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Ce对310S奥氏体耐热不锈钢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

来源 :金属热处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0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不同稀土 Ce含量的310S奥氏体耐热不锈钢高温氧化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氧化增量曲线分析了相同温度下试验钢的氧化增量规律,并采用场发射电子探针(EPMA)表征氧化膜断面结构及元素分布,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氧化膜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在循环氧化初期,试验钢的高温氧化增量曲线遵循抛物线规律.试验钢的氧化膜由外层(Cr,Mn)3O4“尖晶石”型氧化物和内层Cr2O3氧化物组成.适量的稀土元素Ce能促进氧化物/基体界面处的应力释放,同时减少并延缓氧化膜与基体界面孔洞的形成,因而提高氧化膜的抗剥落性.
其他文献
既有建筑的桩基检测是一项较为困难的工作,旁孔透射波法可以有效解决这种检测所面临的困难.本文中对某已建工程桩基建立ABAQUS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基于旁孔透射波法对桩体埋深进行检测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旁孔透射波法检测所得的桩体埋深值误差随着桩长的增大逐渐减小,当桩长为24.0m时检测所得的误差均小于2.5%.
某市新建长输蒸汽管道在初始运行后Z型组对旋转补偿器发生漏汽.经过现场勘查与理论分析,发现漏汽主要是因为施工擅自取消了一组补偿器、补偿器安装未进行预拉伸,靠近补偿器的滑动支架约束了管道的横向变形,补偿器旋转轴线倾斜,旋转发生扭曲、内外套筒挤压不均密封填料所致.
基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在燃气管道施工作业中,城区次高压燃气管道施工技术受到各燃气施工企业的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以宁德市城区次高压燃气管道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主要讲述当前次高压燃气管道项目建设管理环节特点以及次高压燃气管道在城区施工的技术难点研究、应用.
以厦门“个人肺功能监测仪”项目工程实例,分析了深基坑工程组合支护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根据现场地质水文情况优化深基坑支护方案,采用放坡护面结合钢板桩支护,既充分考虑其安全可靠性,又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施工速度,方案通过实施后取得很好的效果.
目前,我国公路桥梁建设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态势,由于交通量剧增、车辆超载现象严重、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及管养不善等原因,导致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降低,结构安全风险加大.本文论述通过桥梁维修加固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有助于科学检验和评定桥梁维修加固工程施工质量.
随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断发生以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系统的逐步完善,新时代的医院特别是传染病楼的设计理念必须适应和超越现有病毒发展的速度.闽清县公共卫生应急服务中心项目在满足规范要求和基本功能需求的前提条件下,尝试在当下绿色低碳背景下为医院使用提供最大的灵活空间,以节省整体抗疫的各项资源.
旅游产业的联动作用,激发了一些旅游依托型小城镇的生成和发展.景区旅游的规模、类型、产品、功能和景观都对旅游依托型小城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借用经济学的溢出效应原理分析景区的溢出效应对小城镇的影响作用.通过分析,总结旅游依托型小城镇的发展规律进而指导其规划设计实践.
本文根据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特点,分析了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验收,总结了验收的程序,并从工程质量、工程资料和系统功能三个方面阐述了具体的验收方法.
采用OM、SEM、TEM、拉伸试验和冲击试验等,研究了600℃回火不同时间对690 MPa级高强抗震耐火钢板的力学性能、微观组织及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回火时间对耐火钢板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有重要影响.耐火钢板经过600℃回火后强度稍有降低,但伸长率增大,屈强比降低,综合力学性能提高,低温冲击吸收能量随回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最优回火保温时间为15 min,此时试验钢板的屈服强度为976 MPa、硬度为396 HV,-40℃冲击吸收能量为164 J,其组织由贝氏体+铁素体+少量马氏体构成,在马氏体和
通过热膨胀试验、显微组织分析和硬度测试,分析了冷却速率和Ti元素对两种22MnB5热成形试验钢相变温度、显微组织、析出相以及硬度等的影响,并绘制了 CCT曲线.结果表明,当冷却速率低于5℃/s时,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主要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冷却速率达到5℃/s后开始形成贝氏体;冷却速率达到30℃/s时,获得单一马氏体组织.Ti微合金化可降低Ms点,并通过析出Ti(C,N)相细化奥氏体晶粒,从而获得细小的马氏体板条,产生的析出强化和细晶强化效应提高了试验钢的强度.