的每一节课都让学生彻底理解、真心喜爱、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